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容巨壯
云岡
12月30日,
(資料圖片)
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即將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
由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主辦。
其中,
喚醒石頭里存在的生命
由杭侃擔任策展人,
作為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主展覽單元之一,
本次展覽將通過三個單元:
窮諸巧麗
因巖結構
真容巨壯
借由數字數字技術的幫助,
與觀眾一起從全新的視角領略
云岡石窟的迷人風采。
以下,
為您帶來預熱報道。
喚醒石頭里存在的生命
展覽時間
2022年12月30日—2023年3月12日
策展人
杭侃
展覽地點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
參展藝術家?
張烈/郭淳/梁力強/韓鵬/
王晨/寧波/溫建明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繪圖
圖源:北京藝術雙年展
中華文明自成一統,卻并非封閉發展,華夏大地上留下的大量文化遺產,都彰顯著古人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能力和源源不斷的創造力,這些文化遺產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演進,也不斷回應著歷史的變遷與新的時代挑戰,云岡石窟的存在就是絕佳的證明——與泥塑彩繪不同,252個窟龕、51000余尊造像依武州山山勢整體開鑿,規模如此巨大的石窟群,體現出的想象力、設計能力和工藝技術之高,超出常人想象。1500年前的平城(今山西大同)時代,古代工匠們用雙手將石頭里存在的生命喚醒,1500年后的今天,我們將用數字科技把造像內的生命再一次呈現在公眾眼前。
▲《云岡石窟 第十窟 須彌山》3D 打印復原
▲梁力強手繪作品
第一單元 窮諸巧麗
“窮諸巧麗”取自唐代高僧道宣《續高僧傳·曇曜傳》中對于云岡石窟的贊美,“龕之大者,舉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余里”。
本單元將以云岡石窟中最具裝飾意味的題材,結合二維動畫和當代藝術家云岡題材的作品,邀請觀眾直觀地感受云岡石窟的藝術魅力。
▲王晨手繪云岡裝飾紋樣
四世紀末(公元398年)成為北魏首都的平城,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不僅是北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不同地區族群匯聚的重要都市。平城,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不僅貿易發達,更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匯集地。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云岡石窟,體現了5世紀中葉世界各地的藝術表現形式,鮮卑文化、犍陀羅藝術、秣菟羅藝術與中原文化和諧交融,線條優美,大氣凝重,將裝飾藝術與雕刻藝術、建筑藝術有機結合,使圖形紋樣在以佛教題材為主體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演變、概括,為后世的美學提供了更為直接的圖像資料,堪稱5世紀后半葉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陳列館”。
正如梁思成所言,“根據著云岡諸窟的雕飾花紋的母題(motif)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勢斷定中國藝術約莫由這時期起,走入一個新的轉變,是毫無問題的”,“云岡石窟乃西域印度佛教藝術大規模侵入中國的實證。但觀其結果,在建筑上并未動搖中國基本結構。在雕刻上只強烈地觸動了中國雕刻藝術的新創造,——一其精神、氣魄、格調,根本保持著中國固有的。而最后卻在裝飾花紋上,輸給中國以大量的新題材、新變化、新刻法,散布流傳直至今日,的確是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梁力強手繪云岡石窟(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梁力強,1963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祖籍廣東中山。
現為山西省畫院專職畫家,二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
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油畫學會會員。
第二單元 因巖結構
“因巖結構”取自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對云岡石窟的描述——“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本單元將圍繞著曾經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云岡第三窟所揭示的開鑿工程的遺跡現象,向觀眾展示云岡石窟開鑿的過程。
▲云岡石窟第三窟組像
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次由國家力量主持開鑿的石窟造像群,云岡石窟的開鑿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智慧與能力。“與許多地方開鑿石窟后用泥塑像不同,云岡石窟是依山勢整體開鑿。開鑿要根據山體具體形狀,確定可使用的范圍,再設計出這一石窟體現的含義及其形象布局。在清理了山體外立面后,需根據設計開始開鑿。石窟中任何一處細節都是山體的一部分。這對工匠的藝術想象力、設計能力、工藝技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其中,第3窟開鑿于5世紀末期,窟外面闊約50米,崖壁高約28米。其規模之宏大,可居云岡之首,則其工程難度之巨,亦不難想見。如此長時段、大規模的石窟工程是如何組織并實施的,又是緣何抱憾中止的?本單元將通過多媒體復原等手段,結合資料照片,向觀眾生動地展示石窟以及造像的開鑿方法和開鑿順序。
