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中國科技實力落后的原因有哪些?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什么時候提出的?

      發稿時間:2022-11-14 15:53:53 來源: 民企網

      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

      1、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

      2、它于1972年首次提出。

      3、意思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4、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5、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一個國家可持續的綜合國力。

      6、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和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綜合體現。

      7、考察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意義上的綜合國力,不僅要分析該國當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能力,還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趨勢。

      8、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研究是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念、條件、機制和準則,全面考察和分析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各要素之間的比較關系及其對綜合國力的影響,系統分析和評價綜合國力及各構成要素的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并找出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實施方案,從而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

      9、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來衡量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的競爭統一在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框架內,從而滿足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需要。

      10、必須從概念、功能、評價標準等方面全面重新認識綜合國力。

      科教興國意義和價值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一,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起第一位變革作用。第二,科學技術在生產力諸要素中是主要的推動力量。第三,現代科學使管理日趨現代化、科學化。第四,高科技在知識經濟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

      2、科教興國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

      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

      22年來,科教興國戰略結出的累累碩果正在反哺中國經濟,今天的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創新勇氣、創新能力、創新速度將最新科學技術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中國經濟向著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方向發展。

      中國科技實力落后的原因

      其一,中國科技人員總數1860萬人,排在世界前列,但每百萬人口中從事研究和開發的科學家、工程師不足500人,與印度、巴西等主要發展中國家相差無幾,而韓國、新加坡均在1000人以上,美、日、英、德均在2000人以上。

      其二,科技投入低。1994年,中國研究與開發總經費為196億元,合22.53億美元,僅為美國的1607.5億美元的1/71,為日本的1/29,德國的1/16,法國的1/11,韓國的1/24;還低于中國臺灣省(25.4億美元)和印度(23.27億美元)。

      其三,中國發表的科技論文在國際上排在12位上下。每年僅有3萬多件專利問世,而發達國家則多達數10萬件。作為科研創新基礎的儀器設備已嚴重老化,實驗裝備水平停留在70、80年代水平。中科院有53個所沒有得到任何儀器更新的支持。

      可持續發展的五大內涵

      1、突出發展的主題,發展與經濟增長有根本區別,發展是集社會、科技、文化、環境等多項因素于一體的完整現象,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剝奪的發展權利;

      2、發展的可持續性,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

      3、人與人關系的公平性,當代人在發展與消費時應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樣的發展機會,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當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

      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

      當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已經發展威脅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會問題,人類所面臨的新的全球性和廣域性環境問題主要有三類:一是全球性廣域性的環境污染,二是大面積的生態破壞,三是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件。目前,發達國家當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環境污染,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環境破壞,而在我國,則同時存在著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這兩類環境問題。

      1、環境破壞問題

      (1)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

      (2)土地荒漠化加劇

      (3)耕地減少,土壤質量下降

      (4)植被覆蓋下降

      (5)野生及珍稀物種瀕危

      2、環境污染問題

      (1)鄉鎮工業環境污染迅速蔓延

      (2)農業化學物質污染形勢嚴峻

      (3)整體環境污染不斷加劇

      標簽: 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 科教興國意義和價值 可持續發展的五大內涵 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