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環球快看點丨好吃信陽菜 憑啥香天下

      發稿時間:2023-05-17 09:25:47 來源: 大河網

      好喝信陽茶,好吃信陽菜。前不久,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開幕,首屆信陽菜美食文化周同時啟動,信陽市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康養美食地標城市”稱號,信陽菜香飄八方。近日,本報記者深入信陽,為你解開信陽菜“香天下”的密碼。

      生態好食材養生信陽菜

      “信陽地處南北地理分界線,被譽為‘北國江南、江南北國’,這里山好水好、氣候適宜、四季常綠,天然飼料來源豐富,是建設生態養殖場的好地方。”5月12日,談起當初的選擇,馮紹銀話語中滿是對信陽的熱愛。


      【資料圖】

      2009年,精通生豬養殖技術的馮紹銀,從商丘市柘城縣某涉農單位退休后,與合作伙伴利用幾個月時間跑遍了河南,最終選擇在信陽市平橋區蘭店街道雷寨村創辦河南麗群養殖有限公司。

      流轉丘陵山坡林地近400畝,取得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選用淮南黑豬與野豬雜交繁育仔豬,采用生態放養的方式養殖叢林豬,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群眾開展生態養殖,麗群公司很快成長為“農業產業化省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出產的‘叢林豬肉’具有瘦肉率高、蛋白質和亞油酸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熱量低的特點,口感上瘦而不柴、肥而不膩,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不少高檔酒店、信陽菜館的首選食材,生豬更是遠銷到湖南、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馮紹銀自豪地說。

      “食材好,食才好。”信陽市信陽菜工作專班專職副主任代軍坦言,信陽菜擁有生態食材上的天然優勢。

      信陽市依大別、臨長淮,森林覆蓋率高,河網縱橫、湖庫眾多,有“千湖之市”和“魚米之鄉”的美譽,食材不但豐富,而且大多純天然無公害。

      信陽市綠色食品行業協會高級顧問范開紅表示,信陽出產的淮南黑豬、麻鴨、老公雞、大白鵝、水庫魚、外塘甲魚、小龍蝦、菌菇、青蘿卜、泉水豆腐等綠色食材享譽省內外,全市已有85種農產品獲準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去年又新申報了73種。

      如今,信陽市已培育了南灣魚、固始雞、弱筋麥、小龍蝦、商城黑豬、潢川甲魚、光山麻鴨、信陽豆腐、新縣葛根粉等一批特色食材生產基地,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12萬畝,創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各1家,光山縣入圍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生態好食材,養生信陽菜。”代軍表示,信陽菜工作專班去年聯合市農業農村局,認定20家信陽菜優質食材基地,著力推動信陽優質食材做大做強,打造“食尚信陽、道地食材”品牌,助推信陽菜走向全國。

      搶跑預制菜廚房掀革命

      □本報記者胡巨成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宏冰

      在信陽預制菜行業,無論是產業規模、熱銷菜品還是市場銷量,河南固佳食品有限公司都可謂首屈一指。

      早在2014年,固始縣河南三高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就斥資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固佳食品,將鵝雜、雞肝、鴨掌、豬蹄等制作成熟食封裝后推向市場,成為信陽最早搶跑預制菜新賽道的“領頭羊”。

      “今年前4個月,銷售額已達5100萬元,是去年同期的近1.6倍。”5月14日,談起預制菜的銷售,固佳食品總經理劉楊話語中難掩興奮。

      從固始鵝塊到固始皮絲,從信陽燜罐肉、羅山大腸湯到淮濱面炕雞、商城筒鮮魚……品類齊全、即熱即食的預制菜品,幾乎囊括了信陽人耳熟能詳的名菜美食。

      為不斷拓展市場,做大做強信陽預制菜產業,在《河南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出臺后,固佳食品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力度,建設中央廚房,持續創新菜品,把諸多信陽招牌菜品做成即熱即食的預制菜,滿足無數身在千里之外、卻時時惦念信陽菜美味的“好食者”的需求。

      今年,固佳食品在接連推出老鴨湯、老母雞湯、豬肚雞、大手拉小手(豬蹄燉雞爪)等6款即熱即食預制菜新品的基礎上,著眼于滿足家庭品質生活需要和高端酒店飯店新鮮食材需求,選用固始雞、固始鵝、商城麻鴨、商城黑豬等優質食材,制作即烹預調信陽菜品和即配預制凈菜。

      預制菜的出現,無疑掀起了一場“廚房革命”。如今信陽預制菜產業涵蓋即食、即熱、即烹和即配等四種預制菜形態,將原始農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食材,通過工業化、標準化生產,預加工、預烹調、預包裝為成品或半成品,讓“廚房小白”秒變“美食大師”,也讓高端酒樓、飯店選用生鮮精品食材更加方便快捷。