▲第3窟造像
第三單元 真容巨壯
本單元將展出云岡第20窟西立佛殘塊等比例打印實物,向觀眾展示真容巨壯、冠于一世的云岡石窟所帶給觀眾的視覺沖擊和哲學思考,通過佛像的建造和毀壞,表現佛教成、住、壞、空的觀念。同時還將結合主持開鑿云岡石窟的高僧曇曜的事跡,向觀眾展示云岡石窟開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地介紹云岡石窟的概況。
▲《一眼千年》
總導演:郭淳,分鏡導演:張志松,制片:薛皓宇
動畫導演:劉超杰,視效總監:邰景國,
監制:戴志越,三維美工:李子祥,
后期制作:王濤,音樂總監:盧圣倫,
特別感謝:張濤 陳子昂,
喜游工作室&若水科技聯合制作
作為云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第16至20窟因著名高僧曇曜主持營建,稱為“曇曜五窟”,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以巖石雕刻出的大型造像群。其中第20窟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20窟主尊顯露在外,成為今天云岡石窟標志性的露天大佛。
大佛兩側分別為東西立佛,東立佛的形態時至今日仍清晰可見,西立佛卻僅存下身膝以下和頭光局部。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云岡研究院已經完成了坍塌的西立佛佛身殘石的拼對工作,但是想要將原高近10米、體量巨大的立佛復原仍然困難重重,本單元展覽將以數字化的手段,重現1500年前塌毀的石窟原貌,并藉由考古研究與科技手段,向觀眾講述一段文化交流融合、人與自然抗爭、文明共存共榮、文化遺產新時代使命的動人篇章,以期達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通和永恒”。
▲今日第20窟全景,
可以清楚地看出左側空缺的西壁立佛原始位置。
▲研究者依據考古發掘出的殘片,
對第20窟西壁立佛碎塊拼對組合初形。
杭侃
策展人
杭侃,男,1965年5月生,江蘇南通人。1998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到上海博物館工作。2003年11月調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2007年9月調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現任云岡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院長,山西大學副校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館學。
發表《云岡第20窟西壁坍塌的時間與云岡五窟最初的布局》、《河北定縣兩塔基出土凈瓶的幾個問題》、《清明上河圖再研究》等論文。出版有《參差集》、《東京夢清明上河圖》、《中華文明傳真》兩宋卷和遼金元卷、《永遠的三峽》等。?曾組織實施和參與策劃了“草原瑰寶——內蒙古文物精品展”、“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品展”(上海博物館)、“奇跡天工”(中國科技館)、“秦漢與羅馬”(北京世紀壇)、“尋找致遠艦”(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云岡研究院)等三十多個大型展覽及圖錄的編寫工作。?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社會科學基金評委、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住建部歷史名城委員會副主任等。
BY|鳳凰藝術
圖|鳳凰藝術?云岡研究院 梁力強 網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南麗江
審核|方天戟
標簽: 北京云岡 喚醒石頭里存在的生命
- 每日資訊:明日,北京!云岡,喚醒石頭里存在的生命
- 環球消息!油畫藝術家——韓忠杰
- 快看:中國學問的探究——聽風有信
- 焦點日報:嘉行傳媒否認欠款一個億傳聞:公司不存在網傳所稱的欠款賴賬的事實
- 天天熱資訊!盤點Project Sekai人物生日里隱藏的歷史大事(Leo/Need篇)
- 軼人的2022追番報告
- 南京大學通報工作人員周恒被舉報一事調查結果
- 視點!國安和津門虎雙雙提交棄賽申請 中超冠軍提前出爐?
- 醫保這一年:綜合保障能力加強,惠及百姓民生
- 產學研共促成果轉化,順義區“百進千”先進制造專場舉辦
- 名廚下鄉現場教學,特色駱駝美食順義開宴
- 快看點丨元旦小長假怎么過?云上文博會有看頭!記者親身體驗為您奉上觀展指南
- 環球消息!2022動畫簡評
- FGO摩根美圖(7)
- 當前速遞!「4Gamer歌謠祭 2022」-前半戰- SHINE POST(閃耀路標)評論部分
- 環球微速訊:北京城鄉居民醫保,四種繳費方式了解一下
- 【天天播資訊】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存50位
- 世界短訊!不敵福建隊 北汽女排四分之一決賽首回合落敗
- 暢玩冰雪、看展、科普互動……北京市屬公園元旦文化活動發布
- 每日熱議!有聲讀物|伏行的大霧
- 天天日報丨《龍珠超 超級人造人》斗魂不滅預告公開 1月6日內地上映
- 校園爆笑大王特別篇1
- 原著黨,三體真的不好嗎?
- 【洛天依】對B站跨晚“指尖換音”玩法的預測與相關看法
- 疑猥褻女技師遭反抗 多男子圍毆店員 叫囂“我叔叔是市長”
- 太原21所學校強制學生購平板:清退違規收費2608萬,33人被處分
- 全球新資訊:《羊了個羊》創始人張佳旭沒想到仨月賺20萬
- 世界觀熱點:韓國高速火災事故已致6死3重傷 消防:傷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 美國冬季風暴下多家商店遭洗劫 當地市長譴責
- 世界即時看!河南洛陽寇店鎮舜帝廟社區:點“土”成“金” 轉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