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毅
(資料圖片)
編者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北京市政府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具體工作中,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高生活便利性,營造宜居環境,優化養老服務,推進衛生體系建設……
從今天起,北京日報客戶端推出“民生手賬”系列報道,抓取細節、展示全貌,呈現政府已經落實的實事項目和來自居民的殷切期盼。
導語
斑駁的外墻、坑洼的地面、雜亂的電線、堵塞的水管……解決老舊小區常見難題的工作,過去一年,正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鋪開。外墻重做、地面重鋪、電線歸攏、水管疏通,老舊小區改造正切實改善著居民的生活質量。老舊小區居民告訴記者,每一個點滴的推進,都給他們帶來對生活的新希望。
計數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累計確認改造433個項目,涉及511個小區、3646棟住宅樓,34萬余戶居民,累計新開工317個項目,完工105個項目。
在2022年初的實事項目中,提出完工100個小區改造工程。截至2022年11月初,市屬老舊小區新開工201個、完工104個。中央和國家機關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完工110個,在施98個。同時,老樓加梯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市新開工電梯1217部,已完工368部。老樓加梯工作提前并超額完成。
日記
光明樓小區居民王大爺:老樓重建,徹底變樣
咱們這一片兒啊,都是老舊小區。光明樓小區原先在老崇文這一帶,還是很有名的。我家幾十年前搬過來的時候,這可是北京數一數二的好小區。公交車,還專門有光明樓這一站。像我家住的這個樓,是蘇聯式的四層老樓,1958年建的。那時候能住樓房,甭提多高興。小區里的17號樓是三層小樓,那時候叫筒子樓,也就是現在說的簡易樓。
時間,也是過得真快,一眨眼60多年過去了。原來讓人羨慕的小樓房,現在變成了老樓房。人老了,腿腳不靈便,樓老了也有毛病。外立面不保溫、上下水管道不通暢、門窗不密封、樓外面的電線到處都是。
這些年政府投入很大,老樓一點點在翻新。外立面重修了,加了保溫層,電線、網線、有線電視線也都統一規整到一個管道里。小區封閉式管理,引進了物業,車位重新劃了線,秩序井然。
最大的變化,就是這簡易樓17號樓。我是看著它徹底變了樣。原先,這17號樓是我們這個老小區配置比較差的。沒有獨立廚房,沒有獨立衛生間,一層樓5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早上起來得排隊。其他的像墻體開裂、私搭電線,只能算是小毛病。
2021年,這個簡易樓開始改造,幾乎就是推倒了重建。我每天一出單元門,就能看見17號樓。到2022年9月改造完工,整個樓給我的感覺,完全是高檔小區居民樓,12月1號,人家17號樓居民領了房本,正式交接。
現在冬天樓里還沒住人,等天氣暖和了,簡單裝修一下就能入住。光站在外面看不過癮,鄰居們拿到鑰匙,我也跟著進去看過。真是好,建得漂亮!四白落地,門窗、墻體,全是嶄新的。
車站南里小區居民張大姐:屋里屋外,全面翻新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興區人,家里以前住的是平房。2015年的時候,買房買到了車站南里小區。當時買房是為了離大興區的中心近一點,也是為了孩子以后在黃村這一帶上學方便。車站南里這邊基本上在大興新城南側,離黃村鎮很近,屬于林校路街道。各方面配套設施都還可以,房價當時也不夸張,所以果斷買了一套。
等我搬過來住了一陣,切身感受到老小區的一些小瑕疵。這個小區是1998年建成的,到現在20多年,但小區地面已經很破了,基本上全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屋頂容易漏水,墻皮容易脫落。小區地面全是水坑,走一次,高一腳底一腳,一鞋的泥。
我記得應該是從2020年開始,小區陸陸續續開始翻新工作。我聽說街道和社區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跟居民代表座談討論改造方案;又入戶走訪,把治理小區臟亂現象的方式方法,向居民普及。開工以后,私搭亂建基本上都拆干凈了。地面重新做了鋪裝,平平整整,下雨天不再擔心踩水、踩泥了。小區出入口裝了道閘抬桿,封閉式管理,綠化重新調整,車位重新規劃。原先只有垃圾清運等簡單工作的小區,變成了有正規物業的小區。每天進出門,看到小區的環境,大家伙兒心里舒服多了。
2021年秋后,小區開始對各居民家里的上下水管道進行翻新,主要集中在廚房和衛生間。21號、22號、23號,一棟樓一棟地推進,我是23號樓,最后一個做。等到2022年開春,開始處理屋外的管道和外立面。
忙忙活活,一直到2022年11月中旬吧,整個工程算是告一段落。屋里屋外變了個樣。說實話,我住到這邊時間不長,對小區的感情卻很深,因為住過來沒多久,就有了孩子。孩子現在5歲,上中班。孩子一點點長大,小區一點點變好,大興也欣欣向榮發展起來。整個生活,感覺很有奔頭。
待辦
希望改造繼續推廣
王大爺很誠懇地說,看到17號樓改建得這么好,他很羨慕。同小區還有其他老樓,他很想知道其他老樓什么時候能改造,能否繼續將17號樓的成功經驗,繼續推廣開來。光明樓小區最近這些年,小修小補一直在進行,小區環境和居住質量也有提升。但居民們盼望著,能不能早點實現像17號樓那樣的徹底翻新。
張大姐也說,車站南里小區這些年的變化,很明顯,政府的努力,老百姓看在眼里。她期盼著,具體到每一家施工的時候,能保持高水平。2022年7月份,雨最大的時候,她家靠近外立面那側地板的貼腳線就泡水了。跟街道反映情況后,工人對外立面進行了處理。她跟同一個樓的鄰居們交流,有些也有類似的情況。她希望,下面再進行改造的時候,施工細節能更好一些。
- 民生手賬| 老舊小區改造——屋里屋外,全面翻新
- 定好鬧鐘,今天10點!北京經開區新春消費券來啦 每日簡訊
- 四十周年之際,圓谷給每一位熱愛奧特曼的奧迷們的情書。
- 少年歌行大結局之戰,無心復蘇赤王自殺蕭瑟讓位,李寒衣可惜了 全球資訊
- 焦點熱文:匯總已經出的怪人真骨雕,你購入了幾款?
