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竹,有“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說法。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竹國之一,擁有豐富的竹藤生物資源。國際竹藤組織也成為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組織。
【資料圖】
那么,你知道我國對竹子的利用有著怎樣的歷史嗎?在新時代,竹藤產業還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竹子王國”從何而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國家,素有“竹子王國”之稱。
在我國,關于“竹”的確切記載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1954年,西安半坡村,在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中,考古人員在出土的陶器上辨認出了“竹”字符號。
周朝時,竹子開始用于皇家園林建設。周文王“筑靈臺、靈沼、靈囿”時即采用竹子作為材料。之后,漢代的甘泉宮中的竹宮、宋代的黃岡竹樓均將竹子作為建筑材料。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制造了竹制工具“桔”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轉筒車”,使得農業技術水平大大提高。這一時期,竹子還被廣泛用于軍事,竹制弓箭是當時主要的武器。
秦漢時期出現了竹制布,這種面料不易變形、強度高、韌性不錯,還能防潮,但保暖性較弱,因此通常被用于夏季服飾的制作。當時的人們還取竹制冠,做竹鞋、竹斗笠、竹傘等防雨產品。
在文化保存與發展中,竹子也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早在商代,人們就會把字寫在竹片上,成為“竹簡”,再用繩子串在一起形成“冊”。東漢以前,大量的珍貴文獻均由竹簡保存,如《尚書》《禮記》和《論語》等。而記錄這些的是“竹筆”,后來也發展成為毛筆,承擔了書寫記錄的重任。
竹簡之后,我國開始用竹造紙,竹子先是作為制作紙的工具,后來成為制作紙的原材料。到9世紀,竹紙出現,后興于明,盛于清。
因此,作為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與竹的關系正如蘇東坡所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
竹文化,從器物到精神
隨著人們對竹子的利用不斷深化,竹文化不斷發展,逐漸與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相連。
早期,人們對竹子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實用的器物層面。
《吳越春秋》記載,古歌謠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這時,竹作為弓的材料,用于狩獵。《詩經》中,“瞻彼淇奧,綠竹如簀”,寫涼席由竹子編織而成;“籊籊竹竿,以釣于淇”,寫竹子可做魚竿用于垂釣,均體現了竹子的實用價值。
到了秦漢時期,竹的精神內涵開始從詩歌中萌芽。《古詩十九首》云:“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班固的《竹扇賦》說:“青青之竹形兆直,妙華長竿紛實翼。”此時,竹與詩歌中的其他動植物一樣,承擔著“起興”的作用。
魏晉南北朝時,竹子漸漸地成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的結合體。
南朝賀循《賦得夾池修竹詩》寫道:“逢秋葉不落,經寒色詎移。”鮑照《中興歌》寫道:“梅花一時艷,竹葉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無窮極。”此時,竹高節多莖和四季常青的自然屬性被放大,竹的文化符號也逐漸形成。
唐宋時期,詠竹題材詩詞數量大增,僅唐代詠竹詩就留存有約220首。此時,王維《竹里館》中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劉禹錫《庭竹》中的“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白居易《池上竹下作》中的“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等名句相繼涌現。
竹子入畫則盛于宋。北宋時,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由此,墨竹成為繪畫中的“常客”。而蘇東坡則開創了朱筆畫竹的先河,他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總結的“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少縱則逝矣”,也成為 “胸有成竹”的出處。
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文人們為竹子賦予了豐富的內涵與品格。松、竹、梅被并稱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被并稱為“四君子”。最終,竹的品格逐漸成了中國人的精神氣質的代表,也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征。
新時代,竹子的新可能
工業時代來臨后,竹子逐漸被其他材料所替代,竹制品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今天,竹藤產業是否還有新的發展空間呢?
