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觀焦點: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 科學認知理性選購維生素類食品

      發稿時間:2022-12-16 16:02:30 來源: 中國網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目前,市場上維生素類保健食品和添加維生素的普通食品種類很多,消費者選購時常常無所適從。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知和理性選購維生素類食品,近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了消費提示。

      什么是維生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維生素又稱維他命,是指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和數量不能滿足需要,必須由外界攝入的一類微量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生理功能也各有不同。一般將維生素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其中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B族維生素(VB1、VB2、煙酸、VB6、VB12、葉酸、泛酸、生物素、膽堿等)和維生素C。天然的維生素多來自于動物或植物類食物。當消費者不能從膳食中攝取足量的維生素時,就需要額外補充以滿足營養健康需求。

      維生素是保健食品原料嗎

      維生素是保健食品的原料,主要作為營養素補充劑。部分維生素也可用于普通食品,如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時,須符合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要求。對于部分既是食品添加劑又屬于營養強化劑的物質,如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等,則需根據使用目的,分別執行相關標準。

      添加維生素的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有何不同

      添加維生素的保健食品與添加維生素的普通食品不具有可比性,原因在于兩者添加的目的不同。

      保健食品中添加的維生素主要是為了補充膳食攝入的不足,具有明確的量效關系和適宜人群,且可聲稱其特有的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中添加的維生素是作為營養強化劑,或屬于食品添加劑,主要目的是改善食品的營養成分、物理或化學性狀,但不涉及保健功能。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普通食品聲稱保健功能屬于違法行為。此外,相較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等功能聲稱都是經過嚴格的實驗驗證的,具有嚴謹的科學依據,其監管嚴于普通食品。

      科學選購維生素類保健食品

      首先,要科學認識維生素類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消費者可以從包裝上的“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來識別保健食品。

      其次,根據自身營養需求,選擇適宜的保健食品。老年人由于維生素D的活化能力下降以及維生素D受體敏感性降低,維生素D的膳食推薦攝入量會高于普通成年人。而女性在備孕和妊娠期間,則需要額外補充葉酸等。同時,維生素的需求量也可以參考體檢數據。

      最后,消費者要把握好適量、適時和適度食用的原則。無論水溶性維生素還是脂溶性維生素,都并非多多益善,當超過維生素的規定限量(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時,均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食用時要謹遵保健食品包裝上的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說明。(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李建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保健食品 食品添加劑 中國消費者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