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指的是哪些方面?合同相對性的例外分析

      發稿時間:2023-06-29 11:00:23 來源: 法制法律網

      一、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是什么

      對于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1、主體的相對性。即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

      具體的說,由于合同關系是僅在特定人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因此只有合同關系當事人之間才能相互提出請求,非合同關系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出訴訟。另外,合同一方當事人只能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和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合同無關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及訴訟。

      2、內容的相對性。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規定以外,只有合同當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規定的權利,并承擔該合同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更不負擔合同中規定的義務。在雙方合同中,還表現為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權利義務相互對應,互為因果,呈現出對流狀態,權利人的權利須依賴于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

      從合同內容的相對性可以引申出幾個具體規則。一是合同賦予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原則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規定由當事人承擔的義務,一般也不能對第三人產生拘束力。二是合同當事人無權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三是合同權利與義務主要對合同當事人產生約束力,法律的特殊規定即為合同的相對性原則的例外。

      3、責任的相對性。即指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關系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關系以外的人不負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也不對其承擔違約責任。

      二、違反合同的責任的相對性的內容

      第一,違約當事人應對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違約后果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將責任推卸給他人。

      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債務不能履行的情況下,債務人仍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債務人在承擔違約責任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債務人為第三人的行為負責,既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體現,也是保護債權人利益所必須的。

      第三,債務人只能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應向國家或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三、合同相對性的例外

      原則上,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所有合同均適用合同相對性。但也存在一些合同由法律規定的突破合同相對性的情形:

      1、合同保全。即合同法規定的債權人的代位權和債權人的撤銷權;

      2、買賣不破租賃。

      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分包人連帶責任。

      4、非法轉包、違法分包情形下,發包人對實際施工人的責任。

      5、單式聯運合同。兩個以上承運人以同一運輸方式聯運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應當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損失發生在某一運輸區段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和該區段的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

      6、旅游合同。以單位、家庭等集體形式與旅游經營者訂立旅游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除集體以合同一方當事人名義起訴外,旅游者個人提起旅游合同糾紛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不受合同相對性的限制。

      8、第三者責任商業險。《保險法》第65條規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標簽: 合同的相對性原則 合同相對性的例外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