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廢棄涼亭變身“暖心亭”

      發稿時間:2023-08-09 08:52:31 來源: 北京西城

      對于居住生活在同一個社區里的老年人來說,能夠在一起曬曬太陽、嘮嘮家常,可以說是生活中最愜意的事兒。近日,廣內街道西便門東里社區的居民感受到了來自家門口的“微幸福”。原來位于7號樓前堆滿雜物的涼亭通過“微改造”煥然一新,不僅提升了小區顏值,更暖了居民們的心窩。

      “微改造”傳遞“微幸福”


      (資料圖)

      西便門東里社區

      近日,記者來到西便門東里社區的涼亭看到,整潔明亮的柱子外立面,新增了防腐木護欄、木桌、躺椅,還有新鋪設的涼席坐墊……幾位老年人聚在這里納涼閑談,好不愜意。

      “之前,每次買完菜走回家,在小區內想休息的時候,涼亭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居住在7號樓的孫阿姨說道。因涼亭位置相對隱蔽,此前居民經常把生活垃圾、廢舊物品堆放在涼亭邊,不僅影響小區環境,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長此以往,靜謐雅致的涼亭呈現出廢棄狀態。

      為提高居民的公共環境衛生意識,為居民打造一個美好舒適的休息環境,今年5月,社區以“清潔家園·美化東里”活動為契機,開展清潔整治活動。社區工作者聯合各樓門長,對涼亭內存放的自行車進行梳理和登記,并聯系相關車主,清理無主車輛。此外,社區積極聯系對接西城區住建委團支部,相關部門快速響應,帶領10余名干部聯合社區社工和物業工作人員,一同清理打掃社區涼亭,不到一周時間共清理出生活垃圾3桶,無主廢舊自行車6輛。

      如今走進涼亭,經常有居民圍坐在這里嘮嗑納涼,“這個涼亭在沒修整之前,周邊雜草叢生,沒想到經過改造變得這么美,瞬間成了小區里的一道風景,大伙兒都搶著來這里納涼。”在這里住了30多年的李大爺說。

      共“扮”家園

      居民共享治理成果

      西便門東里社區

      西便門東里社區共2518名居民,其中老年人791名。涼亭“重見天日”,煥然一新的變化也激發了許多老年居民出門的意愿。“這塊兒地方來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一些熱心的居民和黨員還拿來了自己家中的物品裝點涼亭。”社區服務站站長龐秀花說道。

      記者看到,居民帶過來的物品有綠植、長凳、魚缸……住在5號樓的熱心居民還將自家鐘表拿了出來,“我們小區里的老人多,大家下樓乘涼有時不愛帶手機,聊天時又害怕錯過時間,這個鐘表正好能派上用場。”一位居民說道。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天氣晴朗時,早上五點就有人在這里喝茶了,晚上八九點還有人過來乘涼。此外,居民還在涼亭內部的木質柱子上、長椅邊設計了“便民角”,將剪刀、雞毛撣子、鉗子等日常工具通過環保膠和鑰匙鏈固定在上面,做成簡易便民工具。為了規范取用流程,他們還制定了文明使用公約,“在涼亭修整初期,大伙兒只是想把衛生死角清掃干凈。但隨著工作的深入,居民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空間改造的創意也越來越多,涼亭才逐漸有了今天的模樣”。

      未來,西便門東里社區將積極發揮居民自治作用,號召居民積極參與涼亭后續環境維護。社區黨委書記張毅表示,通過“小修小補”的“微更新”代替“大拆大建”,通過“小而美”的精細化改造重新煥發小區的生機和活力,能更好地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此次的涼亭提升行動,增強了居民對社區公共環境治理的意識,動員居民一同參與社區營造,極大程度提升了居民的凝聚力。

      文字:邰紹峰

      圖片:姜灝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