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得罪人也要說,趙麗穎接不了孫儷的班

      發(fā)稿時間:2022-12-21 16:01:12 來源: 鳳凰網(wǎng)娛樂

      今年勢頭最強的內(nèi)娛女星是誰?


      (相關資料圖)

      拋開被韓影捧在掌心上的湯唯不談,那就只有她了——

      ??????????????趙麗穎。

      在行業(yè)氣候并不景氣的今年,她接連破局。

      從偶像劇中華麗轉(zhuǎn)身,敢“土”

      豆瓣7.0分的《幸福到萬家》,她扮演一位帶領家鄉(xiāng)致富的農(nóng)村婦女。

      最近完結(jié)的《風吹半夏》穩(wěn)在8.3,趙麗穎變得更“熟”了。

      扮演在改革大潮中豁得出去,敢想敢干的女企業(yè)家。

      聽說內(nèi)娛都忌諱拉踩。

      不好意思,今天我非要很沒公德心地拉踩一番——

      沒有拉踩,怎么有傷害呢。

      趙麗穎的前一任仙俠古偶的女頂流,楊冪,同期新劇《愛的二八定律》評分僅5.8,口碑熱度雙輸。

      趙麗穎的前夫,馮紹峰。

      2015年的時候,趙麗穎出演《花千骨》人氣飛升,他則拿到了中法合拍《狼圖騰》男主的大餅。

      ??????????

      7年后的今天,趙麗穎的戲路已經(jīng)轉(zhuǎn)型到女企業(yè)家了,馮紹峰卻走回趙麗穎當年的路——

      ???????

      古裝瑪麗蘇。

      暫無評分,網(wǎng)友評價是:沒眼看。

      趙麗穎幸運迎來了自己最好的時代。

      但趙麗穎也“不幸”。

      ?

      今年兩部正劇開播后,網(wǎng)友對趙麗穎的期待是——

      接班孫儷。

      可以嗎?

      哪怕趙麗穎已經(jīng)做到了橫向?qū)Ρ茸钅艽颉?/strong>

      ?

      但“接班孫儷”,可能只是一場刻舟求劍。

      01

      和孫儷相比也是有幾分合理的。

      沒背景,起點低。

      一個歷史性的畫面,當時最紅的電視女演員依萍在臺前光芒四射,未來的國產(chǎn)劇一姐正在背后伴舞跑龍?zhí)住?/p>

      ?????????

      比起85花另外幾位,趙麗穎起點低,紅得也晚。

      2011年,兩部清穿劇《宮》和《步步驚心》把楊冪劉詩詩捧成了頂流。

      2015年,仙俠劇《花千骨》大爆,趙麗穎才正式趕上梯隊。

      于她而言,偶像劇帶來的紅利期也是最短的。

      17年和18年,是85花謀劃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

      一是她們紛紛奔向30歲,不再適合演偶像劇。

      二是市場變了,偶像劇,特別是85花賴以生存的古偶開始走下坡路。

      套路固化,觀眾審美疲勞,收視輝煌不再。

      85花們亟需證明,她們除了美貌,還有實力;除了偶像劇,還能駕馭其他類型。

      但85花呆了這么久的舒適區(qū),轉(zhuǎn)型路并不順利。

      楊冪。

      先是扮丑出演文藝片《寶貝兒》,又是在科幻片《逆時營救》里一人分飾多角。結(jié)果演技被嘲,片子也大撲街。

      唐嫣。

      押寶現(xiàn)實主義都市劇《歸去來》,結(jié)果口碑收視雙撲。

      劉詩詩。

      顛覆形象出演的犯罪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失敗。

      只有趙麗穎,階梯還是向上的。

      2018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正午陽光出品,是很多偶像派轉(zhuǎn)型路上的重要跳板,比如胡歌的《瑯琊榜》。

      《知否》里趙麗穎演技雖有爭議,但好在作品質(zhì)量上乘,收視亮眼,口碑不俗。

      而且,這算是一部大女主之作,一旦成功,對女主加成極大。

      《知否》成功將趙麗穎拉出了只能演古偶的泥沼。

      她又乘勝追擊,接演了《迷霧劇場》的懸疑犯罪劇《誰是兇手》。

      合作正劇大佬鄭曉龍,在《幸福到萬家》里扮演一位農(nóng)村婦女,更進一步剝離了身上的偶像屬性。

      縱觀這幾年趙麗穎的路線——

      嗅覺敏銳,規(guī)劃性強。

      古偶式微,她立刻投身古裝正劇。

      主旋律正劇興起,她又是演振興家鄉(xiāng)的農(nóng)村婦女,又是演搭上改革春風的女企業(yè)家。

      規(guī)劃得當很重要,但實現(xiàn)規(guī)劃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趙麗穎在85花里算是特別的一個。

