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聚焦:方言地理學/地理語言學是啥?

      發稿時間:2022-12-24 18:46:25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片)

      方言是一個萬花筒,折射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對方言的研究不應局限于音韻學,也需要結合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其他領域。

      方言地理學也稱語言地理學、地理語言學,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是通過方言調查和方言地圖繪制的方法來研究語音、詞法和語法等語言現象的地理分布發展和演變規律的科學。

      漢語方言的調查研究從西漢從揚雄編纂的《方言》算起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國內以歷史音韻為核心的研究方法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方言地理學的方法未能得到重視。徐通鏘的《歷史語言學》(1991)和游汝杰的《漢語方言學導論》(1992)對方言地理學進行了介紹和評論,但是真正運用這一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則還少見。

      早在20世紀40-50年代,比利時漢學家賀登崧(W. Grootaers)曾用方言地理學的理論來研究漢語,并發表四篇相關論文。90年代,日本學者巖田禮對這些論文進行了整合、補充、注釋和翻譯,以《中國の方言地理學のために》為名出版。而后,石汝杰教授將其翻譯為中文,于2003年出版中譯本《漢語方言地理學》。自此,方言地理學的方法在我國蘇醒。

      方言區的劃分;調查一種語言在整個或局部地區的一些差異;說明語言內部差異產生的原因和過程;對個別方言做出局部或全面的描寫,都屬于方言地理學的主要工作。現在,方言研究的內容更加多元化,不再隸屬于音韻學,內容拓展至詞匯、語法方面。結合GPS、GIS(地理信息系統)等科學技術的應用,我國方言地理學在方法、內容、形式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我國方言紛繁復雜,語言、方言現象的地理分布和歷史演變情況迄今遠未研究清楚,是當今方言地理學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沃土。可以預料,在中國開展地理語言學方面的研究將會對歷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普通語言學作出獨特而重要的貢獻。

      標簽: 地理語言學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