目前,塑料制品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威脅日益加深,全球超過140個國家明確了禁塑、限塑政策,“以竹代塑”成為不少人的共同期待。
作為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竹子能在3—5年間快速成材,一株高20米的樹生長可能需要60年,而長成一根20米高的竹子僅需約60天,是理想的可再生纖維來源。
竹子的吸碳固碳功能也十分強大。有數據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遠超普通林木,是熱帶雨林的1.33倍。我國竹林每年可實現減碳1.97億噸、固碳1.05億噸。
而我國現有竹林面積超過700萬公頃,竹資源品種豐富、竹產品生產歷史悠久、竹文化底蘊深厚,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包括上萬個品種。因此,在所有代塑材料中,竹子的優勢得天獨厚。
隨著科技的發展,竹材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在一些細分市場,竹產品已成為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物。
例如,用竹漿可制成環保、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以竹纖維為原料制作的薄膜可以代替塑料大棚;竹纏繞技術則可使竹纖維能夠替代塑料管道;竹包裝也正成為一些快遞公司的新寵……
另外,有專家認為,竹子是最可持續建筑材料,在世界各國均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在尼泊爾、印度、加納、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和地區,國際竹藤組織已經組織建造了大批適合當地環境的示范竹建筑,支持不發達國家就地取材,建造可持續的,有抵御災害能力的建筑。在厄瓜多爾,竹結構建筑的創新應用還大大提升了現代竹建筑的影響力。
“竹子還有更多可能性。”香港中文大學博士邵長專曾提出“竹居城市”的概念。他認為,在城市公共建筑領域,竹子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位置,進而打造獨特的城市形象、拓展市場、增加就業。
隨著“以竹代塑”深入發展,竹制材料在新領域的進一步應用,“不可居無竹”的新生活或許即將到來。
- 新動態:在印度、尼泊爾、加納建房子!中國人愛了幾千年的竹子,還能這么用?
- 當前觀察:鑒于看到很多負面評價想說一說我對男主看法
- 世界快看:安裝包:Adobe Animate 2021 SP?21.0.9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芽”項目首個村莊翻建類項目來了
- 天天快消息!“天空之眼”俯瞰“運河商務區啟動區”時空變遷
- 房山新增風險點涉多個小區、地鐵站!昌平部分中小學線上教學
- 世界觀焦點:【洞庭作家】王在慶/偽戒尺說
- 天天最新:小說家李唐:將“自我”傳遞出去尋找同類
- 全球時訊:汪小菲爆料小S老公出軌,稱其在上海養了好幾個女人自己都見過
- 世界通訊!凝聚行業力量 筑牢合作基礎 | 淮安市老酒商會赴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學習交流
- 致那些永不消逝的可愛少年們?
- 當前熱文:學園孤島觀后感
- 全球視點!困惑之作
- 世界觀熱點:動畫電影《鬼太郎誕生 咯咯咯之謎》與動畫《惡魔小子》公開新視覺圖
- “超人”不服老 瓦倫西亞八年后再成英雄
- 環球新動態:請到過廣東東莞大朗這些場所的市民,立即報備和核酸檢測
- 最資訊丨佛山高規格大視野的陶瓷創意盛會? ?助力美陶灣與世界對話
- 閱見深圳|童話閱讀點亮青春,“深圳青春寫作名家分享會”舉行
- 世界熱推薦:汪小菲的宏大敘事
- 每日熱門:德凱奧特曼18:德凱再次對波右邊輸,網友:這個真沒必要致敬
- 幻塔 リンヤ - カオミン的插畫 廿八【6P】
- 全球速看:談談我對本番的看法
- 世界觀焦點:【同人漫畫】龍珠幻想曲 第3卷 蛻變
- 北京多區通報新增風險點位,涉餐館、超市、醫院等
- 卡塔爾世界杯開幕 四年一度的快樂回來了
- “立冬至,湯圓起”,北京稻香村湯圓元宵迎冬上市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是怎么給漢字注音,怎么讀出生字?
- 他用泥巴和陶片做了一本書,第6次拿下“中國最美的書”大獎
- 出軌門后,他終于傳出婚訊
- 富士instax與環保同行,共創綠色新生
- 1 新動態:在印度、尼泊爾、加納建房子!中國人愛了幾千年的竹子,還能這么用?
- 2 當前觀察:鑒于看到很多負面評價想說一說我對男主看法
- 3 世界快看:安裝包:Adobe Animate 2021 SP?21.0.9
- 4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芽”項目首個村莊翻建類項目來了
- 5 天天快消息!“天空之眼”俯瞰“運河商務區啟動區”時空變遷
- 6 房山新增風險點涉多個小區、地鐵站!昌平部分中小學線上教學
- 7 世界觀焦點:【洞庭作家】王在慶/偽戒尺說
- 8 天天最新:小說家李唐:將“自我”傳遞出去尋找同類
- 9 全球時訊:汪小菲爆料小S老公出軌,稱其在上海養了好幾個女人自己都見過
- 10 致那些永不消逝的可愛少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