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熱消息:晨讀|江南茶館的表情

      發(fā)稿時間:2022-12-04 06:53:30 來源: 騰訊網(wǎng)


      (資料圖)

      茶館書場的表情,也是江南文化的表情。

      評彈說書,源自唐代的“講史”與宋代的“平話”。唐宋時期,古代上海青龍鎮(zhèn)的瓦市伎藝中,便有“彈唱姻緣”這門藝術。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代以后,評彈說書盛行于江南各地茶館。

      當年,我在任青浦文化館館長時,青浦朱家角文化分館有個城隍廟茶樓書場。評彈名家和響檔都會來此獻藝。每逢著名的說書先生進駐時,我總要去慰問關心一下。于是,便有了與說書先生的文化情緣。

      說書先生的形象,一般是身著長衫,兩排對襟的紐扣,高高的領子,白色的內(nèi)衣襯衫很是顯眼。頭發(fā)后梳,紋絲不亂,根根服帖。說書時,前面放著一張條桌,桌上遮著一塊江南特有的藍印花布,蓋沒了整個條桌。開場前,說書先生坐在條桌后面的太師椅上,神定氣閑,胸有成竹。書場的條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折扇、紫砂壺和驚堂木。

      江南的茶館,一般坐落于小鎮(zhèn)最繁華的地方,青石板磨得滑溜溜的街面上,開著二至三開間的門面,配有燒水的老虎灶,盛水的七石缸,長長的銅吊子。一只只油光黑乎的八仙桌,擺滿了紫砂壺。茶館里熱氣騰騰濕漉漉,彌漫著濃濃的茶香。它是江南人們消閑的勝地,傳播市井文化的場所。古有詩云:“魚米莊行鬧六時,南橋人避小巡司。兩涇(朱涇、楓涇)不及珠街閣(朱家角),看盡圖經(jīng)總未知”。自古以來,朱家角不僅是個經(jīng)濟碼頭,更是一個說書碼頭。

      朱家角的書場,大多是茶館書場。早晨喝茶,下午晚上說書。書場正面設有書臺,臺下為聽眾席,在聽眾席的前方,靠近書臺處設有方桌的“狀元臺”,專供資深的老聽客在此聽書,他們經(jīng)常給說書先生評頭論足,是“板錯頭”的藝術評論家。聽書人購買的書票是用竹爿做的籌子。書場里常有小販提籃,叫賣香煙火柴,五香豆花生果、小魚干蝦米干等小吃和商品。說書演出中間還有“堂倌”絞了熱毛巾在場子里拋來拋去,專供聽客們享用。

      小舟悠悠,說書先生櫛風沐雨,顛沛流離。當年,在江南要成為“響檔”的說書先生,必須在朱家角書場中“立牢”,而不能“漂脫”。尤其是一個古鎮(zhèn)有二三個著名的書場,互相敵檔,爭奪聽眾,那真是要憑說書人的本事。據(jù)說,在朱家角的“書碼頭”立牢了,便是拿到進駐上海書場的入場券了。通俗地說,朱家角便是說書人大考的場所,能否得到聽客的認可,至關重要。

      寓教于樂的說書先生,集生旦凈末丑于一身,精通說噱逗唱等各種藝術手段。說書先生愛憎分明,揚善除惡。他說到高興處,折扇打開,洋洋自得地搖擺起來,說到悲憤處,將折扇歸位,然后,拇指中指按住驚堂木的左右兩邊。食指熟練地搭在中央,用力拾了起來再干凈利落地“啪”的一聲,宣泄出喜怒哀樂的情緒。而每當說書的關鍵時刻,他會欲擒故縱,手捧紫砂壺,慢悠悠地吸一口濃茶,潤一下喉嚨,賣一下關子,“且聽下回分解”,就像人生的轉折點,戛然而止,讓聽眾心里恨得癢癢的,吊足了胃口。像《三國》《水滸》《七俠五義》等長篇經(jīng)典評話,說書先生可以說上兩三個月,聽客則像滾雪球般,不斷壯大,甚至擁有不少聽戤壁書的聽眾。

      如今,好茶館難尋,但我不會忘記當年敬業(yè)的說書先生與老茶客們聆聽評話時那豐富多彩的表情。因為,茶館書場的表情,也是江南文化的表情。(曹偉明)

      標簽: 晨讀|江南茶館的表情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