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何蕊
社區里的小花園旁,緊挨著裝著汽車充電樁的小停車場,之間僅隔著一條小道,看著孩子玩耍的家長們不得不自覺當起了“隔離圍欄”;小區道路即便人車分離,騎自行車和送外賣的電動車卻橫沖直撞,家長大多緊緊拉著孩子的手,或者讓孩子走在自己內側;社區花園的木質圍欄設計成箭頭狀,好看但危險,孩子不小心摔倒容易劃傷……近日,記者走訪了西城區、豐臺區、房山區、海淀區的近10個社區,發現一些社區不起眼兒的細節,讓小朋友感到“不友好”。市民劉女士說:“有時候成年人覺得很正常的設施,對小朋友就不夠友好了。比如大多數社區都只有成人鍛煉的活動設施,卻沒有兒童活動設施。”
(資料圖片)
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西城區、海淀區等的一些社區里,設計師嘗試讓孩子參與設計,用兒童視角重新布置細節,讓小居民可以在社區里玩得安全又痛快。
社區兒童在花園中觀察植物生長
孩子給汽車“讓行”
周六一早,家住西城區陶然亭街道的小學生瑞瑞和鄰居相約,去陶然亭公園滑旱冰。瑞瑞的父親劉先生說:“我們家長也得跟著早起。其實小區里本來規劃了兒童活動空間,小廣場挺寬敞的,孩子們可以滑旱冰、跑步、捉迷藏。可惜兩年前,小區改造,兒童活動空間逐漸被汽車霸占了,孩子們想活動一下,只能去公園。”
劉先生居住的社區有10余棟居民樓,原本有兩處小廣場,可以供兒童玩耍。其中一處位于小區中心,四周種著綠樹花草,一派生機盎然。然而如今這里安裝了兩排電動汽車充電樁。除了有正在充電的汽車,還有十幾輛電動自行車也插空停在充電樁旁。
社區志愿者王女士是老住戶,她說:“原先,我們一幫老人也喜歡搬個板凳,坐在小廣場旁邊聊天,還能順帶手看著孫子孫女玩耍。現在肯定不能讓孩子來了。一方面是因為有汽車不時經過,怕小孩子跑跑鬧鬧不留神,發生危險。另一方面,電動自行車太多了,停得歪歪扭扭,不留神再絆一跤。”
她指著充電樁抱怨:“兩年前安裝的,車越來越多,哪兒還能讓孩子來玩啊。”
另一處小廣場被侵占得更嚴重——約20平方米的空場里,塞著好幾輛電動車,還擠下了兩輛老年代步車。僅剩下的空隙里,居然擺著居民的花盆。
記者走訪時發現,類似兒童頻繁給汽車讓行的情況,發生在很多社區。比如在房山區東風街道,一棟居民樓前,原本有一條寬度約3米的通道,雖然沒有施劃停車位,但道路一側常年被征用成“路側停車位”。單元樓門前,居民谷先生帶著孫子跳繩,不時上一步、下兩步,左讓、右側,躲避行人和車輛。他抱怨:“社區活動空間本來就少,孩子需要練習跳繩,只能我時刻跟著,不錯眼珠地盯著。小孩兒確實爭不過小汽車。”
在木樨園附近的一處社區,“停車場”幾乎將小花園包圍了。一位居民說:“因為周邊有綠籬,車停不進來。但有時候不自覺的人把車堵在小花園入口處,孩子們需要側著身子,從車縫兒里擠過去。而且周圍都是車,家長一般都會站在路邊當‘圍欄’。”
孩子抱怨社區“沒趣兒”
“在社區里沒什么可玩的。偶爾小廣場有活動,都是我爺爺奶奶去參加。”樂樂住在東城區,他抱怨,“我們社區里組織的活動,基本都是給大人的,我唯一能參加的就是撿垃圾。實在沒意思。”
住在廣安門附近的張先生說:“每次和我兒子說,你去找小伙伴下樓玩會兒吧。他都一擺手,拒絕我。再問,就是樓下沒什么可玩的,不如跟家待著。”
張先生住在一個老社區里,沒有安裝運動設施,人車也不分離,小花園空間有限。“孩子嫌棄跑不開,所以不愿意下樓。”他說,“以前小區里有一些運動設施,孩子們也會玩。可能考慮到不安全,后來設施被拆除了。”
“沒意思”“沒得玩”,記者采訪過程中,很多小朋友如此抱怨。在他們眼中,社區里缺少自己能參與的活動,能玩的設施。一位小學生說:“只有學校有要求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帶我參加一些所謂的社區活動,基本不用我動手,我只負責拍照片就夠了。這種走形式,我不喜歡。”
“我和小伙伴在社區小公園里挖土玩,挨說了。說我們不愛護環境。”帥帥上小學二年級,他挺不理解,“可是花園里沒有別的可以玩,我們特意選了沒有長草的地方挖土,也不行。社區里確實沒什么意思。”
在豐臺區馬家堡附近的一個社區里,可供居民散步的小廣場沒有圍欄,與社區外的人行道高差約有半人高。不少上班族懶得走小區正門,就從小廣場直接跳到步道上。記者觀察了10分鐘,3名穿著校服的小學生把這里當成了“游樂場”,模仿大人的樣子跳下來。有一個小學生跳下后沒站穩,直接跪倒在地。
“我們多次勸阻這幫年輕人不要冒著危險走捷徑,怎么說都不聽,還給孩子們帶偏了路!”社區志愿者孫奶奶說,“小孩子沒有輕重,把蹦下來當游戲,容易受傷,太危險了。”
即便是在孩子們眼里“沒意思”的社區里,家長們也不敢輕易放開手。有的家長抱怨,社區內沒有游樂設施,孩子在家門口玩什么確實是個問題。
邀兒童參與打造適兒社區“樣板間”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如今一些兒童友好社區正在北京落地。位于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的富潤社區就是其中一個。
