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不吃主食能減肥?這9個危害很多人不知道!這樣吃主食才健康

      發稿時間:2023-03-13 09:04:18 來源: 北京日報

      為了減肥不吃主食,這事你干過嗎?

      生活中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的人太多了,前期的確瘦的很明顯,但后期大多并不如意。不僅可能會因為恢復飲食導致體重大幅度反彈,還可能會因為過度節食而導致身體出現了諸多不適癥狀。


      (相關資料圖)

      不吃主食的減肥方法,真不推薦你用!至于不吃主食會產生哪些危害,這篇文章就讓你清楚。

      資料圖 關印/北晚新視覺供圖

      01

      不吃主食的危害

      1.口臭

      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攝入過低,會讓身體開始利用脂肪和蛋白來供能。其中,脂肪不完全代謝會產生酮類物質[,其味道類似于水果腐爛發酵后的味道,會導致口腔、汗液、尿液中都存在這種不愉快的氣味,特別是說話的時候會有明顯的口臭。同時,蛋白質分解代謝還會產生氨,也是產生口臭的重要原因。

      2.脫發

      主食吃的太少,容易導致總能量攝入偏低,相當于節食減肥,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導致頭發的生長需要的營養不足,另外轉換為脂肪和蛋白供能后,腎臟排泄量增大,大量頭發生長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會被排出,就會導致脫發。

      3.閉經

      節食減肥,導致碳水和熱量攝入不足。身體會感覺到危機,出于自我保護會先暫時“關閉”掉生殖功能,開啟“節能模式”,也就導致了女性閉經。閉經后再想養回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肌肉流失

      主食也是提供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一位成年女性每天需要55克蛋白質,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谷類要吃200~300克。以吃200克大米為例,它們可提供的蛋白質為15.8克,占女性全天蛋白質需求的28%。如果為了減肥不吃主食,同時沒有額外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就很可能會蛋白質攝入不足,進而導致肌肉流失增加。

      另外,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果攝入不足,蛋白質就會被分解代謝用來供能,也會導致肌肉流失。

      5.疲勞

      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大腦能量的來源,大腦主要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給能量,如果攝入不足,會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癥狀,也會感覺疲勞乏力。

      6.增加慢性病風險

      很多人不吃主食的同時,會大幅度增加飲食中肉類的比例,特別是紅肉,甚至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有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過多的紅肉會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等疾病的風險。[2]另外,五花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7.影響壽命

      美國人群的隊列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與全因死亡率呈U型關聯,當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為50%~55%的時候,死亡率風險最低,而碳水化合物<40%和碳水化合物>70%時都存在更高的死亡風險。[3]

      減肥中的女性,如果每天吃1500千卡熱量的食物,蔬果、奶、豆類食物都能吃夠推薦量,那么50%~55%的碳水化合物相當于139~163克生大米做的米飯。

      8.易怒、抑郁

      長期不吃主食的低碳或極低碳飲食還可能引發抑郁、憤怒等精神癥狀。

      9.便秘

      減肥期間不吃主食,往往整體食物攝入量也較少。于是食物殘渣也會比較少,不足以讓人產生便意。這會導致先到達大腸的少部分食物殘渣的水分被大腸吸收,久而久之就變得干硬,容易便秘。

      由此看來,減肥期間不吃主食的“副作用”還真不少。要想避免這些不適癥狀,就得好好吃主食。

      02

      健康吃主食,有三個原則

      1. 優選全谷物薯類

      成人每日主食中需要包含全谷物、雜豆類、薯類。全谷物包括小麥、稻米、玉米和燕麥等,雜豆類多指紅豆、綠豆等豆類,而薯類主要是紅薯、土豆等。與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雜豆和薯類能提供更豐富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對于糖友來說,還能避免血糖升高過快。

      2. 主食要控制好量

      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綦翠華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主食要做好數量分配。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谷類薯類及雜豆”數量為250克~400克(以糧食的干重計),這是總量。具體最好這樣分配:全谷粗雜糧和雜豆類50克~150克,薯類50克~100克(干重,按鮮重算,約是干重的5倍重),其余為精米白面。經過這么一搭,“主食”的顏色更漂亮,口感更好,營養搭配更合理,主食更有“內涵”了。

      3. 主食要粗細搭配

      主食的粗細搭配要合理,一般建議成年人每日粗雜糧攝入比例應占主食的1/3左右。一日三餐中,應該至少有一餐以全谷物、雜豆和薯類作為主食。適當比例的粗細搭配可以減少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損失,比如雜糧米飯、雜糧饅頭等。

      03

      這5類主食最好少吃,易發胖!

      1. 炒飯類

      既然是炒就離不開油鹽等調味品,要不然不但不香,而且容易粘鍋。這導致很多炒飯里面的油量大增,尤其是飯店里點的炒飯甚至每粒米飯上都泛著油光。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的米飯多吃進去100千卡~200千卡熱量。

      2. 炒餅、炒粉、炒年糕

      跟炒米飯類似,炒餅、炒粉、炒年糕的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于原料來說脂肪含量同樣翻了幾十倍。尤其吃炒年糕,本來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的時候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鍋,所以更需要多放點油。

      3. 麻團、麻花、油條

      這類油炸類主食,整個在油鍋里洗了個澡,脂肪含量大大飆升。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的參考數據,麻團的脂肪含量高達30%、麻花的脂肪含量31.5%,油條的脂肪含量17.6%。

      4. 麻醬燒餅、油餅

      這類食物制作時面團并未經過發酵,如果沒有油做出來會很硬。為了口感與質地雙豐收,都會在里面“包”入很多油,例如油餅脂肪含量23%之多,麻醬燒餅脂肪含量大都在10%以上,因此麻醬燒餅除了油還有糖,營養與熱量來看可以歸為糕點點心之列。

      5. 起酥面派、包類

      不同面包的脂肪含量不等,而起酥派、千層面包之類的“起酥面包”是油脂含量最高的,其酥脆的口感和立體的層次離不開油脂的貢獻,類似的糕點還有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都是脂肪大戶。

      來源:廣東衛生信息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60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