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huán)球即時:文學愛好者心中的燈塔

      發(fā)稿時間:2022-12-16 17:02:38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片)

      ?

      作者?/ 田麗娜

      咸陽北原上,坐落著一座別致的四合院,古建門樓上王蒙題寫的“城市門”三個大字特別醒目。藍藍晴空下,綠蔭映襯著一座紅漆大門,這就是咸陽秦漢文學館。2014年,有著文學情懷的王海倡議在咸陽五陵原上建立咸陽秦漢文學館,并請王蒙、陳忠實、賈平凹為館題字。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古都咸陽擁有什么?缺失什么?需要什么?王海心里最清楚。走進城市門,左邊是一塊巨石,賈平凹先生的題字“咸陽秦漢文學館”。

      “看這里,誰的手印?”一雙手印踏踏實實地印在紅色大門中間的扣環(huán)處,講解員說:“這是賈平凹的手印。”突然有人念道:“當你推開這扇紅色大門時,你就會和平凹握手,和平凹握手,你就會和文學結緣。”此時此刻,令我想起2005年去巴西里約熱內盧市參觀馬拉卡納足球場,足球場名人堂里那四十個世界足壇巨星的腳印,那是球迷對足球的瘋狂熱愛,眼前這雙手印,又是多少文學追夢人的膜拜。在這小院里,和平凹隔空握手,沾上文學的靈氣成了參觀者最高興的事。

      抬頭仰望,天花板上每個紅色小方塊內都有一個閃亮的名字:鄭伯奇、柯仲平、柳青、胡采、王汶石、杜鵬程、李若冰、王丕祥、賀抒玉、路遙、陳忠實、肖云儒、賈平凹,高建群……講解員說:“這是解放以來陜西文學大家的名字,他們的名字猶如一個個燦爛的星星,閃耀在陜西文學的天空。”

      低頭看去,陳忠實先生的題字“文學依然神圣”讓很多人在這字前靜默和沉思。

      放眼望去是“名家走廊”,除過王蒙和莫言的題字外,展示著咸陽籍文化名家的書畫作品。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文友們參觀了“咸陽文學史館(古代、近代、現(xiàn)代、當代、新世紀文學)”“咸陽作家作品藝術再現(xiàn)館”“非遺館”“地域文化展”和“珍寶堂——青少年活動廳”,作家們在“電子閱覽室”停留良久,他們在翻閱文學作品時,不時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這里。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咸陽文學從狂熱到冷靜,走過一段低迷時期,幸運的是,咸陽有一批文學愛好者,他們帶著自己的夢想不斷撞擊著這個世界。于是,有著特殊敏銳眼光的王海在咸陽倡導建設了秦漢文學館,為文學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創(chuàng)作交流的平臺。為了展示文學館創(chuàng)作實力,文學館簽約了十位作家,承擔咸陽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館里免費為駐館作家提供食宿。

      幾年來,秦漢文學館舉辦培訓班、作品研討會、分享會、新聞發(fā)布會、書畫藝術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動,引起省內外專家學者關注。王蒙、賈平凹、葉延濱、孟冰、褚成炎、施戰(zhàn)軍、王山、葛笑政、王干、蕭立軍、黃賓堂、次仁羅布、高建軍、葉廣芩、李自國、雷濤、商子雍、仵埂、陳長吟等一大批名家走進秦漢文學館。秦漢文學館已被陜西省作協(xié)授予“作家創(chuàng)作基地”,被陜西省文化廳、教育廳、共青團陜西省委授予“青少年教育基地”。文學館簽約作家全部被各大專院校聘為“教授”和“文學導師”。

      有人說:咸陽秦漢文學館是五陵原上的一顆明珠,文學圣殿,是文學愛好者心中的燈塔。(本文選自2019年9月10日《咸陽日報》)

      標簽: 文學愛好者心中的燈塔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