- 踏上春節返鄉路之前,這份“健康攻略”請收好!|全球新視野
- 今日熱門!這里是綠色農產品絕佳產地!“京津水塔”帶著年貨進京啦
- 全球關注:《武林外傳》又被綜藝消費,近幾年演員們已重聚五次,有完沒完?
- 75歲著名歌唱家謝莉斯病逝 成名作《外婆的澎湖灣》傳唱至今
- 世界短訊!進出口銀行外貿產業貸款余額達2.87萬億元
- 拜登“泄密文件”事件持續發酵 美國黨爭升級-世界熱議
- 【環球新視野】參加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報到 懷揣民意而來 建言首都發展
- 【世界新視野】著名歌唱家謝莉斯去世 李丹陽悼念:希望她在天堂走好
- ポケモン 男女主人公まとめ - m@オレサマヨウスケマルカジリ的插畫 廿二【7P】
- 淮安市副市長韋峰被免職_視焦點訊
- 女排國手姚迪加盟意大利斯坎迪奇俱樂部-天天動態
- 高達世界垃圾佬大盤點
- 全球實時:一個心理刻畫細膩的理想的戀愛故事
- 夢比優斯奧特曼與奧特兄弟劇情介紹
- 是不是少了一小撮幻想元素?藤本樹短篇作品《再見繪梨》中的一些細節及個人理解 環球資訊
- 汪碧剛委員:城市副中心全面完成基層治理年18項任務 全球動態
- 焦點速看:北方民宿大會召開,延慶為首批6家民宿“共生社區”示范村頒牌
- 今日要聞!暢通出口快車道,北京優質種苗加速“走出去”
- 狼?狗?還是你我他?《中國奇譚》「林林」解讀
- 魔王學院的不適任者 ~史上最強的魔王始祖,轉生就讀子孫們的學?!?第二季 第二集_天天最資訊
- 世界觀速訊丨關于鄰家的天使大人不知不覺把我慣成了廢人這檔子事 第二集 和天使共進晚餐 預告
- 全球熱資訊!不要欺負我,長瀞同學 第二季 第二集 是前輩的邀請嗎?? 預告
- CCTV14動漫世界 迪士尼動畫《飛哥與小佛》_天天熱門
- 世界新資訊:《易代》:一本日記,還原明清之際孤臣碧血遺民淚
- 為企業降稅1600萬元!RCEP實施首年北京實現良好開局
- 1 民生手賬| 老舊小區改造——屋里屋外,全面翻新
- 2 定好鬧鐘,今天10點!北京經開區新春消費券來啦 每日簡訊
- 3 四十周年之際,圓谷給每一位熱愛奧特曼的奧迷們的情書。
- 4 少年歌行大結局之戰,無心復蘇赤王自殺蕭瑟讓位,李寒衣可惜了 全球資訊
- 5 焦點熱文:匯總已經出的怪人真骨雕,你購入了幾款?
- 6 踏上春節返鄉路之前,這份“健康攻略”請收好!|全球新視野
- 7 今日熱門!這里是綠色農產品絕佳產地!“京津水塔”帶著年貨進京啦
- 8 全球關注:《武林外傳》又被綜藝消費,近幾年演員們已重聚五次,有完沒完?
- 9 75歲著名歌唱家謝莉斯病逝 成名作《外婆的澎湖灣》傳唱至今
- 10 世界短訊!進出口銀行外貿產業貸款余額達2.87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