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信貸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的背景下,盡管居民信貸持續低迷,但市場對2023年信貸開門紅預期依舊較強,在去年末跌至9.6%的社融存量增速也有望觸底反彈。
在2023寬信用的政策目標下,隨著1月出爐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連續第5個月保持不變,市場對下一步降息空間存在不同預期。
(資料圖)
社融增速有望觸底反彈
盡管2022年12月金融數據總量偏弱,但是企業端信貸表現亮眼,市場預期2023年信貸融資有望持續發力。
瑞銀證券預計,2023年信貸增速小幅上升。
該機構指出,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定調,預計政府或會繼續推升信貸穩增長,包括加大對基建項目、小微企業、創新和綠色經濟的信貸支持。就房地產而言,監管已出臺多種政策措施加大對房地產開發商和“爛尾樓”項目的融資和信貸支持,并可能進一步放松房地產信貸提振房地產需求。朝前看,該機構認為房地產相關的信貸需求可能有所改善,基建和制造業相關的信貸需求可能溫和放緩,隨著中國經濟快速重啟,今年消費有望反彈,帶動相關信貸需求好轉。瑞銀同時預計,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限額會小幅擴大。因此,2023年信貸穩健增長9.8%-10%左右,略高于2022年的9.5%增速。
國信證券則認為,金融數據“拐點”將至。該機構指出,伴隨經濟從“強預期”向“強現實”轉換和今年財政“加力提效”,信貸融資有望持續發力,直接融資和政府債券貢獻也將逐步轉正。此外,“寬信用”政策力度持續加碼,在1月10日召開的信貸工作座談會上,央行要求信貸投放“適度靠前發力”,并通過“資產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和“預期提升”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
安信證券同樣認為,社融底部或已顯現。
該機構指出,結合1月7日郭樹清訪談記錄及1月10日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預計2023年一季度信貸工作重點仍在于政策性金融工具發力、支持房企融資需求、擴大居民消費。當前疫情沖擊高峰已過,房地產融資與基建政策加快落地,且近期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正加快啟動發行,并且額度較去年有所增加,社融增速有望觸底反彈。
LPR調降空間幾何
備受關注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1月均按兵不動,引發了市場對接下來降息空間的討論。
招商證券認為,當前調降MLF的必要性進一步提高。調降MLF后,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空間將被打開,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才會有實質性釋放。
該機構判斷,MLF調降或于一季度內落地,LPR報價也將伴隨調降,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從央行降息邏輯來看,降息的兩個出發點尚未變化:一是需求疲弱背景下,降息有助于擴張信貸需求。央行2022年四季度調查問卷反映,制造業、房地產等行業的貸款需求指數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說明進一步降息刺激仍有空間。二是復蘇前景不明條件下,降息有利于凝聚共識、提振市場信心。
東方金誠也認為,2023年1月MLF利率和LPR報價持穩不會影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勢頭,預計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將續創歷史新低,新發放個人消費貸款和居民房貸利率也有望延續小幅下行勢頭。為支持樓市盡快企穩回暖,短期內5年期LPR報價有下調空間。該機構判斷一季度余下的兩個月,5年期以上LPR報價仍有可能下調0.1個百分點。這將有助于推動樓市在年中前后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
不過,市場也有不同判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后,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被實質性取消,短期LPR調降的必要性降低。考慮到房貸利率報價由LPR加點形成,隨著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被實質性取消,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成本將被有效降低。2022年的三輪LPR報價下調中,5月和8月的兩輪均實現了5年期調整幅度大于1年期的非對稱下調,可見調降LPR的政策目標更多是刺激居民購房、購車中長貸需求的回升;隨著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居民購房成本或已得到實質性降低,穩健的政策基調下LPR調降的必要性降低。
不過,明明也指出,從全年寬信用、降成本目標的視角來看,居民端預期不穩而融資需求結構偏弱的局面尚未扭轉,而海外加息周期放緩后我國寬貨幣外部制約緩解,疊加央行在近期會議中對金融支持實體表述積極,不排除年內后續時段MLF降息等寬貨幣發力下LPR存在下調空間的可能性。
中銀證券則認為,全面MLF降息或難有效解決當前寬信用的“痛點”。對利率敏感的一般工商企業融資增速已相對較快,繼續降息的邊際效果遞減;涉及房地產投、融資的轉暖則主要依賴樓市銷售端的改善。隨著央行和銀保監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房貸利率向下彈性增加,具有強化樓市企穩的效果。但平均房貸利率繼續下行或進一步壓縮商業銀行凈息差。房貸利率有下調空間,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市場主體融資成本下降。
(責任編輯:易薇)標簽:
- 四川17萬公安民輔警堅守崗位守護平安春節
- 山西474家企業上榜創新型中小企業 環球熱文
- 社融存量增速有望觸底反彈 一季度會“降息”嗎?
- 泰興文化博覽中心,它由博物館、名人館和規劃館組成,號稱三館|世界聚看點
- 加速融入生活,春節假期5G日均流量同比增六成 全球熱訊
- 《觀復貓兔年說》初七說點兒可愛的 天天要聞
- 著名翻譯家楊苡逝世,享年103歲_實時焦點
- 陳宇教授再談《滿江紅》-天天消息
- 他從航海造船轉學天文,讓“北京時間”響徹祖國大地!
- 口味新、品種全,京城老字號元宵提前上架了!
- OTA數據:春節期間中國游客走得更長更遠|全球熱點
- 鄉村旅游應破解千村一面 亮點頻現仍暴露問題
- 數據:成都上海廣州三城市成今年春節最熱門-環球資訊
- 文旅部:春節國內游恢復至疫前同期88.6%_環球觀天下
- 環球短訊!醫生支招“陽康”人群科學運動
- 殘疾人樂享冰雪之趣 天天快資訊
- 稅務總局:假期消費平穩增長 出行旅游恢復快
- 張秀先:為腦癱孫兒撐起一片晴空的“母親奶奶”
- 蔬菜科研新進展:大白菜育種可遠緣雜交-天天熱點評
- 幸福清單,讓困難群眾明明白白享受各項補貼
- 《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科學家們這樣說…… 焦點精選
- 三支中國殘疾人國家隊開啟殘奧備戰新階段
- 春節堅守崗位 奮斗創造幸福_世界滾動
- 怎么吃油更健康?要牢記這四點!
- 世界速遞!“江蘇醫惠保1號”參保人數已突破480萬 醫保個賬可支付、投保只剩最后3天
- 最新消息:數字人民幣引領消費潮 新春增添新年味兒
- 當前焦點!讓社區成為創業就業第一站
- 天天速讀:北海通報“4個菜1500元”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 經濟日報刊文:力促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世界熱門
- 環球微動態丨大年初七,開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