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熱議!有聲讀物|伏行的大霧

      發稿時間:2022-12-29 20:10:03 來源: 騰訊網


      (相關資料圖)

      大概是在2018年7月底的時候,我在山西參加百里汾河自行車公開賽。洪洞站的比賽結束后,我便想趁著這次休假騎行去太原。告別了同行的朋友,我背上幾十斤重的行李,獨自一人開始了騎行之旅。從洪洞縣到太原有220多公里,沿路多是平原,地勢還算平坦,只是風吹起來又急又猛。上上下下的坡雖然不陡,但往往一個接一個的來。我背著那些行李,體力消耗比預想中要大些。好在不是像比賽那樣追求速度,累了便緩一緩,路上也算是優哉游哉。

      中午經過一個小鎮,剛好是吃飯的時間。大大小小的餐館里都坐滿了人,我在一家飯館落腳,點了份燜面。隔桌的大叔似乎酒癮不小,一邊吃著幾個涼菜,一邊喝著地方酒,滋溜滋溜的聲音聽得我這個不沾酒的人也有些饞了。

      簡單休整后,我便按照導航指引繼續前進,傍晚時分順利到達靈石縣并在長明旅店落腳。晚上一時睡不著,我便出門散步。外面還算涼爽,只是有些淡淡的霧氣。昏黃的路燈下,零零散散的坐著幾個納涼的人,遠處翠峰公園方向,隱約可見的燈光忽明忽暗地閃爍著。朦朦朧朧間,身旁流淌的霧氣愈發明顯,路燈的光亮也變得暗淡下來。

      我轉身返回旅店,卻驀然發現旅館已經看不到蹤影,大霧仿佛變成了一堵墻,將我圍困其中。頃刻間,路燈的光亮也消失不見,周圍頓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我驚慌失措,踉蹌著走了幾步,才想起拿出手機開啟手電。

      手機的光亮稍稍驅散了黑暗和迷霧,我嘗試著大聲呼喊,但周圍沒有任何回應。手機的亮光只能勉強照亮五六米遠的地方,貿然亂走怕是不太安全。可霧氣令我渾身發冷,不可能在原地等到霧散,于是我起身沿著腳下的小路慢慢向前走。

      沒走多遠,眼前竟毫無征兆地出現了一座看著頗有年頭的宅子。青磚堆砌的外墻上裝飾著古樸的圖案,斑駁的黑漆木門半掩著,在黑夜和濃霧的籠罩下,僅僅是可見的這宅院一隅已經散發出令人生畏的詭異氣息。我猶豫再三,還是叩響了門環,并向院子里喊了幾聲。等了一會兒沒有回應,我便壯著膽子走進院子。

      里面的霧淡了很多,但我仍然看不太遠,院墻的盡頭隱匿在黑暗中,那些院子里的花草和擺設,它們在手機燈光照射下的影綽仿佛活了一樣,令人不安地生長著、蜷曲著。我明知那是錯覺,卻仍然生出強烈的恐懼,在幾聲深呼吸后,理智的帷幕隔絕了虛妄的幻視,我又重新鼓起勇氣,向宅子內部探索。

      腳下的石板有些濕滑,燈光下泛著綠色的光,應該是生了青苔。石板路通向院子深處,繞過一面影壁后,我看到像是堂屋的建筑,墻上有寬敞的木格子窗戶,房門沒有上鎖,輕輕一推便向后敞開。

      腐敗的氣息混雜著塵埃撲面而來,僅僅是瞥上一眼,我也能肯定這里早已無人居住。在這個大霧彌漫的怪異夜晚,我獨自一人待在這棟空無一人的荒僻老宅里,仿佛是置身于志怪小說中,黑暗和未知帶來恐懼,給這個陌生的空間蒙上神秘詭異的面紗。

      廳堂里有幾張歪斜的桌案和椅子,大都落滿了灰塵,兩側連通的屋子則空無一物。返回廳堂時,我不經意間看到桌子上有一個牛皮紙袋,它被壓在一枚通體黝黑的方塊下面。打開袋子,里面是幾張寫滿字的信紙。我有些好奇,便找了張椅子撣去灰塵,坐在里面開始讀起來。

      “如果你從一場大霧中來到這里并讀到了這份手稿,那么我所記述的內容或許可以解答你的疑惑,甚至可能為你指明離開的方向。我將手稿放在顯眼的位置,也是出于這個目的。

      張家大院是我祖上留下的產業,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年間,而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自己還有如此顯赫的家世。事情的起因源自我的一位遠房表叔寄來的信函,原件就在手稿的最后,不過且聽我先講完事情的關鍵部分。

      我到達這里的時候,這位遠房表叔已經失蹤了近一個月,年邁的看門人接待了我。之后的幾天,我專心整理表叔留下的檔案和資料,并對他信中提到的家族厄運一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我對迷信之類的事情向來嗤之以鼻,但這棟老宅院里似乎隱藏著某些秘密。比如信中所說的拱廊入口,我翻遍大院也沒有找到;有幾天夜里,我從睡夢中醒來,卻看到慘白的虛影穿墻而過;白天看書的時候,宅邸的角落里時常傳來怪異的聲響,像是老鼠在隙縫里穿梭。我想找到這些怪異現象的原因,為此向看門人打聽表叔的事情,但他已年老昏聵,記不得多少事了,唯一的收獲便是他語氣中透露出的對表叔的鄙夷和不屑。

      附近的居民對表叔的評價同樣糟糕,想來他一定是個招人嫌的紈绔子弟,想想他對自己生活的描述就可見一斑。信中提到拱廊的入口在家族的地庫中,而地庫的位置,根據表叔留下的文件記錄來看,一直是家族內部少數人間口口相傳的秘密,而這一點,恰恰成為我解開謎題的重要線索。最后,我在腌菜的地窖中找到了隱藏的隔間,鑰匙則是被保存在書房木架的暗格里,現在那里的門已經打開,不過請不要輕易進入,如果你還想安全離開的話。

