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觀察:寶應艷陽天大橋:傳承“二妹子”精神,唱響新時代“九九艷陽天”

      發稿時間:2022-12-03 20:49:28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

      ◆記者:劉延龍 姚燕

      在寶應縣柳堡鎮鄭渡村有一座艷陽天大橋,走在這座大橋上,人們耳畔便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電影《柳堡的故事》中那優美動聽的主題曲《九九艷陽天》。

      1941年5月,劉少奇、陳毅等新四軍領導決定多路并進武裝開辟寶應,建立地方政權。1942年9月,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粟裕委派一分區司令員劉先勝率部從江都經高郵到達寶應,來消滅韓德勤殘部。1943年冬,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到蘇北寶應地區駐訓休整,開展“冬防、冬學、冬耕”工作,利用冬閑訓練民兵,把農村廣大男女青壯年組織起來掃盲,學習政治、文化、明理識字,加強冬防,進行生產, 開展群眾性的抗日武裝斗爭。在駐訓期間,新四軍與當地群眾軍民同心,結下了深厚情誼。

      1944年,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油印小報《戰斗報》的主編、19歲的胡石言,向一營二連的通訊員、18歲的副班長徐金成約稿,徐金成向胡石言講了自己的心事。原來,一年前在寶應駐訓時,徐金成和房東的姑娘夏美英談上了戀愛,他把心上人稱為“長辮子姑娘”。胡石言問徐金成,兩個人有無約定,徐金成說:“我是要出發打仗的,保不定哪一仗吃一顆‘花生米’犧牲了呢,害她白等。”這段質樸的話語打動了胡石言,他記下了這個故事。1945年9月,徐金成在宜興丁蜀山戰役中不幸犧牲。胡石言曾托人到寶應尋找“長辮子二姑娘”,但因掌握情況太少,一直未能找到。

      “長辮子姑娘”夏美英兄妹七人,在姐妹中排行老二 。新四軍在蘇北寶應駐訓期間,夏美英負責組織婦女識字,部隊文化教員為她們講課,通過講、學、寫,使她們學到了不少革命道理。夏美英和莊上的姐妹們一起站崗、放哨、護理傷病員、納軍鞋、挑水、做飯、洗衣服等。1943年,夏美英萌發了參加新四軍的念頭。在黨組織的關心下,夏美英終于跨出家門,參加了新四軍。在她的帶動下,有幾位農村姑娘和她一道走上了前線。

      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國公映

      1950年,胡石言以徐金成和“長辮子姑娘”夏美英戀愛的故事為素材創作了中篇小說《柳堡的故事》。1950年3月,《柳堡的故事》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部隊中也廣為流傳,并得到了當時華東軍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胡石言在重病期間與黃宗江合作,四易其稿,寫出了《柳堡的故事》電影劇本。1956年春天,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組來到柳堡。導演把挑選女主人公“二妹子”這個角色的任務交給了胡石言等人。胡石言根據自己對柳堡少女形象特點的了解,從甜而壯實、早熟剛毅的要求出發,選擇了時年22歲的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演員陶玉玲扮演“二妹子”小英蓮。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國公映,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1992年10月,原柳堡鄉人民政府在鄭渡村建了一座“艷陽天大橋”,進一步傳承“柳堡二妹子”精神,弘揚擁軍報國的優良傳統。

      編輯:華麗

      審核:杜強? 王壟

      標簽: 寶應艷陽天大橋傳承二妹子精神 唱響新時代九九艷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