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有哪些?

      發稿時間:2022-10-31 15:28:23 來源: 華訊網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增進雙方了解,探明路線。增進漢王朝同西域的聯系,張騫出使西域豐富了地理知識,擴大了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我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人,西漢外交家、探險家,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東方的哥倫布”。

      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

      公元前139年,張騫率領100余人從隴西出發,向西域進發。在西行途中,被匈奴俘獲,被扣留10年。后來匈奴內亂,張騫得機脫身,西至大宛。

      當時大月氏已臣服于匈奴,無復仇之意,聯合事不得要領,張騫居歲余而歸。在歸途中經過羌中,又被匈奴俘獲,扣留了一年多,其后張騫乘匈奴內亂回到長安。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什么?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苜蓿、芝麻、蠶豆、核桃、葡萄、石榴等物,除此之外他還帶回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將所去之地的位置、特產、兵力等事都一一向漢武帝說明,并被保存了下來。

      張騫出使西域是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會學的故事,盡管張騫最初是出于軍事目的而出使西域,并且最后這一事件都沒有達成最初的目的,但它卻對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了非常大的貢獻。

      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原與西域第一次文化交融,他豐富了漢族人民的生活,他也通過這次出使西域帶回了他們的苜蓿、芝麻、蠶豆、核桃、葡萄、石榴等物回到中原并在中原栽培。

      張騫出使西域回來之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悉數都報告給了漢武帝,將所去之地的位置、特產、兵力等事都一一說明,這個內容基本在《史記·大宛傳》中保存了下來。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以及結果

      1.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

      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意義:了解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

      2.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目的:與西域各國進行友好政治經濟交往.

      3.西域都護的設立:公元前60年(標志著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是一次以軍事行動為主的區域聯合對外聯合行動,取得的成果有:一、皇帝得到了西域各國諸侯的支持和信任。三年聯合行動持續的時間中,燕王不斷增援,直至敵國不聽調遣,始終不死心。在分列張騫與各國聯合行動取得有力軍事支持時,管仲和商鞅主動謀劃而成,三年聯合行動的后續將較為順利,有利于突破西域諸國之間的內部糾葛,爭取更多的區域經濟和人才合作伙伴。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當時,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個著名的“行國”,40萬人。他們曾居住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被匈奴一再打敗后,剛遷到這里不久,并且習慣了這里的生活,不愿意再次打仗了。匈奴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因此,大月氏與匈奴是“世敵”。所以,張騫出使西域并沒有完成本身任務。

      漢朝日趨強盛后,計劃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系,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開征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隨時可能被選授重任。

      標簽: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 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什么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以及結果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