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常山縣美麗山塘創建助農增收500萬元

      發稿時間:2022-12-21 16:03:27 來源: 中國網

      浙江省常山縣立足鄉村實際,“一塘一策”評估論證“美麗山塘”創建方案,落實工程建設、產權明晰、規范管護、景觀打造、文化提升等一系列措施,通過打好“建、管、轉”三招式,實現“危舊山塘”向“富美元素”成功蛻變。截至目前,常山縣林業水利局共投資900多萬元,實施“生態+”“旅游+”“農業+”工程,對10座山塘進行美麗創建,助力村集體、農戶增收共500余萬元,實現美麗山塘創建“能效兼收”。


      (資料圖片)

      高位謀“建”,夯實“基礎底板”

      提速評定。擇優選定專業第三方公司,提速完成省名錄內山塘安全評定工作,2021年8月完成125座高壩、屋頂山塘安全評定,備案并發文公布,超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任務,為全域打造“美麗山塘”提供前置基礎。2022年,全縣共完成106座普通山塘安全評定。

      分塘施策。結合山塘安全評定結果,按四大類整治大方向(名錄調整類、隱患消除類、提升改造類、綜合整治類)建立待整治山塘數據庫,同時結合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居民需求細化單塘整治內容,制定建設標準。

      抱團實施。2022年全縣實施8座山塘綜合整治項目,并同步創建“美麗山塘”,為推動項目建設早落地,縣林水局提前謀劃排定項目清單,督促鄉鎮提前開展前期設計、立項工作,汛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組合共“管”,打造“管護樣板”

      制度管。依據“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原則,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長效機制,落實山塘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制定了《常山縣水利工程物業化管護機制方案》等管理辦法,從制度、機制、監督考核等六大方面著手,確保工程管護合規、長效。

      多樣管。立足鄉鎮實際,“以點帶面、以大帶小、小小聯合、區域統管”分區域、多模式探索山塘管護辦法,如球川鎮45座山塘統一由常山縣球周水利工程養護公司進行維養管護,輝埠鎮30余座山塘完成了以大帶小,區域統管的模式。

      智慧管。推廣使用巡查APP,按照標準化管理創建要求,結合已有的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掌握山塘巡查、維修養護、水雨情數據、隱患處置等情況,并根據汛情實際發送預警信息,全面增強監管效能的目標。

      妙處巧“轉”,激活“一塘春水”

      實施“生態+”轉化,深度挖掘“美麗山塘”附加值。結合水文化調查,全方位了解全縣231座山塘文化、環境、產業振興等情況,統一謀劃、突出生態風景打造,賦予每座“美麗山塘”獨特價值屬性,與美麗鄉村建設、沿江路道、95聯盟大道等節點串成線,實現水景深度融合,為美麗山塘經濟價值轉化打好生態基礎。

      實施“文旅+”轉化,在美麗山塘建設過程中,注重山塘周邊的鄉愁、文化元素保留和注入,以景觀提升帶動鄉村旅游。如球川鎮西山塢山塘通過美麗山塘建設,消除安全隱患同時,精心設計,提升整體形象面貌,使西山塢山塘從單一的灌溉工程轉變為集水利、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

      實施“產業+”轉化,主動對接農業種植、光伏發電等產業,探索共富新路徑。何家鄉四季塘山塘通過整治提升后,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茶葉文化園,四季塘一舉躍升成為文化園顏值擔當,2021年銀毫茶文化園區實現產值近400余萬元,帶動農戶增收50余萬元;通過招商引資,新昌鄉高塘山塘引進光伏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30余萬元。(王國成 徐靜 舒文臻 供稿)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