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資訊:魯迅的“拿來主義”

      發稿時間:2022-11-22 08:55:39 來源: 騰訊網

      魯迅在雜文《拿來主義》中,提出了“拿來主義”的思想和主張,他在此文中說要“拿來”的,主要指外國的優秀文化和成功經驗。然而魯迅在不少雜文和講演中所說的要“取法”亦即“拿來”的東西,是古今中外一切的好東西,并不限于外國的優秀文化和成功經驗。所以,我覺得可以把魯迅的拿來主義理解為廣、狹二義。狹義的拿來主義,指取法外國的優秀文化和成功經驗;廣義的拿來主義,更為廣泛——凡有益于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東西,不論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魯迅都主張“拿來”。這個“拿來”是占有,挑選和吸取,亦即取法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有益的、好的東西——“恰如吃用牛羊,棄去蹄毛,留其精粹”。(《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魯迅全集》,第6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魯迅與兒童 李濱聲

      關于“拿來”的路徑,魯迅有一個思想很值得重視:只要是好的東西,哪怕它的“出處不好”,也應該“拿來”;換句話說,就是對于好的東西無須糾結其來源是哪兒,“拿來”便是。過去人們對魯迅的這個思想關注不夠,其實這個思想十分重要。

      姑舉幾條散見在魯迅雜文和其他資料中的魯迅語錄。

      一,要學習敵人的長處。魯迅在《從孩子的照相說起》一文中說:“即使并非中國所固有的罷,只要是優點,我們也應該學習。即使那老師是我們的仇敵罷,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在這里要提出現在大家所不高興說的日本來,他的會模仿,少創造,是為中國的許多論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們的出版物和工業品,早非中國所及,就知道‘會模仿’絕不是劣點,我們正應該學習這‘會模仿’的。”(《且介亭雜文》)

      魯迅認為,誰有優點,就應該向誰學習,誰有優點,誰就是老師,哪怕這優點是敵人的,哪怕這老師是敵人。魯迅的這個觀點,可謂徹底的拿來主義。日本的出版物和工業品之所以相當精良,是因為他們模仿了先進的西方工業國,中國想趕超日本,首先就要學習日本的“會模仿”。會模仿,就是一種拿來主義。日本人是很懂拿來主義的,他們搞明治維新就是模仿西方,結果使日本很快強大起來。

      文津書館《讀魯迅》 ?李喬 ?文津出版社

      魯迅認為,一邊排日,一邊也要學日。他在《“日本研究”之外》一文中說:“在這排日聲中,我敢堅決地向中國的青年進一個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們效法之處的。譬如關于他的本國和東三省,他們平時就有很多的書,……關于外國的,那自然更不消說。”(《集外集拾遺補編》)

      魯迅說這話的時候,日軍已經侵占遼寧、吉林兩省,是敵國了,但魯迅依然提出自己的忠告,明確告訴中國青年要學習敵國日本的優點。對此,魯迅是很堅決的,哪怕國內的排日聲浪巨大,他也要告訴青年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拿來主義。

      一次魯迅在談到青年人的學習問題時說:“青年人要肯學習,什么都要看……”(武德運《魯迅談話輯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版)看的目的在于了解它,從而戰勝它。向敵人學習,當然是學其優長,補自身之不足。要學習敵人的長處,這是魯迅的一貫主張。

      二,青皮無賴的韌性也要學。為抵抗舊中國的黑暗,魯迅主張韌性的戰斗,他認為不妨把青皮無賴的韌性精神也“拿來”。他說:“世間有一種無賴精神,那要義就是韌性。聽說拳匪亂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謂無賴者很跋扈,譬如給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兩元,對他說這行李小,他說要兩元,對他說道路近,他說要兩元,對他說不要搬了,他說也仍然要兩元。青皮固然是不足為法的,而那韌性卻大可以佩服。”(《墳·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1卷)

      所謂“大可以佩服”,也就是可以“拿來”。青皮無賴本是很討厭的,但他們確有一股鍥而不舍的精神,亦即韌性。魯迅認為青皮不足為法,但他們的韌性值得學,與舊世界搏戰,正需要這種“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的韌性。

      三,取法廣東商家和日本人的“認真”。有人著《如此廣州》一文,批評了廣州某商家的迷信之舉——為了壓制街對面的老虎招牌,立起玄壇財神(趙公元帥)和李逵的大像。魯迅看后寫了一篇讀后感,說:“廣東人的迷信似乎確也很不小……然而廣東人的迷信卻迷信得認真,有魄力,即如那玄壇和李逵大像,恐怕就非百來塊錢不辦……廣東人的迷信,是不足為法的,但那認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花邊文學·〈如此廣州〉讀后感》,《魯迅全集》,第5卷)

      歷史上,廣東人的迷信很出名,直到前些年我去廣東出差,仍覺得那里的人很迷信,店鋪內都供著玄壇神像,有時還放鞭炮祈福或驅邪。魯迅當然不贊成迷信,但他認為廣東人辦事的認真態度是可以“拿來”的。不少國人辦事粗疏、馬虎、模糊、敷衍,而魯迅特別提倡“認真”二字,所以他對廣東商家的辦事認真很贊賞,認為應當取法。

      文津書館《阿Q的祖宗》 ?李喬 ?北京出版社

      魯迅還認為應該學習日本人的認真精神。他曾對日本友人內山完造說:“中國四億人民得了‘馬馬虎虎’的病。不治好這種病,就不能救中國。可是,日本卻有治這種病的靈藥,那就是日本人的認真態度。所以,即使排斥整個日本,也要買來那種藥。”(內山完造《思念魯迅先生》,《文藝報》1956年第15期)我去過三次日本,覺得日本人特別愛說“確認”二字,凡事都要“確認一下”,這體現出日本人的認真精神。在魯迅看來,即使日本哪兒都不好,他們的認真精神,還是值得取法的。

      魯迅善于辨證分析事物,即使是敵人、是青皮無賴、是迷信者,他也能洞悉其另一面;這另一面,就是可以“拿來”的好東西。對于“拿來”好東西,魯迅是極具膽識和魄力的。他在《看鏡有感》一文中曾夸贊漢唐“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魯迅對于敵人、青皮無賴和迷信者的長處的“拿來”,就很有這種漢唐氣魄。

      魯迅的拿來主義,是勇敢的具有徹底性的拿來主義,是講究辯證法的拿來主義。

      本文首發《北京晚報》2021年8月30日

      標簽: 魯迅的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