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guān) | 科技 | 熱點 |
      天天微資訊!在云南邊地,遇見多彩民族風情(圖)

      發(fā)稿時間:2022-12-02 16:08:32 來源: 中國網(wǎng)旅游

      點睛】在現(xiàn)場親耳聽到猶如天籟的音樂,看到靈動炫美的舞姿,直叫人感慨:這樣優(yōu)美的藝術(shù)形式的確值得我們貢獻一份力,讓它們走出土司府邸,在更大的舞臺上持續(xù)綻放。

      11月,由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的宣傳片拍攝團隊來到中國旅游集團定點幫扶的云南省西盟縣、孟連縣,展開了細致全面的采風工作。在拍攝途中,一行人感受著兩地多彩的民族風情、悠久的非遺文化,深切地體會著“文化是魂、旅游是載體”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讓更多人看到西盟與孟連的文化魅力。

      唱響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


      (資料圖片)

      對于西盟縣最初的印象,來自于膾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歌中唱著“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將西盟縣佤族人民的生活圖景活靈活現(xiàn)地吟誦出來。這一存在于腦海里的想象,在西盟縣勐卡鎮(zhèn)馬散村永俄寨得到了印證。在這座邊境佤族村寨里,一行人領(lǐng)略了佤族獨弦琴動人的音色、木鼓激昂的節(jié)奏,還有佤族村民們即興唱出的迎客歌謠。

      實際上,早在2017年,中國旅游集團便無償投入資金230萬元,幫扶西盟縣《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劇目創(chuàng)作,將眼前這般美好的場景搬上音樂劇的舞臺。該短短兩個小時的劇情集真實與藝術(shù)于一體,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展示了佤族特有的民族特色與魅力。如今,音樂劇先后在北京、昆明、普洱等地成功演出,于各地唱響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大力提升了西盟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阿佤人對音樂與生俱來的天賦,讓他們在佤山深處,以一種別樣的浪漫形式記錄歡騰暢快的生活,傳承先祖與后人的對話。如此獨特的民族文化,應(yīng)該被更多人認識和欣賞。2021年,中旅免稅代表中國旅游集團投入幫扶資金302萬元支持西盟縣建設(shè)民族文化傳習所,開展少數(shù)民族文化歌舞、非遺傳承等培訓,便是助力當?shù)厣贁?shù)民族文化走出大山的重要力量。

      走出土司府邸的宮廷古樂

      如果說西盟佤族的音樂與歌舞讓人們看到邊地少數(shù)民族熱烈奔放的一面,孟連宣撫司署里上演的禮儀樂舞、傣族架子孔雀舞等表演,則讓人感受到當?shù)孛褡逦幕瘻赝袂妍惖牧硪幻妗P麚崴臼鹗侨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孟連縣唯一3A級景區(qū),具有600多年的歷史,融漢、傣建筑藝術(shù)為一體,具有極高的建筑藝術(shù)價值。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攝制組來到宣撫司,只見一名老者席地而坐,身前正是傣族特有的鋼片琴,身旁禮儀樂舞隊已換上慶典服飾。作為一種古老的演出形式,宣撫禮儀樂舞是從傣族民間傳進土司府的歌舞藝術(shù)。當老者奏響手中鋼片琴時,清脆響亮的聲音瞬間化作莊重大氣的舞臺布景,舞者們伴著節(jié)奏翩翩起舞,先后展示了長指甲舞、孔雀舞等特色舞蹈。這一充滿儀式感的演出在當?shù)匾蚜鱾鹘?00年,以前只有在孟連傣族土司的重要慶典和節(jié)日活動上才能一睹其真容。

      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中國旅游集團便結(jié)合非遺文化傳承投入資金392.77萬元對宣撫司開展幫扶工作。并于2021年6月助力孟連宣撫司禮儀樂舞,傣族白象、馬鹿舞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實現(xiàn)孟連縣國家級非遺項目“零突破”,如今這項演出已經(jīng)成為孟連的一張文化名片。

      在現(xiàn)場親耳聽到猶如天籟的音樂,看到靈動炫美的舞姿,直叫人感慨:這樣優(yōu)美的藝術(shù)形式的確值得我們貢獻一份力,讓它們走出土司府邸,在更大的舞臺上持續(xù)綻放。

      (伍策 向可卿 圖文由北京《旅行家》雜志社有限公司授權(quán)提供)

      標簽: 少數(shù)民族 藝術(shù)形式 投入資金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