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觀點:近300件金屬文物亮相清華藝博,跨越4000年講述亞歐“攻金之工”

      發稿時間:2023-01-15 16:14:42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何蕊

      1月15日,“攻金之工:亞歐大陸早期金屬藝術與文明互鑒”特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近300件金屬類文物,時間跨度約4000年,全方位呈現亞歐大陸金屬藝術的起源、發展和傳播歷史。

      走進清華藝博四層展廳,燈光匯聚在一件件金屬器具上,反射出點點星光。按照金屬藝術發展的時間與空間順序,展覽共分為公元前第一千紀、從地中海到印度河、中國北方等六部分,講述亞歐大陸跨越約4000年的金屬藝術。


      (相關資料圖)

      山羊形來通

      耳飾一對 ,金,公元前9-前7世紀

      山羊紋把手杯,銀,盧里斯坦,公元前9-前7世紀

      展品中有一件獸首酒器,因其造型奇特,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酒器前段“長出”一只山羊的前半軀體,兩個前肢向后折疊,仿佛在草原上奔跑。其后肢卻不見蹤影,由形如羊角的酒杯替代。該展品為“山羊形來通”,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青銅器。“來通”一詞派生自希臘語,形如漏斗可用來注神酒,常用于禮儀和祭祀活動。酒器的流出孔巧妙地設在了山羊兩前足之間,可將酒水倒入杯中。

      牛車,銅合金,蘇美爾早期王朝,公元前2500年左右

      哈德良金幣,金,羅馬帝國,公元117-138年

      展覽策展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藝術史博士談晟廣介紹,人類從石器時代步入金屬時代,無疑是一次飛越式進步。此后,隨著各種金屬技術的不斷發明和演進,從銅石并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金屬藝術成為人類文明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中,政治、經濟、科技、宗教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呈現形式。“希望展覽能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千年的金屬藝術盛宴,呈現亞歐大陸上不同地區和文明的差異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鑒的軌跡。”

      舍利容器與供養品,金、銀、瑪瑙、礦石,犍陀羅,公元1世紀初

      1月15日至4月16日,該展覽在清華藝博四層12至13號展廳展出。觀眾可登陸清華藝博官網或微信公眾號,預約購票參觀。

      標簽: 北京日報 時間與空間 至公元前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