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要聞:咱也扯扯《電鋸人》

      發稿時間:2022-12-28 20:52:48 來源: 嗶哩嗶哩

      《電鋸人》可謂是頂流作品,十月番里的風云人物,從開播前霸權預定到播出后爭議不斷,以至于網上有說法,夸電鋸人的、罵電鋸人的、不夸也不罵的,都有人不同意要蓋樓吵架,可謂是話題度拉滿。今天電鋸人動畫更新了最后一集,也到了可以蓋棺定論的時候了。那我首先提出我的觀點,電鋸人動畫不能說做的差,但是它在近年動畫中的地位遠不如原作在近年漫畫中的地位,沒能滿足原作黨的期待。

      為了印證這個觀點,我們不妨先將目光投向漫畫。《電鋸人》的漫畫自2018年底開始連載,我的印象里大概在19、20年左右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一方面,作品本身質量過硬,加上集英社的大力宣發(可能還有jump+網站的影響,但是我就不太了解了),已經儼然明日之星;另一方面,“好耶”“我逐漸理解一切”,包括后面的“生姜燒肉”等一系列梗的持續傳播也為它在國內獲取了巨大的流量。說句題外話,我甚至懷疑很多人是從表情包認識到電鋸人最后入漫畫坑的。《電鋸人》的名氣有多大?2019年遠藤達哉開始連載《間諜過家家》的時候大家傳的是“藤本樹的助手開新連載了”。當然,名氣和實力不能畫等號,不過一來《電鋸人》最強勢的超展開在大概第九卷,非要說可能涉及很多劇透,二來私以為以我的筆力(高考語文11X分)和公信力(網絡路人)不足以說服沒看過漫畫的觀眾,搞不好還要被噴,所以不如用比較客觀的證據側面體現一下。

      再說漫畫作者藤本樹。藤本樹生于1992年,從初中時就開始在網絡上發布自己的漫畫,大學期間的2013年獲得新人獎并隨之出道,可以說是新生代漫畫家比較多見的路線,但是在一個相對年輕的年紀就走完了這個流程。之后連載作品的代表作就是《炎拳》和《電鋸人》。前者因為過于跳脫的劇情(甚至后期可能藤本樹自己也不太能把控)而聞名,并且由此產生了一大批的解讀愛好者。同時藤本樹產生了在社交平臺上以妹妹的名義發表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言論、在《炎拳》的作者介紹里胡亂編造自己的經歷等軼事。遺憾的是由于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小屁孩所以沒有關注,對于精神病人的稱號是由此而來還是在《電鋸人》大火之后才被網友追封的沒有辦法下定論。藤本樹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他是一個重度電影愛好者。這也是中山龍萬惡的“電影感”的一個主要來源。他的漫畫里經常出現電影的要素,比如《炎拳》里面人死后會進電影院、重要角色利賀田(也有別的翻譯)把自己當成導演、《電鋸人》里瑪奇瑪拉著電次看了一整天的電影(這段劇情在漫畫里緊挨著動畫第一季的進度)。最明顯的可能是今年好評如潮的《再見繪梨》(還得到了相對專業的“這本漫畫值得讀”獎第六名),不僅把自制電影作為主要的情節,而且在表達形式上大量運用重復的分鏡以在漫畫中重現電影鏡頭的時間感、用特殊的筆觸重現手持攝像機的搖晃,甚至還有基于電影的誘導敘述(或者說敘述性詭計?)。這里先打住了,再說下去就劇透了(笑)。


      (相關資料圖)

      總而言之,《電鋸人》是大火的漫畫,本身實力也基本配得上這么大的名氣,而藤本樹是個實力在線、風格獨特的漫畫家。就算是動畫黨也應當認識到這樣的事實。不過這兩點結合,一方面加劇了過度解讀的傾向,另一方面催生了一大批樹吹、藤本樹魔怔人,真以為藤本樹是業界標桿、泰山北斗,以至于碰瓷、引戰,為人所不齒,也算是動畫黨和漫畫黨爭端中的主力之一了。

      然后我們將目光拉回到動畫上。追溯動畫的評價變化,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開始放出pv等消息到正式播出、播出前兩集、播出第3到7集、播出第8集直到完結。時間上的分層同時也是內容上的分層,所以這里就按照這樣的層次展開。

