【資料圖】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胡恩燕
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3版)》日前出爐,劃定90條違規行為“紅線”。據悉,與2022版負面清單相比,今年新增的八條內容中多涉及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主要指向增額終身壽險減保規則不明確、定價費用率顯著低于實際費用率等問題。
具體來看,新增的兩項產品責任設計不合理問題中,增額終身壽險因減保規則不明確被點名。此外,在新列入產品費率厘定及精算假設的四項違規行為中,增額終身壽險亦在其列。其中包括定價附加費用率假設較公司實際銷售費用顯著偏低;利潤測試投資收益假設與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保險產品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偏離公司投資能力和市場利率趨勢,存在定價不足風險;保險產品的附加費用率超過監管規定上限或個別年齡點收益超過定價利率等。
據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的信息統計,自2019年以來,人身險產品問題共被通報十余次。隨著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熱銷,行業惡性競爭現象有所抬頭,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問題在2022年多次被監管整頓。
2022年初,11款增額利率超過3.5%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因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和存在噱頭營銷風險等問題,被銀保監會通報。2022年1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再次整頓涉及增額終身壽險的違規行為,有4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被通報,主要涉及定價假設的附加費用率較實際銷售費用顯著偏低、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與經營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等問題。
《通報》要求保險公司立刻針對增額終身壽險開展排查整改,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產品,保險公司應當立即停止銷售。而增額比例超過產品定價利率,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超過公司近5年平均投資收益率水平,以及產品定價的附加費用率假設明顯低于實際銷售費用等,成為監管重點排查內容。
一項機構統計顯示,監管“重拳”之下,超過40款增額壽險產品在2022年底“扎堆”下架。受上述排查內容影響較大的多為中小險企產品,而設計較為穩健的大型險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則平穩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精算師協會曾在2022年9月發布風險提示,劍指部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誤導宣傳。上述風險提示指出,保額增長和投資收益概念差別大,不可混為一談;終身壽險主要功能是保險保障,養老、儲蓄應選擇年金保險;終身壽險前期退保損失大,投保應做好長期規劃。業內人士分析,監管視角多次關注終身壽險產品,其核心在于防范產品激進定價導致的利差損風險。規范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在競爭中存在的亂象,將利好穩健經營的頭部險企。
(責任編輯:孟茜云)標簽:
- 因規則不明確等再被點名 增額終身壽險多項問題進監管負面清單_看熱訊
- 熱頭條丨黃金消費春節走俏 投資黃金仍需謹慎
- 山東省汶上縣推動“康教融合” 打造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新模式
- 匈牙利發行兔年生肖郵票
- 天天看點:新東方在線:2023財年中期總營收20.8億元
- 梁安琪現身兒子何猷君公司 兒媳奚夢瑤面帶笑容緊隨其后-當前熱議
- 天天速讀:李湘從國內“消失”后,13歲王詩齡又開始炫富了
- 五公司2022年共攬保費2.56萬億元 險企龍頭資產負債兩端有望持續復蘇 今日熱文
- 市場情緒回暖 超六成私募欲高倉位過節
- 基金布局現分歧 消費板塊成今年投資勝負手_焦點熱文
- 重點聚焦!高“含港量”基金異軍突起
- 真希波宏觀劇情分析與終的結尾。真希波,真的是為討好觀眾而存在的大胸妹嗎
- A股五大上市險企去年保費合計增長2.9% 壽險收入“四負一正”
- 我國已有近2000萬人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
- 春節前專享專屬理財陸續上架 銀行力推結構性存款、封閉式固收類產品
- 王建生代表:將首都十萬“的哥”聲音帶上會 焦點信息
- 界別聯組會上,政協委員支招國際科創中心建設_世界速看料
- 知名餐館紛紛下場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額超百萬元-世界百事通
- 每日播報!代表委員建議:在“雙減”的同時增加課后服務供給
- 觀中國奇譚前四集有感 世界觀速訊
- 卡游火影第三彈slr25-36黑白 環球信息
- 環球熱文:對孤獨搖滾的評價
- 《波奇賦》 世界微頭條
- 天天觀熱點:大戲看北京,著力打造“演藝之都”
- 代表建言加快城市更新,讓老舊街區變得智慧起來-每日報道
- 梁志祥代表:政策創新推進自動駕駛“駛入”生活
- 北京銀保監局:推動首都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 世界快看:柳神4K超清手機壁紙,完美世界柳神壁紙
- 關于月色真美
- 通州區兩機構違規開展學科培訓被通報|天天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