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河南自然博物館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展覽,館長、講解員開講——
硨磲是什么?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
河南自然博物館館長徐莉開講硨磲,被孩子們團團圍住。
(資料圖片)
館長開講,記者的鞋頻頻被踩掉;年后開館,天天都是預約爆滿;全員到崗,各種展覽和活動人氣較旺。1月26日,農歷正月初五,河南自然博物館內,又迎來了人氣旺盛、人聲喧嚷的一天。每天5000人次預約,將館外的煙火氣也帶到了館內。春節期間雖然不能和家人一塊兒過年,但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卻收獲了另外一種過年方式,那就是和觀眾們在博物館內過大年。
【熱情】
館長現場開講
記者鞋被踩掉
上午10時30分,三樓礦物廳內,河南自然博物館館長徐莉正式開講。她的身后是硨磲(chēqú)雕刻作品,也是她此次講解的主題——硨磲,這種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
她的講解,迅速吸引了展館內觀眾的注意力。不一會兒,徐莉館長已經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在講解的過程中,她也時不時和觀眾互動著,就一些基礎問題向身邊的小朋友提問。
現場的觀眾,有的定睛側耳去聽,有的拿出手機全程錄像。一位家長告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說,她要把徐莉博士講解的內容全部錄制下來,回去了放給更多的小朋友看,科普給更多的人,讓大家了解硨磲這種古老的海洋生物。
礦物廳內,硨磲展區成為熱點區域。徐莉館長挪動一步,游客也跟著挪動一步。由于聽講的人太多,記者的鞋也多次被踩掉。
這是農歷兔年河南自然博物館開館運行的第三天。徐莉介紹說,其實年前每天的人流量就比較大。年后開館后,每天的預約都爆滿。作為春節期間對參觀群眾的特別奉獻,今年他們推出了硨磲展。這是社會人士捐贈給河南自然博物館的,標本非常完整,有原生的,也有雕刻的,她可以借此向觀眾普及海洋古生物、生物多樣性等知識。
從10時30分到11時,半個小時時間,徐莉館長一直在給現場的觀眾進行硨磲這種海洋生物的科普。她也希望通過她的講解和帶動,現場的孩子和家長們能夠更多地關注海洋生物、關注地球生物多樣性,這樣科普的目的也就基本達到了。
【服務】
觀眾的歡聲笑語
感染了提供服務的他們
當天上午8時30分,還沒到開館時候,河南自然博物館外已經排起了長隊。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匯聚到入館通道內,等待著正式開館。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注意到,不少游客是乘著外地牌照的汽車前來。還有的游客到來之后才發現,當天已經預約滿額,現場的保安指著門口的提示牌告訴他們,“票已約完,請約明日”。
正月初三正式開館后,河南自然博物館博物展覽部主任李杰,每天都感受到游客帶來的熱情。“我們看到,煙火氣又回來了,觀眾滿懷熱情地進來參觀,能感受到他們非常喜悅的心情。”他說,大家的狀態是完全放松的,這樣的氛圍,也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感到開心。
其實,李杰從大年三十就一直在博物館內值班。為了保證河南自然博物館正月初三能正常開館,他們做了不少開放的準備工作,包括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安全設施的檢查,展館的消殺等工作。和他一起值班的,有保安保潔,也有運行部的同事,大概有二十人,他說。
“年后正式開館后,每天限量是5000人次,門票預約非常緊張,當天基本約不到。”李杰說,河南自然博物館也為廣大游客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展覽。看到館內很多孩子喜悅的眼神和開心的情緒,他們也頗受感染。在這樣特別的時間段,和大家在博物館內過春節,李杰認為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博物展覽部講解員牛瑛琦也是同樣的感受。年后正式開館后,她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從中牟出發,來到河南自然博物館,開始一天的工作。
牛瑛琦說,館內觀眾數量比較多,各項服務都要跟上,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從正月初三開始,他們是全員上崗。
