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東漢出名的皇帝有哪些?北魏皇帝為什么都短壽?

      發稿時間:2022-09-06 14:40:22 來源: 民企網

      東漢歷代皇帝列表

      東漢,于公元25年,建立。

      開國皇帝,劉秀,稱帝時30歲,在位32年,享年62,謚號光武皇帝。

      第二任,劉莊,劉秀第四子,公元57年繼位,時年30歲,在位18年,48歲去世,謚號孝明皇帝。

      第三任,劉炟,劉莊第五子,公元75年繼位,時年19歲,在位12年,31歲去世,謚號孝章皇帝。

      第四任,劉肇,劉炟第四子,公元88年繼位,時年10歲,竇太后臨朝,竇憲執政,92年,誅滅外戚竇氏家族,在位17年,27歲去世,謚號孝和皇帝。

      第五任,劉隆,公元105年繼位,年僅百余日,一歲時夭折,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謚號孝殤皇帝。

      第六任,劉祜,宗室子弟,劉炟之孫,公元106年繼位,時年13歲,鄧太后臨朝,鄧騭執政,公元121年,劉祜借宦官勢力,搬倒外戚鄧氏家族,在位19年,32歲去世,謚號孝安皇帝。

      劉懿,宗室子弟,劉祜去世后,閻太后臨朝,閻顯執政,迎立劉懿為帝,8個月后,病逝,宦官們誅殺閻顯兄弟,后世稱為北鄉侯。

      第七任,劉保,劉祜之子,公元125年繼位,時年11歲,由宦官擁立,故將大權交與宦官,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在位18年,29歲去世,謚號孝順皇帝。

      第八任,劉炳,劉保之子,公元144年繼位,年僅一歲,梁太后臨朝,梁冀執政,在位6個月,2歲去世,謚號孝沖皇帝。

      第九任,劉纘,宗室子弟,劉炟玄孫,公元145年由梁冀擁立,時年8歲,梁太后繼續臨朝,梁冀繼續執政,第二年,被梁冀毒死,年僅9歲,謚號孝質皇帝。

      第十任,劉志,宗室子弟,劉炟曾孫,公元146年由梁冀擁立,時年15歲,梁太后仍然臨朝,梁冀仍然執政,公元159年,劉志依靠宦官誅殺梁冀,宦官擅權,在位21年,36歲去世,謚號孝桓皇帝。

      第十一任,劉宏,宗室子弟,劉炟玄孫,公元168年繼位,時年12歲,由竇太后和外戚竇武擁立,竇太后臨朝,竇武執政,9個月后,宦官們矯詔誅殺竇武,宦官掌權,在位11年,33歲去世,謚號孝靈皇帝。

      第十二任,劉辨,劉宏長子,何太后臨朝,何進掌權,公元189年繼位,時年14歲,宦官與外戚爭斗,何進殺宦官蹇碩,宦官張讓、段圭殺何進,袁紹等人進宮誅殺全部宦官,至此,宦官和外戚同歸于盡。董卓進京,廢劉辨,一年后,被董卓毒死,年僅15歲。

      第十三任,劉協,劉宏次子,公元189年繼位,董卓擁立,時年9歲。自此,開始了31年傀儡皇帝的生涯。公元220年,被迫退位,禪讓曹丕,公元234年,去世,時年54歲。謚號孝獻皇帝。

      東漢十三任皇帝,有10個沒活過40歲,繼位皇帝中,有11個不到20歲,最大的章帝19歲,最小的殤帝不過百日,沖帝1歲多,質帝8歲,獻帝9歲。故,天子年少,太后臨朝,外戚掌權,后,皇帝年長,依靠宦官誅殺外戚。自此,東漢帝國,外戚與宦官交替掌權,爭權,皇權反倒旁落了。東漢帝國,自是亂象橫生。

      劉秀為什么不改國號?

      首先是因為劉秀也是劉氏子弟,如果往上盤算的話可以說他也算是劉邦最正統的后代,所以從劉秀的角度來看,他還是認劉邦這個老祖宗的,既然老祖宗已經創下了漢這個國號,那么如今我當上了皇帝也就沒有必要再改這個國號了,依然沿襲這種國號可以說是一件很符合常理的事情。

      其次要知道西漢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朝代,以至于周邊的少數民族只要一聽到漢這個名頭就會嚇得瑟瑟發抖,甚至就連不可一世的匈奴也都臣服了漢朝,所以對于劉秀來說,他就更需要使用漢這個國號了,畢竟東漢剛剛建立,如果想要達到西漢那種頂峰的程度,還需要很多年的發展,但是你不能保證周邊的少數民族會給你這個機會不來騷擾你,所以使用漢這個國號也有想先穩住那些少數民族的意圖。

      此外要知道劉秀自打登上歷史的舞臺以來,無論做什么,他一直都打著西漢的旗號,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他就是西漢的代言人,他為了西漢東奔西走,他為了西漢操碎了心,他為了西漢和各大勢力相互爭斗,由此可見他為了光復西漢付出了太多,所以他沒有理由放棄漢這個國號。

