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守,是最溫暖的陪伴(引題)
96.23%受訪青年由衷敬佩堅守崗位的平凡人(主題)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畢若旭 羅希?
(相關資料圖)
在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街道三四條社區紀委書記陳茜眼中,社區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熱氣騰騰的日子。一次,一位80多歲的奶奶來社區辦公室找陳茜,原因是她樓上那家暖氣不熱。“那家人有點兒‘社恐’,不好意思來,這位奶奶自告奮勇,來社區找人幫忙?!标愜缃拥角笾?,趕緊上門查看情況,最終幫助那家人解決了暖氣問題。
陳茜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隨時接聽電話,她還要不時查看社區居民微信群和私信消息。一旦忙起來,她和同事常常深夜一兩點都下不了班。她們有時晚上干脆就住在社區辦公室,一溜兒行軍床排成“大通鋪”,“如果回家了,一旦有急事,就沒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到達社區了?!?/p>
在距離北京數百公里的山西,剛剛結束考研的張甜甜(化名)同樣感受到來自社區工作人員的暖心陪伴。2022年12月,備考一年的她進入沖刺階段,為了避免受到疫情影響,家人商量在考試前半個月盡量不出門。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得知張甜甜是備考生,專門把她家網購的菜和生活用品送到家門口,并且每天幫忙把垃圾帶下樓。
許多和陳茜一樣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在這個冬天,用陪伴溫暖了一座座城。
歲末年初之際,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發起調查“這個冬天,誰陪伴在你身邊”,就讀或畢業于194所高校的4668名青年填答了問卷。調查顯示,96.23%的受訪青年由衷敬佩堅守崗位的平凡人。
哪些堅守崗位的平凡人讓大家感受到了便利和溫暖?受訪青年表示是:快遞外賣配送員(66.75%)、醫護工作者(61.08%)、教師(45.74%)、社區工作人員(44.09%)、餐飲從業者(43.40%)、保安(29.43%)、司機(27.91%)、超市或市場員工(27.31%)、保潔人員(27.08%)、理發師(22.49%)等。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外科醫生牟廷裕也是一位“堅守者”。2022年12月19日深夜兩點,一通住院總醫師從急診室打來的求助電話,讓已經連軸轉7天的牟廷裕從家中立即趕回醫院。不到15分鐘,牟廷裕就出現在手術臺前。病人原本因懷疑小腸穿孔擬行急診手術,可是開腹后的突發情況,讓他必須緊急改變手術策略。經過一番艱苦鏖戰,凌晨5點,手術成功完成。對于早上8點還要查房的牟廷裕而言,休息的時間只剩不到3個小時,“只能在值班室瞇一會兒了?!?/p>
肩上的任務量翻倍,牟廷裕卻一刻沒有耽擱工作。作為南方醫院結直腸癌多學科會診的帶頭人,讓牟廷裕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多學科會診的難度也增大了。有的科室連著換了幾位參與會診的醫生,都在臨近討論時接連病倒了。”牟廷裕仍然在堅持,不斷和各個科室溝通情況,“12月14日那天,我們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5例腸癌病例的討論,為病人們制訂了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中青校媒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青年看來,這些堅守崗位的平凡人身上,有著很多讓自己感動的精神特質,包括:敢于擔當(69.62%),熱心無私(68.14%),愛崗敬業(62.64%),迎難而上(61.35%),信念堅定(60.50%),熱愛生活(55.46%),善良有愛(49.53%)等。
提起未來的職業規劃,在北京讀書的張靜雯想成為一名教師。這個冬天,是老師們的陪伴讓她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以極大的耐心和包容心撫慰她和同學們的焦慮情緒。“我非常敬佩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是困難面前最堅固的防線。”被老師的陪伴溫暖的她,想將這份陪伴傳遞給更多人。
時間來到2023年,牟廷裕也迎來工作的第11個年頭,他記掛著的患者也迎來了新的生活起點。在他加入的病友群里,患者和家屬們在群里發各種表情,紛紛祝他,“新年快樂!”
現在居民們遇到問題,會下意識地想到聯系社區,這讓陳茜感嘆陪伴和守護的力量?!坝幸恍├先嘶蜃鈶艏胰瞬辉谏磉?,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社區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陪伴。”新的一年到來,陳茜對居民的陪伴仍在繼續,她負責的樓棟哪戶有獨居老人,幾樓幾號有需要照顧的住戶,她都牢牢記在心里。等疫情緩解,她還會經常去探望“重點關注”住戶。她期待敲開的每一扇門后,都是歡迎她的“家人們”的笑顏。
(王軍利、范子菁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畢若旭 羅希
責任編輯:馮崢
- 96.23%受訪青年由衷敬佩堅守崗位的平凡人
- 每日熱聞!北京市居民可回收物投放及資源化利用報告發布 廢舊家具多數被資源化利用
- 每日速讀!為航天器安上明亮的“眼睛”
- 焦點速遞!國內首條非遺再造地鐵線開通運營
- 全球旅游業最早將于2024年恢復至疫前水平
- 新一輪醫保談判明日開啟!多款重磅腫瘤藥罕見病藥參與競逐
- 國家醫保局: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可臨時性資助困難人群參保
- 每日觀點:比人工目檢快100倍!城市道路有了AI智能“巡檢員”
- “陽過”變“陽康”,啥能做啥別做?轉陰康復,一圖讀懂
- 每日焦點!房地產市場企穩關鍵在需求復蘇 2023年是購房好時機嗎?
- 環球今頭條!2023開年第一場流星雨來了 快準備好許愿吧!
- 全球首架C919密集驗證飛行 向投入商業運營不斷邁進
- 全球熱文:河南8人故意破壞警車:6人被抓 官方通報
- 環球今日訊!“二師兄”元旦再“瘦身” 春節前豬價觸底反彈還有希望嗎?
- 世界滾動:飛機起飛時因鳥擊導致外層風擋破裂?官方回應
- 世界熱消息:河南推進豫商豫才回歸 力爭新增15萬返鄉創業者
- 焦點!湖南新邵:村級巡察力促鄉村振興“大提速”
- 每日熱訊!溫州:弘揚創業精神 邁向科創之城
- 三亞酒店高價引熱議 業內:需持續做好產品含金量
- 環球熱消息:北京今明兩天擴散條件逐漸轉差,6日北風光顧
- 要聞:2022年全國重特大交通事故同比降75%,交管便民措施惠及6億多人次
- 誰將成為下一任中國駐美大使? 外交部回應
- 環球熱點評!C羅身披7號球衣正式亮相利雅得勝利 年薪或達2億歐元
- 當前熱門:劉鑫對近70萬賠償款發起募捐 已有數百人打賞?江秋蓮發聲
- 美股開年收跌:特斯拉重挫逾12% 蘋果市值跌破2萬億美元
- 【天天速看料】韓國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升至159人
- 全球最資訊丨大家保險第九家城心醫養社區落戶濟南
- 全球要聞:房地產ETF(512200)盤中放量漲超3%沖擊三連陽,新城控股漲逾8%
- 當前快訊:新年滑雪熱
- 全球觀焦點:香港科技ETF(159747)、生物科技ETF港股(159615)雙雙延續漲勢,阿里健康一度漲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