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國家記憶
改變我們生活的“北京時間”
是怎么來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與一個人的付出密不可分
他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老師
為天文事業奮斗70載
他參與創建我國天體物理學科
主編《十萬個為什么》(天文卷)
……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射電天文學領域奠基人
王綬琯
王綬琯帶動了
中國天文學界的跨越式發展
更為國家發現和培養了
無數科學人才
2021年1月28日
王綬琯院士辭世
享年98歲
今天
讓我們一起回顧
王綬琯的傳奇一生
01
1923年
王綬琯出生于福建福州
13歲時
他參加馬尾海軍學校的考試
后被錄取
圖:馬尾海軍學校
初學航海
王綬琯本想做個海員
馳騁海疆 保家衛國
后因眼睛近視改學造船
1945年
22歲的王綬琯到
英國皇家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修
主攻航空母艦設計
學院隔壁就是著名的
格林尼治天文臺
漫天繁星激發了他對天文學的向往
圖:王綬琯在英國皇家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修
畢業之際
王綬琯面臨一個重大的人生選擇
是繼續學習本專業
還是轉學天文學?
圖:王綬琯(中)在倫敦求學
27歲那年
王綬琯下定決心
放棄苦學14年的航海和造船技術
改學天文學
擁抱自己真正的夢想
1950年
王綬琯從英國皇家海軍學院造船系
轉入倫敦大學天文臺
開始了畢生探尋天文學的研究之路
02
有人說
王綬琯是個“觀測星星的人”
1953年回國后
他參與創建我國天體物理學科
先后就職于紫金山天文臺
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及北京天文臺等
1955年
王綬琯受命到上海承擔
“提高時間信號精確度”的任務
他和同事們用一年多的時間
改進了測時、授時、播時的技術
將中國的授時精度提高到
百分之一秒
自此
“北京時間”響徹祖國大地
上世紀80年代后期
王綬琯和蘇定強共同提出
并設計攻關項目“大天區面積
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
突破了光學天文望遠鏡大視場
和大口徑不能兼備的瓶頸
大型光學望遠鏡LAMOST
由我國自主設計
多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在國際天文界至今倍受矚目
1993年10月
紫金山天文臺將第3171號小行星
譽名為“王綬琯星”
03
錢學森曾在多個場合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
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
這正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王綬琯致力于科研
也重視人才培養
他積極參與破題
付諸行動
主編了一系列科普著作
王綬琯曾說:
“科學普及了
才能讓更多孩子受益”
1999年起
王綬琯倡議并聯合
數十位著名科學家發起成立了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
如今
俱樂部的一些早期會員已成為
國際科學前沿領軍人物
圖:王綬琯參加“大手拉小手”活動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就是
王綬琯的學生之一
南仁東組織建造了
全世界最大 最靈敏的
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圖:中國天眼(FAST)
王綬琯90多歲高齡時
哪怕躺在病床上
仍有操不完的心
他曾說:
“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要從中學生抓起”
“百年樹人,要一直做下去”
……
“我們盡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
讓科學之樹枝繁葉茂”
這是王綬琯一生為之努力的事業
致敬!
- 他從航海造船轉學天文,讓“北京時間”響徹祖國大地!
- 口味新、品種全,京城老字號元宵提前上架了!
- OTA數據:春節期間中國游客走得更長更遠|全球熱點
- 鄉村旅游應破解千村一面 亮點頻現仍暴露問題
- 數據:成都上海廣州三城市成今年春節最熱門-環球資訊
- 文旅部:春節國內游恢復至疫前同期88.6%_環球觀天下
- 環球短訊!醫生支招“陽康”人群科學運動
- 殘疾人樂享冰雪之趣 天天快資訊
- 稅務總局:假期消費平穩增長 出行旅游恢復快
- 張秀先:為腦癱孫兒撐起一片晴空的“母親奶奶”
- 蔬菜科研新進展:大白菜育種可遠緣雜交-天天熱點評
- 幸福清單,讓困難群眾明明白白享受各項補貼
- 《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科學家們這樣說…… 焦點精選
- 三支中國殘疾人國家隊開啟殘奧備戰新階段
- 春節堅守崗位 奮斗創造幸福_世界滾動
- 怎么吃油更健康?要牢記這四點!
- 世界速遞!“江蘇醫惠保1號”參保人數已突破480萬 醫保個賬可支付、投保只剩最后3天
- 最新消息:數字人民幣引領消費潮 新春增添新年味兒
- 當前焦點!讓社區成為創業就業第一站
- 天天速讀:北海通報“4個菜1500元”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 經濟日報刊文:力促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世界熱門
- 環球微動態丨大年初七,開工大吉!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發生3.0級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_天天觀察
- 補番日記9:強殖裝甲凱普
- 熱訊:原神 無題 - 一akeng的插畫 初六【12P】
- 遼寧阜新首批“春風行動”助力農民工返崗就業
- 廣西北海通報“4個菜1500塊”案處罰結果
- 踩著腳印去“追風”:一部電視劇,喚醒一座城
- 觀察:廣西北海通報“4個菜1500塊”調查處理情況
- 焦點!春節假期3.08億人次國內旅游 營收同比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