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今亮點!“紅黑榜”緊盯建設進度 四川29個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全開工

      發稿時間:2022-12-15 09:15:45 來源: 四川日報

      “新安裝了視頻測流設備,只要有網絡,隨時隨地都能監測到河道的水文情況。”近日,談及升級改造后水文監測設備的使用情況,眉山江口水文站工作人員十分滿意。

      今年5月,總投資783萬元的眉山水文中心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正式開工,其中一項建設內容,就是對江口水文站的基礎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建。

      作為全省首個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該項目于9月底實現成功驗收,為全省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開了個好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要有面子更有里子 建成“空天地”一體化水文監測體系

      坐在控制室的電腦前,樂山水文中心夾江測報中心工作人員操作鼠標,輕松遙控雷達波測流系統,小車跨越寬闊的青衣江江面,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河流的流量和平均水深等數據。

      “這些水文數據的實時收集,得益于先進技術手段和裝備的運用,可以為防汛減災提供決策支撐。”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水文建設處處長李道彬介紹,過去四川水文系統先進技術手段和裝備推廣不夠,監測自動化程度偏低,嚴重制約了水文事業發展。

      為破解這一短板,今年,一項旨在進一步筑牢水旱災害防御底線的“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在四川省水文系統正式實施。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新建和升級一批水文監測站網,全面加強在水文監測與洪水預報方面的先進技術、設備應用。

      根據《四川水文2022—2023年基礎能力提升建設方案》,四川省將建設706處水文、水位、雨量站點,開展5個水文分中心巡測基地建設、3處水質監測中心建設,對60處縣級測報中心配置急需的無人機、遙測船等水文應急測報裝備及基礎設施進行建設……

      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不是“繡花枕頭”,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通過水文基礎能力提升,要實現水文信息采集全覆蓋立體化、水文監測全要素全量程自動化、水文信息服務智能化以及水文管理精細化。”省水文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設覆蓋全面、精準高效、智能先進的高質量現代化水文站網,充分應用遙感、遙測、視頻解析等技術,推進水文信息采集的多元互補,實現有監測需求的江河湖庫全覆蓋,建成“空天地”一體化水文監測體系。

      設立“紅黑榜”制度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滯后要被點名

      每隔半個月,在省水文中心官網上,“能力提升項目專題”內都會更新一份工作簡報。

      “這是四川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建設的工作簡報,內容主要為工作資訊、項目進展等信息。”省水文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每月月中和月底,經常會有地區水文中心催問簡報掛網時間。是什么原因,讓這份工作簡報如此受關注?

      原來,在這份簡報中,“省級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進展”一項又被分解為招標進展、開工情況、資金支付等細項,每個細項后面都附有一份“紅黑榜”。其中,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各項進展正常或順利的市州用紅色字體標注,而進度滯后甚至遲緩的市州則會用黑色字體進行標注。

      “紅色代表肯定和激勵,黑色代表提醒和點名。”該負責人表示,把工作推進順利以及進度滯后的市州進行公開,就是鼓勵大家向先進方對標學習,同時提醒落后方及時跟進,“紅紅臉、出出汗”也是必須的。

      省水文中心不僅將“紅黑榜”上網公示,同時還在中心辦公大樓設置實體“紅黑榜”,及時更新各地項目建設動態,一方面讓省上了解各地工作進度,另一方面也是對各地工作的一種督促與激勵。

      通過多種舉措強力推進,目前全省水文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建設整體進展順利。截至11月底,60個標段招標完成率達98.3%,29個項目實現100%開工。(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標簽: 水文基礎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