該社區居住著1061戶居民,18歲以下兒童有近500名。周末,富潤社區西側的一處兒童游樂活動場所正熱鬧,滑梯、秋千、蹺蹺板、彈簧搖馬等應有盡有,一片歡聲笑語。家長們三三兩兩地在場地周圍聊天,顯得很放松。
“我們在選擇設施時,尤其注重了安全性,從細節注意,防止孩子不小心磕碰發生危險。”富潤社區書記張俊華手一指,“滑梯轉角處、搖搖馬和蹺蹺板的扶手處,這些邊邊角角都特意跟廠家說做了圓弧處理。”
走進兒童樂園,腳感硬中帶綿。“地面做了特殊設計,全部鋪設海綿軟墊,孩子玩耍免不了磕碰,軟墊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張俊華補充,社區還會定期請清潔人員,更換清洗軟墊。
富潤社區里還有不少從兒童視角設計的細節。“去年有一陣,我們發現社區里的土地被挖了很多小坑,觀察發現是小朋友們做游戲時候挖的。和他們聊了聊,發現大家特別希望親近自然。”張俊華說,這個小發現推動了社區的花園改造。
花園改造的設計師,包括社區里的孩子們。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孩子們想認識的植物、想在花園里做的游戲,家長們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花園改造。張俊華舉例:“有好幾位家長反映,孩子平時連蒜苗、韭菜等都認不清楚,提出能否在花園中給孩子創造機會,認識更多的農作物。最終經過設計,我們采納了這個建議。”
歷時約1年,這處“社區里的大自然”改造完成。孩子們制作蚯蚓塔、昆蟲屋,了解堆肥的原理,鍛煉動手能力;觀察花園里的一草一木,記“自然筆記”;種植農作物,體驗春耕秋收;采集植物制作標本,在各樓的樓門處展示……居民張女士欣喜地感受到了女兒的變化:“孩子以前比較內向,在家就是捧著手機看,現在一放學趕緊寫作業,就盼著下樓和朋友們玩,性格也變得開朗很多。”
社區兒童采集植物制作標本,在樓門處展示
不僅這一個社區,一些西城區、海淀區的街道也邀請孩子參與社區設計。有的社區征集孩子們的想法,開設了跳蚤市場、美食街等特色主題活動,豐富兒童的課余生活。還有的社區在地面上區分涂上了孩子們喜歡的顏色,凸顯慢行步道,形成了安全的上下學路線。
“讓兒童參與社區決策,設計理想中的家園,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加愛護這里的設施和環境。”張俊華笑著說,現在很多社區都在做適老化改造,兒童友好社區建設讓社區意識到,適兒化改造同樣重要。“蹲下身子傾聽孩子們的聲音,這件事特別有意義,我們會一直做下去。”
標簽:
- 別因細節讓“童趣”打折扣,北京這些社區開始用兒童視角改造
- 柬埔寨暹粒國王行宮發生火災-世界今頭條
- study maths網絡用語什么意思_study math|環球熱點
- 那一年,張蘭18歲,董明珠21歲
- 淺談AN或FLASH中復制幀技術-天天消息
- 環球資訊:《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 U149》2023年4月新番資訊
- 天天熱頭條丨《亡骸游戲》2023年4月新番資訊
- 常山油茶新品“出圈”!現場簽約2798萬元
- 寧夏:《春到六盤》首演獲好評 將公益巡演14場
- 今日播報!硅谷銀行爆雷影響持續,拜登發聲讓“美國人放心”,網友反問
- 每日快報!黨建領航聚合力 “五化”舉措保落實 以高質量黨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 植樹節,新溪油庫為綠色生態增綠添彩_世界速看料
- 工行常州分行“三個支持”助力武進實體經濟發展 天天速訊
- 世界快報:工行常州分行授信審批助力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
- 工行常州分行營業部熱心兌換“火燒幣” 真心迎來贊揚聲_今日報
- 【水滸傳】108將卡片版-無水印(上)|環球速訊
- 當前時訊:龍珠247話:絕美的星球納美克星!
- 【P站美圖】反差萌的可愛社恐JK!《孤獨搖滾!》后藤一里壁紙特輯_全球看點
- 伊朗引進蘇-35戰機震動西方
-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直言男足水平一路下滑 詳解振興三大球 環球熱點評
- 全球訊息:英超:阿森納3:0富勒姆豪取五連勝 積分榜上領先曼城5分
- 市監局回應男子點兩只帝王蟹都疑被調包
- 紅杉等325家風投機構聯合聲明支持硅谷銀行 全球速訊
- 南岸區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專場宣講
- 蔡松青獲批擔任君龍人壽總經理 快看
- 天天速訊:從事實判斷來看,是“誤讀”,文明交流互鑒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 北京朝陽:普惠幼兒園覆蓋率將升至87%以上,開建3所新校
- 出境團隊游恢復,新西蘭迎來首個中國旅行團 要聞
- 中消協等聯合倡議:厲行節約經營者有義務,反對浪費消費者有責任
- 專家解讀:讓中國動畫產業自信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