      她長相不算驚艷,但身上的草根氣息比另外幾位更重。

      早年一步步靠著跑龍?zhí)壮錾恚沧屗砩嫌幸还山拥貧獾捻g性。

      與其說趙麗穎的演技多么好,不如說是比起同期其他女星,她沒有在古偶中陷得那么深。

      所以她能最快走出舒適圈。

      但來到其他領域,你就能看到趙麗穎和真正實力派的差距。

      比如同年齡段,同樣扮演農(nóng)村婦女的熱依扎。

      所以在趙麗穎投身正劇后,遇到比偶像劇女主復雜得多的人物角色,她往往處于完成任務,卻演不出驚艷感的狀態(tài)。

      比如《知否》里,大婚時告別疼愛自己的奶奶,面對害死自己母親的兇手這樣的高光時刻,趙麗穎完全頂不上去,泄了氣,以至于被人吐槽在“發(fā)呆”“走神”。

      85花里,比起有人已經(jīng)干脆擺爛,趙麗穎是有在努力轉(zhuǎn)型和躍升的。

      網(wǎng)友的褒獎中,比起演技本身,更多的恐怕還是“鼓勵分”。

      ????

      要接班孫儷。

      最遙遠的或許還不是演技。

      而是“同行”——

      ??

      趙麗穎幸運有這樣的同行襯托。

      ???????

      不幸的是,她的天花板也基本被同行限制住了。

      ??

      02

      85花爆紅時,搭上的是偶像劇擴張的大潮。

      大量流水線化,粗制濫造,只顧顏值不顧質(zhì)量的偶像劇誕生,瞄準青少年群體,輕松就能獲得好的收視。

      再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的第一波紅利,主演的爆紅變得更加容易。

      它們捧人,但一定程度上也“毀人”。

      典型,于正趕著拍出來“清宮版流星花園”《宮鎖心玉》,沒人能否認它當年的火。

      于演員來說。

      此類劇沒有人物,只有人設,自然也不需要演技。

      長得好看,簡單做表情動作就行。

      年輕演員演多了,演技沒機會鍛煉成長,天然的靈氣也消耗光了。

      李少紅辣評楊冪

      從這一點來說,趙麗穎與孫儷比,做小花時都是紅,但獲得的長期價值卻不同。

      孫儷剛出道時,趕上的是另一波大潮。

      千禧年初,國產(chǎn)劇制播分離改革,開始市場化發(fā)展。

      民營資本入場,聯(lián)合改開后的第一批成長為中堅力量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大量電視劇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出來。

      那一時期的國產(chǎn)劇有個鮮明的特點——

      題材大膽,風格各異。

      比如《大明宮詞》。

      武則天是玩弄權(quán)術的野心家,更是借男寵搔首弄姿,教育女兒的精神導師。

      你看到了吧,任何男人,柔媚的,陽剛的,只要他處在女性的處境里,他就是個女人。

      再比如,孫儷挑大梁的第一部作品,海巖編劇的《玉觀音》。

      這是個當今看來尺度令人咂舌的故事。

      緝毒女警愛上毒販,糾纏在三個男人之間。

      出軌、背叛、復仇……

      站在情感、道德與身份的交叉路口,女主的復雜與糾結(jié)在如今是絕跡的存在。

      遇到這個角色時,孫儷還不滿20歲。

      在出道的頭十年。

      孫儷的電視劇角色包括,革命年代的成分不好的女青年(《甜蜜蜜》),流落中國鄉(xiāng)村的日本女人(《小姨多鶴》)……

      每一個角色,在今天看來都充滿突破。

      但抱歉。

      當年的觀眾可沒有“突破”一說。

      ????????

      沒有流水線偶像劇的窠臼,多得是如脫韁之馬的新劇,也就無所謂突破。

      ??????

      大家不會因為你接了一個稍微復雜黑暗的角色就另眼相看,只會在意你對這個角色演繹得到不到位。

      孫儷,也沒少被挑剔。

      ?

      演《小姨多鶴》,觀眾:你不適合。

      演《甜蜜蜜》,觀眾:你沒表情。

      演了這么久的電視劇,火了一部接一部,但孫儷愣是沒得到過肯定。??