      雖然顯而易見了,但是還是提醒大家,下面涉及對動畫內容的全方面劇透。

      首先是第一個階段。宣布《電鋸人》動畫將由MAPPA負責時,可謂是喜大普奔的。畢竟馬趴也算是這兩年很出風頭的公司了,為某音和作畫MAD提供了大量素材可以說是非常極端。再加上之后聽說馬趴甩了制作委員會,動畫公司自己出資,也就是說公司給自己干活,肯定不會吝惜人力物力,那期待值直接拉滿。還有12首ed的超級宣發,直接霸權預定。雖然我是不太懂啦,但是大家也說,staff里面都是老熟人,什么杉山和隆,什么牛尾憲輔,中山龍雖然是新人監督,但是在分鏡演出和原畫等職位上也做出過不錯的成績。雖然pv中出現了疑似3D轉描的片段,但咱們也不是凍鰻高手,不懂純手繪的好,不排斥新技術的適當運用。

      pv3放出算是爭議的起點,一方面仍舊精致的畫面加上流暢的動作體現了制作組的用心,另一方面使用聲優過于大膽引發爭議。電次和秋全部采用新人聲優。不得不說聲優這一行是需要經驗的,從業兩三年后聲線的完成度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提升。新人出道超人氣作品主役還是太激進了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索尼爸爸使用了什么鈔能力。瑪奇瑪則選取了溫柔的姐系聲線,和很多漫畫黨的設想相去勝遠,引起了熱議。不過之后的效果證明了這樣的選擇也不錯。

      第二個階段從動畫第一集放出開始。第一集首先是大量被人評價“哪里都像描的”、bad cg,加上打戲整一個意義不明(圖就不放了,番茄醬有點多),雖然可以說表現電次初戰不太習慣戰斗,但是完完全全不能給人帶來視覺享受。這顯然是大大低于預期的。而且TV動畫發展到2022年,都講究一個三集定律,有什么狠活咱們前三集先露一手,先發制人把觀眾留住才好和同檔期的節目競爭收視率。第一集上來放一段這個,就很讓人懷疑后面到底有貨沒貨。反而是ed非常亮眼。中山龍提出的“電影感”也從此開始受到口誅筆伐。

      這樣的情況在第二集也沒有得到改觀,到第三集才有所好轉,結尾部分對戰蝙蝠惡魔部分為大家呈現了一段稱得上精彩的2D打戲,第四集對戰水蛭惡魔時更是有滑冰炫技的橋段。但是畢竟我也不是作畫愛好者,對這些方面了解有限,就不再深入了。另一方面,第四集bpart對早川秋日常的細致且寫實的刻畫確實深入人心,使得很多人感覺其實所謂的“電影感”也不全是爛活嘛,雖然說沒能看到狂氣的打戲但是按照這樣的節奏下去也還是有看點的。

      這個第三個階段突出一個褒貶不一左右橫跳,到第六集又開始迷起來了。主要受到批評的是詭異的鏡頭設置。

      好好的走路不拍人專拍影子,跟新房上身一樣。從側臉轉到投影再轉到鏡像,無意義地把連續的動作做得不連貫,讓人說不出來的難受,更難受的是這樣做完全不省時省力,制作組花了心思畫這一段,結果效果這么差,真是讓人罵不出口。

      到第四個階段,也就是從第八集開始,動畫才算走上正軌。畢竟漫畫黨也知道,《電鋸人》第三卷之前基本上就是普通的少年漫畫,說實話我甚至感覺有點像咒術回戰,之后姬野之死、蕾塞、圣誕老人、暗之惡魔、打雪仗、當狗,一系列超展開才開始標榜這部作品張揚的風格。第八集開始,隨著內容的充實,動畫的品質也得到了提升。比如第八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其實感覺詛咒惡魔砸釘子的鏡頭做得不如漫畫里有張力,但是姬野前輩的死這個主體做得很到位,所以這一集整體上來說不應當吹毛求疵。最后幾集大致就是瑕不掩瑜。

      這一部分非要說有什么不好大概是12集秋抽煙之后那兩段好萊塢味兒太沖了,讓人有點不爽。畢竟電鋸人在歐美獲得了極大的歡迎。草木皆兵一點地說,以后日本動畫越來越迎合歐美市場以至于發生比較大的轉型也說不定。

      最后對動畫做一個總結。雖然中山龍一直在說“電影感”,但是《電鋸人》不能算是寫實的作品。漫畫里腸子滿天飛,大面積的血塊簡直像黑色幽默,并且最大的特點還是跳脫感,就像里面的角色岸邊說的,腦袋缺根筋。雖然說藤本樹在漫畫里通過技法實現了電影鏡頭般的效果,但是這樣的現實感和劇情本身的非現實感之間的共存才是作品的魅力所在。“電影感”的應用本身就不一定合理,中山龍如果為了這樣一個想法束手束腳也不應該。

      但是另一方面來講,動畫不是漫畫等其他載體的宣傳片,我們應當給予動畫人表達自己觀點的空間,就算不喜歡作為成品的動畫,對于監督本身嘗試新的理念這件事應當支持。一個90年的年輕監督在面對這樣一部復雜的作品時失敗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再過個十來年,電鋸人的動畫可能像14年的ubw一樣,成為一段被遺忘、進而被追捧的“黑歷史”。

      說到底,我真正不能理解的還是MAPPA哪里來的信心敢把這種程度(包括熱度和難度)的改編動畫交給一個新人監督。最后的結果真是平庸,甚至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一集一個ed(而且中國的大火鳥工作室做了其中之一)。

      標簽: 明日之星 MAPPA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