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不陵節而施出自哪里?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的出處看這里

      發稿時間:2022-10-18 14:37:34 來源: 民企網

      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

      “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學習,不等于直接當上了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這五類官職,但是五職之官如果不通過學習,那么他們便不能夠勝任自己的職務。原句出自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學記》,其作者為樂正克。

      《學記》節選原文: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學記》節選翻譯: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

      學習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師不等同于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系。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的意思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的意思是: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出自《學記》,《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

      原文選段: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

      譯文:

      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當教師的人,一定要善于聽取學生的問題,并能夠予以解名三沒有提問的能力時,老師才加以開導。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

      《學記》一般認為是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意思

      1、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意思:按照時序進行,必須有正式的課業,課后休息時也得有課外練習。

      2、【原文】: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不陵節而施的陵是什么意思?

      不陵節而施的意思是:不超過學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

      不陵節而施

      出自《禮記·學記》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xùn):不超過學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叫做合乎順序。

      陵,超越。

      節,限度。

      孫,通“遜”,順。

      指教育中要遵循 循序漸進 的教學原則。

      標簽: 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的意思 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意思 不陵節而施的陵是什么意思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