      起碼在獎項上。

      飛天、金鷹、白玉蘭,重量級的視后沒有她的份,連2012大火的《甄嬛傳》,也因為配音錯失了獲獎機會。

      ?

      直到2014年,終于拿上視后,孫儷才不再“失眠痛哭”。

      對比當下,一個演員獲得肯定實在是太容易了。

      ???

      只要ta敢于轉(zhuǎn)型,只要ta不懸浮、不面癱,好像就是功德一件。

      孫儷的“不幸”,就是她處在一個無法出頭的年代。

      就算她演得再好,一說起“演技派”也沒人會想到她。當然是首先想到鞏俐、周迅這些電影咖啊。

      當時的電影仍然是對電視劇降維打擊一般的存在。

      ??????

      更殘忍地說。

      電視劇和電影本身就有一道坎。

      電影演員可以向下兼容,電視劇演員卻很少有躍遷成功的。

      ???

      國產(chǎn)電影被四旦雙冰壟斷了最好的資源,留給孫儷的,只剩下《機器俠》《越光寶盒》《畫壁》這樣的爛片。

      不然,就是灰頭土臉地給大花們鑲邊作配。

      于是,孫儷不再戀戰(zhàn),選擇回歸。

      遇上了她演藝生涯里最重磅的作品,《甄嬛傳》。

      2010年左右,恰好是電視圈需要用人的時候。

      國產(chǎn)電影的“大制作”概念,也被用到了國產(chǎn)劇上。

      大女主這一概念,應運而生。

      有趣的是,《甄嬛傳》選角時,鄭曉龍本來是想找周迅來演的,但那時周迅已經(jīng)專心演電影,闊別電視圈很久了。

      有實力的當紅女演員紛紛投身電影,小花們的演技又不夠。

      孫儷的回歸,解了燃眉之急。

      孫儷沒有一個眾星拱月的環(huán)境,她永遠在努力冒頭,大家挑來挑去,總覺得她不夠出色。

      而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是,望眼欲穿,只要看到有人剛準備起身的姿勢,就迫不及待地指過去——就你了.

      于是。

      選出來的是頂流,卻再也不是“孫儷”。

      03

      這十年來,最捧人劇,毫無疑問是《甄嬛傳》。

      無可匹敵的國民度與造星能力。

      讓女主孫儷一舉坐上頂級電視女星的寶座。

      沒有姓名的新人一舉成名。

      過氣港星內(nèi)地翻紅。

      萬年配角的資源直線飛升。

      更重要的,也是后來很多爆劇無法做到的——長期保值

      即使過了十年,它依舊被反復觀看,解讀,討論。

      在明星動輒塌房牽連作品的今天,網(wǎng)友們最怕的就是《甄嬛傳》下架。

      其實當年《甄嬛傳》還未播出時,網(wǎng)上罵聲一片,覺得演員太老、太丑。

      但《甄嬛傳》的價值是時間賦予的。

      大女主劇的成功,又依托于女主塑造的成功。

      甄嬛塑造的最大亮點,其實并不在于她最后的勝利,而是她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真實的成人邏輯。

      她的一切行為不再被強行合理化與美化,而是被賦予了悲劇屬性。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

      《甄嬛傳》里,很多人喜歡華妃、皇后、安陵容這樣的反派。

      卻真情實感討厭甄嬛這個女主。

      是的,《甄嬛傳》成功的點在于,敢于讓觀眾厭惡主角,共情反派。

      很多時候,導演并不掩飾甄嬛的虛偽和不堪。

      她最終一步步變成了自己最厭惡的那種人。

      在原作升級爽文的基礎上,故事的內(nèi)核其實被主創(chuàng)改換了。

      這是個包括皇帝在內(nèi),每個人的悲劇。

      你說《甄嬛傳》真的有多深刻嗎?

      其實,它只是不加掩飾地演出了每個中國人都能切身體會的陰鷙底色。

      你可以帶入到被社會的捶打,自己身邊的辦公室政治。

      這,才是大眾在一個時代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反之,會是主題先行下人物邏輯的無法自洽。

      當年隨著甄嬛熱,雖然也有不少批評聲,但仍沒能阻擋它一路發(fā)酵成為一代國民經(jīng)典。

      《甄嬛傳》的幸運在于。

      它誕生在了一個野蠻生長的時期,具有意外性。

      因未曾想到它所能引發(fā)的效應,得到了許多豁免。

      也因它引發(fā)的效應,成為一種教訓。

      不然可以對比它幾年以后的姊妹篇《如懿傳》,經(jīng)歷了如何漫長的難產(chǎn)才得以面世,上星改網(wǎng)播,網(wǎng)播又下架。

      我們愈發(fā)珍惜《甄嬛傳》,是因為愈發(fā)意識到不會再有《甄嬛傳》。

      如果不再有《甄嬛傳》。

      別說趙麗穎無法接班孫儷。

      孫儷還能做回她自己嗎?