      信陽漁味堂餐飲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優勢,成立了“漁味堂菜品研發品鑒中心”,與人合資建了中央廚房,注冊了“匠漁客”商標,推出的信陽“燉菜八大碗”“四大盆”預制菜產品廣受好評、供不應求。

      信陽市信美食品有限公司還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前店后廠的商業模式,在鄭州開設兩家信陽菜預制菜無廚師餐廳,開發了預制菜生產銷售的新場景、新IP。

      借助天然食材和信陽菜品牌優勢,信陽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固佳食品、信美食品、米歌食品、華英櫻桃谷食品、華宇食品、漁味堂餐飲、國兵漁業等代表性企業,紛紛建起中央廚房,加工生產信陽特色菜肴預制品和特色食材半成品,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將信陽美味送到千家萬戶。

      美食新地標添香古茶都

      前不久,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開幕,“美好生活·食尚信陽”首屆信陽菜美食文化周也同時啟幕。

      “當呂旅副市長從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孫曉春手中接過‘康養美食地標城市’榮譽牌匾高高舉過頭頂那一刻,我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5月14日,回想起讓信陽餐飲界所有人倍感自豪的那一刻,信陽漁味堂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權仍興奮不已。

      鄭權1990年跟著哥哥入行信陽餐飲業,已在業界打拼了33年。他創辦的“漁味堂”被評選為信陽10家“中華餐飲名店”之一。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信陽菜烹飪技藝及習俗世代傳承。近年來,信陽市大力推進名菜、名師、名店、名筵、名街、名城“六名工程”建設,為成功創建“康養美食地標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信陽菜文化研究和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楊明忠表示,通過持續擦亮信陽菜品牌,全市已培育信陽菜老字號品牌30多個,并以信陽和鄭州為主陣地,將信陽菜館逐步推廣至全國16省56市,其中,僅鄭州市的信陽菜館就有大約4000家;還在北京、深圳、開封、洛陽等城市認定掛牌“信陽養生菜”品牌示范店240余家。

      聊起信陽菜,信陽市信陽菜工作專班專職副主任代軍如數家珍:信陽菜發端于商,發展于秦至明清,成熟于民國,完善于20世紀80年代。受歷史上人口遷徙和不同的地域文化影響,信陽菜兼收并蓄,以民間菜為基礎,以宮廷菜和官府菜為重要來源,以新中國成立后信陽著名賓館、飯店創制的菜品為主體,以民族菜和外來菜為補充,融合各家之長,自成體系,進而成為豫菜的一面旗幟。

      至今,信陽市已培養出1678名中式烹調師、43名信陽烹飪名師、89名河南烹飪大師、18名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和5名注冊中國餐飲服務大師;茶香南灣魚、汗甲魚、毛尖蝦仁、面炕雞、板栗燜仔雞等12道菜品獲評“中國名菜”;曉輝菜館、瑞德豐酒店、天龍大酒店、德力酒樓等10家主營信陽菜的餐館、酒店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推出圓房酒喜筵、司馬光家筵、信陽茶筵等歷史文化筵席;成功打造小南門、羊山八處、好吃玖街、平橋名吃城、羊山里等諸多美食街區,成功創建“河南傳統餐飲歷史文化名城”“河南茶筵之鄉”“中國燉菜之鄉”和“康養美食地標城市”,信陽菜品牌叫響全國。

      記者手記

      調和“五味”烹出“食尚信陽”

      信陽菜何以香飄天下、遍地開花?記者走訪信陽菜工作專班、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負責人,大家一致認為,歷屆信陽市委、市政府持續集智聚力調和“五味”、烹制“美食”;政府、企業和眾多餐飲從業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添柴加火”,才使“信陽菜”鮮香撲鼻,成為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

      2000年,信陽市就由官方推動開始信陽菜文化和產業的研究、發掘工作,組織收集整理、編撰出版《中國信陽菜》系列圖書。

      2016年,信陽市委、市政府出臺1號文件,聚焦“信陽菜”推廣,成立高規格領導小組,設立專門的信陽菜推廣辦公室,推動信陽菜發展進入快車道。

      2021年9月,信陽市第六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實施“兩茶一菜”產業振興工程,推動信陽菜和信陽茶、信陽油茶等眾多特色品牌一起,構成信陽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發展特色的綠色產業。

      2022年,信陽市出臺加快信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信陽菜工作專班、信陽菜文化研究和產業發展促進會,聚力打造“食尚信陽、道地食材”公共品牌,推動建設優質生態食材基地,規劃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現代產業園區,啟動“康養美食地標城市”和“世界美食之都”創建工作,使信陽菜產業成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產業,持續為建設“兩個更好”示范區、美好生活目的地增色添香、提質增效。

      來源:河南日報 記者 胡巨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