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無縫對接 融合發展——“鄉村振興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座談會在揚州召開

      發稿時間:2023-03-21 16:45:25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的日子。3月20日,“鄉村振興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揚州座談會在華城科技廣場1號樓1709會議室舉行。來自上海、南京和揚州廣陵、邗江、江都區以及儀征、高郵市的文旅、康養、農業、規劃、建設與平臺經濟的專家學者、中青年企業家共20多人相聚一堂,為揚州鄉村振興對接大運河文化帶融合發展而出謀劃策。

      此次揚州座談會由大運河文旅康養共同體執委會主辦。大運河文旅康養共同體常務總干事、曾任國際儒商總會秘書長、產業園區規劃統籌大咖孔令文先生出席座談會并作了主旨發言。孔老師從千年流淌大運河文化與鄉村振興的“五大振興”對接入手,他說,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振興、前提是生態振興、重點是文化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基石是組織振興。共同體要多維度、全過程地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突出重點、聚焦難點、提升效能。同時孔老師圍繞揚州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設想與建議。他還介紹了與上海、北京、杭州菜籃子工程對接進展,傳遞了上海有關部門將啟動的“1 8”文旅康養基地項目,以及相關央企積極參與揚州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等信息。

      專程赴揚參會的長期從事上海及長三角農文旅項目規劃的高錫友先生和張微女士先后表示,揚州是大運河 “第一鍬”的原點城市,又是申遺的牽頭城市,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理應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靠河吃河”的生態優勢,實現無縫對接,在揚州境內135千米大運河沿線鄉鎮,設計與規劃一批與大運河文化相融合文旅 康養 N的產業項目,這對于揚州鄉村振興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并表示愿助一臂之力。

      來自港股上市公司、國內農業500強“燕谷坊”的代表江蘇負責人張蓓蓉女士說道,“燕谷坊”是以種植、生產、深加工與銷售一條龍的農產品頭部企業,在精準扶貧工作曾獲得優異成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他們愿意參與揚州鄉村振興項目提供資源與平臺管道。

      曾多年在上海、新加坡學習和從事文體研學旅行的江蘇籍專業人士蔣懷蘇先生表示,揚州應該充分發揮大運河文化傳承特點與優勢,大力推廣大運河沿河鄉鎮歷史文化遺存的研學旅行,不僅可推進以大運河文化主題的大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 “小手牽大手, 復蘇研學市場,而且還可促進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

      同樣有在上海從事市場推廣經歷的高郵籍韓靜女士在發言中表示,揚州鄉村振興戰略應該具有揚州特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大相互融合的力度,同時要吸引揚州籍人才回歸家鄉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作為上海人才引進的楊林小姐說,大運河文旅康養共同體擬在三年內,奮力推進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江蘇實踐和揚州樣本,起點很高,措施實在,大有可為,前景可期。來自南京從事人才培訓教育的汪云仙先生,表示將積極參與揚州人才振興的打造樣板而出力流汗。

      揚州旅游集散中心許一南在發言中,也充分表達了將利用各自企業的人脈與資源優勢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對接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意愿。被揚州人譽為“公益達人”、擁有濃濃“三農”情懷的揚州食品城商會黨支部書記沈偉先生深情地表示,鄉村產業規劃與設計一定要緊扣“帶動鄉親致富”的主題。

      據悉,座談會之前,共同體先后在揚州還接待了來自上海、北京、香港的三批生態文旅 康養和規劃建設與金融投資方面的專業人士,他們紛紛表示要為大運河文化對接鄉村振興項目做實事。河南濮陽、蘇州昆山等地先后向共同體發出邀請,希望派專家前去考察與現場指導。

      座談會后,大運河文旅康養共同體執委會召開了二季度工作會議,明確了二季度執委會工作重點與計劃等事項。趙慶華、俞蘇玲、馮艷、梁天娥、李朓穎、田于榮、袁銀云等參加會議并先后發言。(曉園)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