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解放軍以前為什么叫紅軍?新中國四大戰役是哪四個?

      發稿時間:2022-10-21 11:24:13 來源: 民企網

      九一八事變的經過你知道嗎?

      經過:

      1928年北洋政府覆滅,日本政府公然威脅、阻止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妄圖首先實現“征服滿蒙”的計劃,但遭到失敗。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于沈陽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橋炸毀了張作霖乘坐的專列。此后,日本國內經濟危機日益嚴重,階級矛盾激化,日本統治者為緩和國內矛盾,加速了侵略中國的步驟。

      1931年9月18日在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日軍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為借口,占領沈陽。

      九一八事件爆發后,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后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占領,被中華民國視為國恥日。

      九·一八事變真實起因

      九一八事變的起因是誣告中國軍隊破壞鐵路。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

      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尸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

      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斗。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占領北大營。戰斗中東北軍傷亡300余人,日軍傷亡24人,至此,九一八事變開始。

      中國重大戰爭及事件

      1、全面抗戰,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后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2、戰略相持,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以后,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鑒于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被迫調整侵華政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于打擊在敵后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3、戰略反攻

      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轉折和日軍逐漸失去戰略主動權的形勢下進行的。中國對日戰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兩個階段。

      從1943年7月開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

      4、日本戰敗,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塔密約》,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

      5、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余萬人(忽略了日軍傷員治愈后重返戰場的人數)、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余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余人。

      紅軍打仗的錢從哪來的?

      1、共產國際提供的,這里的共產國際主要是指蘇共,蘇共在黨的早期活動中,給了經費,這些包括各類運動經費,建軍經費等等。等到后來遵義會議以后,紅軍在經濟上脫離了共產國際,但是手里的槍與之前幫助提供的武裝還是存在的。

      2、紅軍在早期根據地的一些經濟積累,早期的紅軍在江西根據地通過打土豪,經商,開礦等等有一定的經濟積累,而且這部分積累并沒有成為死錢,而是用到了一些投資上面。包括上海等地的一些公司。

      3、紅軍黨產公司的提供。

      4、就地打土豪,路過那里,就打那里的土豪。

      5、進步人士的捐贈。

      新中國四大戰役是哪四個?

      中國四大戰役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1、遼沈戰役:遼沈戰役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中國共產黨稱之為遼沈戰役,中國國民黨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沈會戰“。

      2、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3、平津戰役:平津戰役(中國大陸稱作平津戰役,臺灣稱作平津會戰)是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 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共100萬大軍,以 北平、天津為中心,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

      4、渡江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強渡長江,對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解放軍以前為什么叫紅軍?

      在歐洲紅色代表革命,1864年共產國際在成立時其標志的顏色是紅色,后來就成為世界各國共產黨人的顏色,后來列寧領導的俄國共產黨取得俄國政權后建立了蘇軍,因為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所以又稱紅軍,中國工農革命軍,也沿襲了這一稱謂。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標簽: 九一八事變的經過 九·一八事變真實起因 中國重大戰爭及事件 紅軍打仗的錢從哪來的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