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公布了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的首批科學圖像,這些圖像是“夸父一號”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3臺有效載荷在軌運行2個月期間,獲取的若干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內外首次,在軌驗證了“夸父一號”三臺有效載荷的觀測能力和先進性。
(資料圖片)
“夸父一號”在軌2個月期間,按照既定計劃,開展了大量對太陽的在軌測試和觀測,三臺有效載荷中,全日面矢量磁像儀實現了我國首次在空間開展太陽磁場觀測,已獲得的太陽局部縱向磁圖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聚焦“一磁兩暴”科學目標,實現高時間分辨、高精度的太陽磁場觀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實現了我國首次太陽硬X射線成像,提供了地球視角目前唯一的太陽硬X射線圖像,圖像總體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為實現對太陽耀斑展開非熱輻射空間分布、時間結構、能譜特征觀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的3個子載荷之一,太陽日面成像儀實現了國際上首次在衛星平臺上獲得萊曼阿爾法波段全日面像,其中對日珥的演化圖像清晰完整。另一個子載荷——太陽白光望遠鏡觀測到太陽邊緣上2個罕見的“白光耀斑”,萊曼阿爾法波段的觀測能力得到了驗證。另外,隨著子載荷——太陽日冕儀開機對日冕物質拋射開展觀測,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將在日冕物質拋射的日面形成和近日冕傳播觀測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夸父一號”首席科學家甘為群介紹,下一階段,“夸父一號”將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開展并完成在軌測試,早日轉入在軌科學運行階段。同時,“夸父一號”將充分發揮三臺有效載荷組合觀測的特色,加強國內外合作和數據開放共享工作,早日實現 “一磁兩暴”科學目標,為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觀測和研究做出中國貢獻。
“夸父一號”全稱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研制發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星,于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夸父一號”衛星的科學目標瞄準“一磁兩暴”,即同時觀測太陽磁場和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同時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夸父一號”衛星工程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制建設,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和長春光機所分別負責衛星平臺及三臺有效載荷研制,科學應用系統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實施,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制生產。
“夸父一號”首批科學觀測圖像
圖1展示的是全日面矢量磁像儀(FMG)在軌觀測的局部單色像和磁圖,以及與懷柔地面全日面磁場望遠鏡對同一時間同一日面區域觀測的結果對比。圖2展示的是2022年11月6日00:50:15UT FMG觀測到的局部縱向磁圖與同一時間國際上最先進的HMI/SDO觀測結果的對比。結果顯示,FMG的觀測效果遠遠好于地面望遠鏡;在反映局部縱向磁場細節上,FMG與國際上最先進的HMI/SDO幾乎完全一致。
△圖1. FMG在軌觀測的局部單色像和磁圖(右邊)與懷柔地面全日面磁場望遠鏡對同一時間同一日面區域觀測的結果(左邊)對比
△圖2. FMG觀測到的2022年11月6日00:50:15UT局部縱向磁圖(右邊)與同一時間美國HMI/SDO觀測結果(左邊)的對比
圖3和圖4分別展示了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HXI)在2022年11月11日觀測到的“雙11”系列耀斑的硬X射線成像結果與AIA/SDO同時觀測到的紫外1700埃圖像的比較、耀斑硬X射線光變及硬X射線成像與AIA/SDO的極紫外/紫外圖像的合成圖。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硬X射線源的位置與紫外亮結構的位置在高空間分辨率下完美重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HXI具有對復雜源的成像能力,成像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確認。
△圖3. HXI在2022年11月11日“雙11”觀測到的一個C級耀斑硬X射線成像與AIA/SDO紫外1700圖像的比較
△圖4. HXI在11月11日觀測到的“雙11”系列耀斑的光變、硬X射線成像及與AIA/SDO的極紫外/紫外圖像的合成圖
工作在萊曼阿爾法波段的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的子載荷——太陽日面成像儀(SDI),自開機以來已觀測到多個耀斑及日珥。圖5展示了SDI/LST于11月25日觀測到的一個爆發日珥。
圖6展示的是2022年12月3日LST上的太陽白光望遠鏡(WST)觀測到的一個比較罕見的邊緣白光耀斑,SDI同時觀測到萊曼阿爾法輻射增亮。這些結果表明LST上的WST和SDI具備了科學觀測的能力,所得結果為隨后詳細研究日珥萊曼阿爾法波段演化及多波段診斷白光耀斑特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圖5. SDI/LST在2022年11月25日觀測到的爆發日珥
△圖6. WST/LST在11月7日觀測到1個白光耀斑,右邊紅色等值線為連續譜增強位置相對黑子的位置
- “夸父一號”首批科學圖像公布 實現多項國內外首次
- 日本計劃修改安保文件 寫入擁有“反擊能力”
- 全球今日訊!北京地區博物館仍按75%限流開放,觀眾進館可不查驗核酸
- 天天亮點!陽性家庭成員共同居家會造成重復感染嗎?專家詳解
- 焦點熱訊:明天起香港市民出行無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
- 明日大風暫停 本周冷空氣未完待續
- 微頭條丨健康報評論:給“120”減壓,需合理分流訴求
- 世界速遞!4個家庭組團爬野山被困,藍天隊員深夜背6歲孩子下山
- 全球關注:江西昨日新增本土感染者2+1例
- 【全球熱聞】我國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 每日熱文:北京市成立醫藥物資應急保障專班,加速緊缺藥品流轉
- 每日熱訊!速看!全國多地列車恢復開行
- 每日關注!國家衛健委:昨日本土新增2270+5181
- 【全球新視野】大白菜永遠是北京人冬天的當家菜
- 環球快播:天津昨日新增本土感染者3+213例
- “告別”不意味“退場”!社區工作者:居民有需要,我們一直在
- 快來圍觀!“微笑計劃”2022年重慶市殘疾人文創產品網絡發布周啟動!
- 鄭州商代亳都東巷文化中心本月初已復工
- 2022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啟動
- 動態:武漢都市圈獲國家批復 鄭州都市圈晉級“國家隊”還有多遠
- 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成都修訂出臺技術交易資助管理辦法
- 當前要聞: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正式上線
- 【世界時快訊】鄭州開展一系列幫扶措施 對群眾實施臨時救助
- 全球消息!成都環保信用評價“上新”更多單位機構納入參評
- 【世界新要聞】成自宜高鐵全線隧道貫通 計劃年底全線鋪軌,明年通車運營
- 哄抬物價最高可罰300萬元 記者實探鄭州防疫藥品現況
- 全球播報:第35屆太陽島雪博會雪雕作品漸次完成雕刻
- 【環球播資訊】首次為中國隊奪得自由式小輪車世界杯金牌 河南姑娘小輪車上創歷史
- 速遞!緊盯元旦春節重要節點持續糾治“四風”問題 四川省啟動新一輪省級正風肅紀督查
- 全球觀熱點:數字化新技術亮相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