      我并非想炫耀自己的智慧,而是希望在僅剩的這點兒時間里記錄下事情的經過。所謂的拱廊入口,實際上是由花崗巖堆砌的低矮石門,蜿蜒的石階通往地下深處,在漫長甬道的盡頭,我終于揭開了家族詛咒的真相——他們囚禁了一個古老生物的殘骸。

      它不可久視、不可聆聽、不可名狀……所謂的詛咒,便是家族血脈中流淌的混血。我那位素未謀面的表叔,此刻正懸掛在扭曲的肢體上,向我傳達那生物的意志。最后,我釋放了它。而作為囚牢的宅邸,被它的囚徒吞入腹中。

      伏行的大霧,古往今來所有知曉它的人以此稱呼,盡管它從未說出自己的名字。現在,伏行的大霧能移動到它想到的任何地方,最迅猛的強風也無法將其吹散。如果你抬頭仰望,那異常濃厚的漩渦烏云便是它的標志,任何進入的人都無法自行離開,無論從哪個方向。

      大霧不會輕易放棄它的獵物,而我既聰明又幸運。壓在手稿上面的黑色方塊,是某位舊日支配者的作品,它能夠儲存生物的信息,請你用雙手握住方塊,直到它發出青色的光輝,然后請把它和手稿放回原處,最后,離開宅院找一個地點等待,祝好運。”

      我一口氣讀完了手稿的內容。這位沒有留下姓名的作者寫下這篇天方夜譚般的怪異故事,讀起來真假參半,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可我如今的處境確實如手稿里所寫,迷失在大霧中,又困在這棟古老的宅邸里。如果按照手稿所記錄的方法真的可以擺脫眼前的困境,我也不妨一試,盡管這種行為有些迷信的色彩。不過在那之前,我要把最后的內容讀完。手稿的最后一頁是一張泛黃的宣紙,上面的字跡有些潦草,應該就是作者表叔所寫的信件。

      “你是否還記得,我們那古老莊嚴的富貴宅邸,高門大院,巍然佇立,冷酷且漠然的俯視著整個平原。我在這座受可怖謠言籠罩的冰冷宅邸中度過了醉生夢死、放浪形骸的糜爛半生,并親眼目睹了那個可怕詛咒在家族成員身上一一應驗。燈紅酒綠和聲色犬馬的日子只帶來麻痹和漠然,絲毫不能令我從注定悲慘的命運中感到寬解和安慰。在厭倦了長久逃避和自欺欺人之后,我決心掙脫那個糾纏家族數代人的可憎詛咒。雇傭的幫工翻遍了老宅里的每一寸土地,連瓦礫下的蛛蟻和角落里的蟲菌也難以匿形。但幾番周折后仍一無所獲,我在極度的失望和苦惱下,將自己鎖進家族堆放財物的地庫中。萬籟俱寂之時,無盡的空虛和落寞將我引入幻覺和虛景的世界,恍惚間我聽到了那悠遠低沉的悸動,一顆腐朽卻貪婪的古老心臟,正在我們世代居住的宅邸下暗自低語。家族最后的財富被花在了堅固的鐵鍬和黝黑的工人上。很快,那幽暗拱廊的入口出現在眾人面前。我將深入這不見天日的陰暗地底,尋找家族厄運的源頭,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家族古老的宅邸將由你繼承,親愛的侄子,祝你歸鄉之路平安順遂。”

      又是一段瘋狂的文字,仿佛是在強調這件事情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我若是繼續待下去,說不定也會受到這些文字的影響而陷入瘋狂的境地。于是我緊緊握住那枚方塊,在青色光輝亮起的時候,我感到整個宅院都在顫抖,眼前突然躥出數個無形無狀的虛影穿梭于朽敗的墻壁和木梁之間,而腳下的青磚像活了一般起伏著、蠕動著,發出老鼠尖叫似的吱呀響聲。我驚恐地扔掉方塊,邁著慌亂的步子向外奔跑著,耳邊的聲響越來越近,所有的門洞、所有的窗戶全都變成了嘶吼的深淵,瘋狂地向外噴吐著刺耳的顫音。在這瘋癲和狂亂中,我掙扎著逃離虎口,就在邁出宅院大門的剎那,濃霧消散了。

      我癱倒在草地上,雙目所見,夜空再度明朗,繁星重又出現。那些本該散落在無盡恒宇的浩渺星辰,如今又再度回歸它們本來的位置。在這理性無處容身的時刻,我記起那個方塊里存放的一句話:扭曲的群星亙古矗立,不朽的奈亞·拉托提普在規矩之外。

      后? 記??

      我曾一度對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著迷,那些不可名狀的舊日支配者們偶爾也會闖入我的夢中,有時候僅僅是夢中的一瞥,便足以讓我寫出一小篇奇幻的故事,而這一篇正是某次夢境的寫實。文中的描寫盡是幻想,讀者們權且當作故事一看。

      ——李守璽

      作者/李守璽

      簡介:家在黃島校稿編輯。小說愛好者,業余時間喜歡閱讀,希望通過文字將腦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化作一篇篇精彩的故事。

      誦讀/張燕

      簡介:家在黃島?上泉朗誦社會員。自幼熱愛朗誦,曾作為一名業余主持人,受聘于膠南廣播電臺。

      主編:靜秋

      責編:王禮明

      排版:靜秋

      校稿:王禮明

      音頻:張燕

      發布:裴珊

      標簽: 有聲讀物|伏行的大霧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