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培育、鞏固好創新文化這個根基,就能夠進一步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攀登新高點,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臨近年底,已連續舉辦3年的北京市科學跨年系列活動又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將為社會奉獻一份科技大餐,助力培育創新文化。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成功再測珠穆朗瑪峰、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成功返回……近年來,北京市科協緊扣科技熱點,策劃了多次科學跨年活動,邀請參與重大科學工程的科研人員參加,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科學文化,產生較好社會影響。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除了需要科學家沖鋒陷陣,實現一批原創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難題,還需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文化,提升全社會的創新素養。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例,這些年全社會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航天事業不斷刷新紀錄,成績背后離不開航天工作者的奉獻,以及全社會對航天創新的支持。與一個個科技創新項目相比,培育創新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一些地方往往忽視創新文化的培育,比如,科學知識普及、科學精神傳播的相對單一,創新文化培育跟不上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創新文化猶如肥沃的土壤,是整個科技創新事業的根基,培育、鞏固好這個根基,就能夠進一步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攀登新高點,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培育創新文化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各地方各部門要把創新文化建設與科技創新一道納入考核體系,盡快形成“兩手抓、兩手都很硬”的局面。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創新方式,開展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搭建平臺,讓更多科學家走上“大講堂”,講述科學故事,將科學品格、科學文化導入全社會。
新時代新征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科技強國和創新型社會建設,創新文化培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前所未有,扎實推進創新文化建設,將不斷夯實激發創造活力的良好創新氛圍。
蔣建科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9日 第 17 版)
(責任編輯:張家華)
- 天天短訊!培育創新文化 營造創新氛圍
- 【世界播資訊】有市民正四處買藥 有藥企正加快生產 如果你有余藥 歡迎“共享”藥箱
- 熱門: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今日在鄭召開
- 當前觀點:鄭州不少市場推出租金優惠 保商戶就是保市場,但免租不能“一刀切”
- 當前熱訊:有需要請聯系!鄭州家庭醫生團隊聯系方式公布
- 焦點關注:轉需!鄭州市主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名單及聯系方式
- 每日快看:河北加快推動冬奧場館賽后可持續利用
- 全球看點:海南澄邁 返鄉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
- 世界快看:海南啟動離島免稅促消費活動
- 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舉行
- 今日看點:保障“兩節”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 發改委提前安排部署
- 齊白石畫菘寫蒼生
- 復工復產|靈臺縣博物館館藏青銅器保護修復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 當前要聞:第三集吐槽
- 這一次,為了勝利哭泣——阿根廷苦等36年終奪大力神杯
- 上天、入地、下海! 一系列國之重器2022年硬核亮相
- 全球報道:持續激發有效融資需求
- 環球快資訊丨年內債基分紅逾1500億元 成基金分紅“主力軍”
- 天天信息:“新面孔”涌現 公募年內新聘676位基金經理
- 觀察:股票型基金清盤創紀錄 “迷你基金”增至千余只
- 基金持有人畫像:90后唱主角 平均持倉時間479天
- 圍爐煮茶成冬日新時尚 蔬菜花園走紅朋友圈
-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 快訊:讓甲方知道設計logo!有多復雜!
- 天天即時看!港媒曝何超蓮竇驍分手,男方生日女方未送祝福,戀愛三年罕見缺席
- 熱訊:阿根廷奪冠!梅西封神圓夢,明星紛紛發文慶賀,蘇醒馬思純激動哭
- 【焦點熱聞】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歲末再沖刺 遼寧年內發債“兩連擊”
- 今亮點!如何成為Drum master?
- 世界杯快訊丨天使降臨!阿根廷隊再進一球,暫時2比0領先
- 請注意!居家防疫十大常見誤區,別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