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狼?狗?還是你我他?《中國奇譚》「林林」解讀

      發稿時間:2023-01-13 22:54:12 來源: 嗶哩嗶哩

      「林林」一經播出后,就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有人說故事太老套,也有人說內核極佳。因為故事過于隱晦,影響理解的表象太多,引起了很多爭論,其中討論最熱烈的是:林林是狼還是狗?小虎是“人”還是狗?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才能理解「林林」這個動畫在表達什么。

      在動畫中部,林林去小虎家吃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故事設定,林林吃了“人”的食物后,外貌發生了些改變,特別是五官更加接近小虎了,并且一定時間內無法變回狼身,甚至無法與母親交流了。設想一下,如果林林天天和小虎吃一樣類似的食物,一直無法變身,她和小虎應該都是保持“人”的模樣吧?所以,他們都是同類。

      動畫還在多處暗示了這一點。第一次偷玩回家的時候,林林變回原貌,回到媽媽身邊。五官外貌和小狗沒有區別,而且在整個過程中,除了狗叫,沒有一聲狼嚎。與其說她是狼,不如說她是狗。更確切地說,在長大之前,林林既可以是狼,也可以是狗,完全取決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媽媽告誡林林不要跟“他們”玩耍時,林林辯解稱:“我們看起來都差不多的呀?!比绻』⒄娌皇峭?,林林也不會說看起來差不多了。


      (資料圖片)

      此外,小虎爸爸第一次見到林林的時候,說道:“果然和我們是一樣的”,小虎在全篇中,從來沒認為林林是異類。這也側面說明了他們本是同類。

      動畫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暗示,小虎在耕地的時候,穿上雪地靴,留下的腳印也是狼和狗共同的腳印。有人說這是獵人為了隱藏蹤跡方便打獵設計的,但此時小虎已經是農民了,完全沒有必要這么設計雪地靴。也說明了林林、小虎、小虎爸爸、林林媽媽他們都是同類。

      如果從林林和小虎是同類角度來看,整部動畫就完全盤活了,動畫的深刻主旨也變得清晰起來。

      林林和小虎都是同類,所以林林才會和小虎他們玩得非常開心。媽媽警告不要吃“他們”的食物,一個小孩怎么也理解不了,他是我為數不多的好朋友,為什么不能吃好朋友的飯。這也是后面,面對小虎盛情邀請,林林答應吃飯的原因。

      林林和小虎都是同類,所以林林和小虎互生情愫。林林給小虎他們帶紅薯,小虎帶林林烤火,吃雞腿。即便分別很久,小虎也依然忘不了林林。

      既然他們都是同類,為什么林林媽媽認為小虎他們非常殘忍,極度危險?為什么小虎爸爸要追殺林林媽媽?

      在動畫里有兩層嵌套,第一層小虎表面是人,實質是狗。前面討論小虎林林是否是同類的時候已經詳細說過了。第二層表面是小虎爸爸與林林媽媽對抗,實質是代表了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之間的對抗。小虎爸爸代表的住木屋、烤火盆、吃雞腿“魚”腿,林林媽媽代表的是原始自然的住山洞、吃生肉。兩種文明擴張中不停地搶奪對方的小孩,絞殺對方的成年人。這樣的對抗,有非常激烈的,比如歷史上著名的英國“羊吃人”事件,資本主義為了發展,不停地破壞封建農業社會生產關系,搶奪其勞動力。

      也有非常緩和的,比如最近30年的波瀾壯闊的城市化,這是世界歷史上的經濟奇跡,也是城市文明對農村文明最野蠻的沖擊。無數“林林”從農村走向城市,接受城市文明的“火盆”與“雞腿”。無數林林媽媽在日漸凋敝的農村,守著破敗不堪農房,她們失去了祖輩們兒孫繞膝的資格,孤獨終老,被城市文明“絞殺”著。

      這個故事是幾千萬農村青年城市化的縮影。我就是吃了人類食物的“林林”。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父母在農村社會生活了50年,塑造他們的都是農業的文化和思維。我是我們家進入城市的第一代人。我擁有比父母更為淵博的知識,本應該更容易和他們暢快聊天,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與父母的共同話題,還沒有朋友之間多。我們與父母最像的地方,除了外貌和姓,再無其他了。就像最后林林和她母親一樣,再也無法用語言交流。

      即便是我們之間的差異已經如此之大,當城市化射向我射出第一枝箭,他們毅然決然地站在我的前面,用畢生的積蓄付了房子的首付。他們用農業社會的收入和思維,嘗試滿足工業化社會的要求,哪怕粉身碎骨,他們也全然不怕。

      有人會問,難道你把爸媽接到城市不就好了嗎?可是又有多少林林能有把父母接到城市的經濟能力?即便把父母接來,這些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又有多少能適應城市的生活?他們可能不會坐地鐵、不會點外賣,甚至也不會說普通話。

      在動畫片里,林林的媽媽倒在了她的面前,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可能默默地、孤獨地倒在了那個破敗的農宅里。

      林林是我,也是你,也是他。

      動畫里的林林是幸運的,她最終回歸了父母的社會,繼承了她母親的文化,明白了母親的點點滴滴。連這樣的幸運我也沒有,我注定不可能再回到我父母的農業社會中,我與他們在文化上走向了兩條再也不會交匯的路。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為數不多的節假日里,常回家看看。春節快到了,希望大家都回家陪陪父母吧。

      標簽: ?;丶铱纯?/span> 農村生活 生產關系 世界歷史 資本主義 孤獨終老 社會生活 我們之間 粉身碎骨 現實生活 點點滴滴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