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哈姆雷特好看嗎?哈姆雷特故事梗概看這里

      發稿時間:2022-09-08 14:14:20 來源: 民企網

      哈姆雷特簡介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接下來分享哈姆雷特簡介及故事梗概。

      哈姆雷特簡介

      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貴的丹麥王子,從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為一個單純善良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在他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不知道世界的黑暗和丑陋面,他相信生活的真善美并且向往這種生活。

      哈姆雷特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也不濫用暴力。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煉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在磨煉中他變得堅強,變得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要通過自己的奮斗來改變命運。最終他雖然為父親報了仇,但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他的愿想也就落空了。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哈姆雷特故事梗概

      《哈姆雷特》描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報仇的故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后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隨后,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并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確是殺父仇人。由于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并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斗。決斗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為哈姆雷特準備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雙雙中了毒劍,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克勞狄斯并囑托朋友霍拉旭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后來人。

      哈姆雷特想表達什么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斗爭,象征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斗爭。

      通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后世影響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復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獨白,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哈姆雷特》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從問世至今被多次改編成舞臺劇、歌劇、影視等作品。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于作品最后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于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后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

      《哈姆雷特》的作者和內容簡介

      作者是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1564~1616年)出生于英國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從小對戲劇就有興趣,接觸到古羅馬的詩歌與戲劇。后來家庭破產,曾到劇院門前為看戲的紳士管馬匹,不久又當了劇院雜役,進而成為劇院演員和股東,隨著生活和舞臺經驗的豐富,他開始了戲劇創作活動;靠非凡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創作了37部戲劇,2部長詩,154首十四行詩,特別是悲劇和喜劇,是世界文壇上的藝術珍品。四大悲劇是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作品。《哈姆雷特》是描寫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復仇而遭毀滅的故事,揭示了人文主義理想與英國黑暗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資產階段人文主義一曲悲壯的頌歌。《奧賽羅》寫的是摩樂人貴族奧賽羅由于多疑和嫉妒,聽信讒言,掐死妻子苔絲德蒙娜,而后自己悔恨自殺的悲劇故事。作者憤怒抨擊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極端利己主義。《李爾王》描寫一個專制獨裁的昏君,由于剛愎自用而遭受一場悲劇的遭遇,揭示了資產階級原始積累時期的利己主義和對權勢、財富的貪欲。《麥克白》揭示了野心對人的腐蝕作用,是心理描寫的杰作。

      另外莎翁還寫了一些著名的喜劇作品,如《威尼斯商人》等。

      莎士比亞的戲劇題材廣泛,內容曲折,結構嚴謹,生活氣息很濃,寓意深遠,語言優美,是西方戲劇的頂峰。

      哈姆雷特歷史原型

      沒有歷史原型,但《哈姆雷特》是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的縮影。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斗爭,象征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斗爭。

      通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哈姆雷特好看嗎

      當然好看,雖然莎翁寫有四大悲劇,但無疑《哈姆雷特》是最經典的。

      標簽: 哈姆雷特簡介 哈姆雷特想表達什么 《哈姆雷特》的作者和內容簡介 哈姆雷特歷史原型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