      在《甄嬛傳》播出后的十年間,很多劇在試圖重現(xiàn)甄嬛式大女主,卻沒有一部劇敢直面甄嬛這個女主的內(nèi)核。

      因為大女主,也被規(guī)定成了一種既定的樣子。

      即使是鄭曉龍本人企圖復制《甄嬛傳》的《羋月傳》。

      即使是孫儷本人,在《甄嬛傳》之后,接的一直是各種背景下的大女主劇。

      古裝,都市,現(xiàn)實主義……卻再沒有一個能達到甄嬛這樣的效果。

      因為一猜,就知道她們大體是什么樣子。

      成年人世界里權(quán)力的邏輯,知人論世的洞見,成年人不加粉飾的悲劇,還能寫進劇本嗎?

      那不如轉(zhuǎn)向低幼的,人畜無害的情節(jié)。

      對于趙麗穎來說。

      她的事業(yè)還會往上走,但這條路難以通向《甄嬛傳》一樣的飛升。

      區(qū)別就在于——

      現(xiàn)在一部劇也許能收獲熱度、掌聲、好評。

      但有哪一部劇,還能讓觀眾喜愛到連續(xù)十年不斷重刷?

      ????????

      當電視劇只剩下“好”。???

      “好”也就變成了一次性的。

      沒有了相互矛盾的對立面,作品也就不會有常看常新的角度。

      ?

      《幸福到萬家》,脫胎于《秋菊打官司》。

      一個相似的故事伊始——村婦要告村支書。

      但二者的后續(xù)走向與主旨內(nèi)核堪稱背道而馳。

      必然,它不會成為一部能引起廣泛共鳴的經(jīng)典。

      《風吹半夏》呢?

      用當下的眼光看,它當然還算一部制作認真精良,口碑尚可的國劇。

      一方面,《風吹半夏》的確觸及到了幾分市場經(jīng)濟改革初期的時代脈搏。

      但另一方面,它又困在幾種矛盾的力量中——

      “帶血的第一桶金”,和積極健康的女企業(yè)家;主角的求新求變,和變革中因為“分家不均”被拋棄和遺忘的工人;勵志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和不足為外人道的內(nèi)幕關系……

      這些棘手的矛盾,在當下影視劇環(huán)境中幾乎是不可解的。

      其實和《甄嬛傳》一樣,《風吹半夏》也在某種程度上,改換了原著的內(nèi)核。

      但《風吹半夏》是怎么改的呢?

      原著的名字,叫做《不得往生》。

      許半夏做鋼鐵生意時,發(fā)家的第一桶金,是靠故意污染漁民的灘涂換來的。

      為了讓漁民只把地租給她,她想出了這個帶血的方法。

      因此,當?shù)氐睦先肆R她“不得往生”。

      許半夏當時只覺得可笑,顧好今生就行了,誰還管往生?

      直到她的好友因為污染患上白血病,她才懷疑是不是報應。

      不得往生的意思在于。

      許半夏為代表的一代創(chuàng)業(yè)人,看似勵志的故事背后,或許帶著悲劇性和原罪。

      但到了劇里,女主變得何其無辜。

      這損招,是她朋友想出來的。

      事后,她又用金錢加倍補償了村民,顯得高尚而正確。

      讓毫不知情的她,可以永遠純凈無暇地站在光明下面。

      人物的深度與廣度,也就止步于此。

      前面說,《甄嬛傳》的幸運在于其生在一個野蠻生長的時候。

      有意思的是,《風吹半夏》原本的劇名,也就叫做《野蠻生長》。

      只可惜,野蠻與黑暗,都隱在風里了。

      所以。

      趙麗穎走出了偶像劇大女主的套子,但套子外面,也包裹著另外一個套子。

      而趙麗穎和孫儷之間,無法交鋒,也沒有接班。

      ?

      因為班,早就不是那個班了。

      標簽: 風吹半夏 小姨多鶴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