      不僅如此也是因為東漢剛建立的時候局勢不是很穩定,可以說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勢力蠢蠢欲動,想要把他從皇帝的寶座上趕下來,所以劉秀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頭來鎮住這些勢力,于是漢這個國號就是最好的選擇。

      西漢12位皇帝列表

      1、

      劉邦 謚號:高皇帝 在位時間:前202年-前195年

      2、

      劉盈 謚號:孝惠皇帝 在位時間:前195年-前188年 關系:劉邦次子

      3、

      劉恒 謚號:孝文皇帝 在位時間:前180年-前157年 關系:劉邦四子,劉盈之弟

      4、

      劉啟 謚號:孝景皇帝 在位時間:前157年-前141年 關系:劉恒五子

      5、

      劉徹 謚號:孝武皇帝 在位時間:前141年-前87年 關系:劉啟十子

      6、

      劉弗陵 謚號:孝昭皇帝 在位時間:前87年-前74年 關系:劉徹六子

      7、

      劉賀 在位時間:前74年—前74年(在位27天)關系:劉髆長子(劉徹孫子)

      8、

      劉詢 謚號:孝宣皇帝 在位時間:前74年-前48年 關系:劉徹曾孫,劉據之孫

      9、

      劉奭( shì) 謚號:孝元皇帝 在位時間:前48年-前33年 關系:劉詢嫡長子

      10、

      劉驁 (ào)謚號:孝成皇帝 在位時間:前33年-前7年 關系:劉奭長子

      11、

      劉欣 謚號:孝哀皇帝 在位時間:前7年-前1年 關系:劉奭之孫,劉驁之侄

      12、

      劉衎(kàn) 謚號:孝平皇帝 在位時間:前1年-公元6年 關系:劉奭之孫

      其實西漢還有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劉恭(名字有爭議)和劉弘,其中劉恭被稱為西漢前少帝,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88年—前184年,劉弘被稱為西漢后少帝,在位時間是前184年—前180年。只不過這兩位皇帝其實都是傀儡,當時朝政大權都在呂雉手中,并且還說他們并非是劉盈的兒子,因此并沒有承認他們的皇帝身份。

      北魏皇帝為什么都短壽?

      1、北魏的皇帝大都早婚早育,十二三歲就當父親的比比皆是;

      2、北魏是游牧民族,經常戰爭會減少壽命;

      3、家族之間近親通婚。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永熙三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禪位于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享國148年。

      東漢出名的皇帝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八世共十四帝(一般認為是十二帝),歷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后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東漢十四帝分別是:光武皇帝劉秀、孝明皇帝劉莊、孝章皇帝劉炟、孝和皇帝劉肇、孝殤皇帝劉隆、孝安皇帝劉祜、北鄉侯劉懿、孝順皇帝劉保、孝沖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弘農懷王劉辯、孝獻皇帝劉協。

      下面盤點一下東漢最優秀的四個皇帝:

      東漢最優秀的四個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第四個爭議頗大

      第一名:光武帝劉秀

      光武帝劉秀(前5年—57年),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出生于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開封),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劉秀以一介布衣之身,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在位三十三年間,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采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最優秀的四個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第四個爭議頗大

      第二名: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28年—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東漢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永平十八年(75年)去世,時年48歲。

      劉莊在位期間,一切遵奉光武帝在位時期推行的各項政策,在整頓吏治的同時,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徭役,減輕刑罰,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軍事上,征伐匈奴,復置西域都護、恢復了漢朝對西域地區的統治。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出現了繁榮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最優秀的四個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第四個爭議頗大

      第三名: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57年—88年),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章和二年(88年)去世,時年31歲。

      劉炟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并且“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在此時得到很大的發展,政治清明,經濟繁榮。

      明帝、章帝兩代大體承繼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最優秀的四個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第四個爭議頗大

      第四名: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劉肇(79年―105年),東漢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建初七年(82年)立為皇太子,永元四年(92年)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后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105年)英年早逝,時年27歲。

      劉肇4歲被立為太子,10歲登基,14歲掃滅外戚,27歲去世,在位17年間,大漢王朝走向巔峰:論武功,前有竇憲橫掃匈奴,后有班超定鼎西域;論文治,和帝時期政治清明,大漢帝國的人口接近西漢極盛時期,東漢國力達到鼎盛。

      但是,劉肇是一個頗有爭議的皇帝,說他是明君,因為他在位期間大漢王朝重回巔峰,說他是昏君,因為正是從他開始,東漢開始了外戚宦官統治,外戚和宦官雙方爭斗又相互制衡,并最終導致了漢朝的滅亡,而漢和帝開了一個壞頭。

      標簽: 東漢歷代皇帝 東漢歷代皇帝順序簡介 劉秀為什么不改國號 西漢12位皇帝列表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