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廉頗和藺相如是幾年出生的?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發稿時間:2022-10-27 14:34:55 來源: 民企網

      藺相如的資料

      藺相如,男,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個事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

      藺相如原為宦者令繆賢的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愿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于完璧歸趙。公元前279年,秦王與趙王相會于澠池(今河南澠池西),他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為上卿,居官于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并揚言要羞辱相如。藺相如為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回避忍讓。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善自謙抑的精神感動了廉頗,于是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點

      從《完璧歸趙》中可以看出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是不畏強權,精忠報國,聲明大義;而在《澠池之會》中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是機智勇敢,臨危不亂。司馬貞評價藺相如說:“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

      廉頗是戰國時期哪國人?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因驍勇善戰而聞名,后人將廉頗稱為戰國末年四大名將之一。廉頗早年受到趙惠文王的賞識,立下了戰功赫赫;后來,廉頗因受到朝廷奸臣的排擠,輾轉到了魏國,因在魏國沒有受到重用,被楚國君主邀請至楚國作為將領,最后在楚國壽春去世。

      廉頗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就是趙惠文王時期,廉頗在作戰方面有很高的天賦,趙惠文王任命廉頗為趙國將領,趙惠文王登基不久,齊國和秦國的勢力最為強大。秦國想要吞并其它諸侯國,秦王多次進攻趙國,趙惠文王派遣廉頗前去迎敵,廉頗英勇好戰屢次擊敗秦軍。后來,趙國、韓國、燕國、魏國共同討伐齊國,齊國敗于四國軍隊之下。后來,廉頗率領趙國進攻齊國,攻取齊國陽晉領地。趙惠文王很是開心,將廉頗封為上卿,以示夸贊。

      經過負荊請罪事件,廉頗和藺相如十分交好。廉頗意識到不能以自己狹隘的利益來損害國家的利益,倆人達成一致的意見,為壯大趙國的實力共同努力。廉頗將軍隊訓練的整齊有素,戰斗力也十分強大。秦國意識到趙國有廉頗和藺相如坐鎮,不敢貿然進攻。廉頗為保護趙國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趙惠文王去世后,廉頗在仕途上就走了下坡路。在趙悼襄王時期,廉頗被奸臣所陷害,趙悼襄王聽取奸臣的一面之詞,將廉頗的職務進行罷免。廉頗失意后,投靠他國,最后廉頗享年85歲,在楚國壽春去世。

      廉頗和藺相如是幾年出生的?

      廉頗和藺相如是戰國時期的人。

      廉頗藺相如是什么之交?

      藺相如和廉頗是刎頸之交。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在描寫廉頗請罪于藺相如時的情況,用到“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這兩句話,后人就引用“刎頸之交”,來說明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原文: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標簽: 藺相如的資料 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點 廉頗是戰國時期哪國人 廉頗和藺相如是幾年出生的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