雖然春節不能陪在家人身邊,但是為館內的觀眾提供講解服務,也是一種別樣的過年方式。牛瑛琦笑著說,讓更多觀眾在春節期間有一個好的游樂場所和科普場所,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她并不感到辛苦。
【計劃】
科普是雙向的奔赴
將打造專家級科普講解隊伍
在牛瑛琦看來,博物館講解是雙向配合的過程。他們要做的是輸出內容,同時也需要觀眾給他們反饋。
“每次講解完,觀眾們都能給我鼓勵和贊美,有時觀眾的一句贊,就會讓我感到暖心。”牛瑛琦說,這也給她工作賦予了價值,讓她更有動力去做好每一次講解。
牛瑛琦是河南自然博物館最近幾年新晉的講解員之一,目前已能夠勝任館內的講解和直播活動了。徐莉館長說,講解員是對外傳播科學的使者,新晉的講解員,目前都能起到頂梁柱的作用了。
下一步,他們也將打造專家級的科普講解隊伍。河南自然博物館內有全國自然資源首席科普專家,有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未來他們還將引進更多的年輕博士、碩士,充實到他們的專家隊伍中去。與此同時,河南自然博物館還會邀請科學界有影響力的大咖,到博物館內進行線下的科普講座,提高科普的水平和影響。
她說,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對科學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河南科普十條的深入實施,河南自然博物館未來將在科普教育上多下功夫,從館內到館外,與學校結合,打造科普課堂。
另外,他們還將做社區科普,到商場去,到學校去,到貧困鄉村去。徐莉館長說,這是全民科學素質教育的要求,實現科普全覆蓋的過程中,他們要起到引領作用。
【現狀】
每天限量五千人次
開設綠色通道
在現場采訪過程中,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到,年后開館后,河南自然博物館幾乎是天天預約爆滿的狀態。
對此,李杰說,目前每天限量是5000人次,建議大家盡量提前一天或兩天預約,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美團預約門票。他們針對入館時間劃分了三個時間段,分別為上午9時至11時,上午11時至下午2時,下午2時到4時,盡量保證在館內參觀人數的均衡。這樣一來,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參觀的體驗都會更好一些。
他們也開設了綠色通道,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醫護人員,可以憑有效工作證明入館,老人可憑身份證入館。
標簽:
- 春節期間 河南自然博物館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展覽 天天微速訊
- 月底晴朗多風一路向暖 2月初河南天氣大反轉|天天播報
- 一條龍舞動大產業 ——重慶銅梁非遺龍舞傳承發展觀察
- 每日視訊:湖南常德“真金白銀”激活旅游市場
- 全球觀天下!湖北黃石有軌電車通車
- 佳節賞霧凇
- 環球即時:鄭州機場兔年春節黃金周發送旅客近40萬人次
- 春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
- 四川17萬公安民輔警堅守崗位守護平安春節
- 山西474家企業上榜創新型中小企業 環球熱文
- 社融存量增速有望觸底反彈 一季度會“降息”嗎?
- 泰興文化博覽中心,它由博物館、名人館和規劃館組成,號稱三館|世界聚看點
- 加速融入生活,春節假期5G日均流量同比增六成 全球熱訊
- 《觀復貓兔年說》初七說點兒可愛的 天天要聞
- 著名翻譯家楊苡逝世,享年103歲_實時焦點
- 陳宇教授再談《滿江紅》-天天消息
- 他從航海造船轉學天文,讓“北京時間”響徹祖國大地!
- 口味新、品種全,京城老字號元宵提前上架了!
- OTA數據:春節期間中國游客走得更長更遠|全球熱點
- 鄉村旅游應破解千村一面 亮點頻現仍暴露問題
- 數據:成都上海廣州三城市成今年春節最熱門-環球資訊
- 文旅部:春節國內游恢復至疫前同期88.6%_環球觀天下
- 環球短訊!醫生支招“陽康”人群科學運動
- 殘疾人樂享冰雪之趣 天天快資訊
- 稅務總局:假期消費平穩增長 出行旅游恢復快
- 張秀先:為腦癱孫兒撐起一片晴空的“母親奶奶”
- 蔬菜科研新進展:大白菜育種可遠緣雜交-天天熱點評
- 幸福清單,讓困難群眾明明白白享受各項補貼
- 《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科學家們這樣說…… 焦點精選
- 三支中國殘疾人國家隊開啟殘奧備戰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