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網紅臉”,想必沒有人會覺得陌生,提起“網紅”,我們大多數人腦子里第一時間浮現出的一定是這樣的臉:
(相關資料圖)
如上圖,大眼睛、尖下巴、高鼻梁……美嗎?確實美!但是一眼望過去幾乎沒有辨識度,感覺親媽來了都會領錯閨女(領走上排中間那位)。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網紅成了一門生意,各大mcn機構的網紅孵化越來越模式化、批量化、工業化,網紅成為一個可被消費的符號和產品,不可避免出現同質化、媚俗化、娛樂化的特點。
加上整形技術的發展,要想變成網紅臉已經不是什么難事。
一開始大家是買單的,畢竟愛美是人的天性,這樣的妹砸小編自己也想來一打。不過山珍海味架不住天天吃吧,鮑魚燉魚翅,第一次吃那是真舒坦,肥而不膩,絲般順滑。但是如果一個月早中晚天天吃,我不信誰受得了。大美女也是一樣,你覺得網紅臉漂亮那是你見得少,如果世界上只剩下網紅臉你也會膩。
于是很多人開始回憶起過去影視劇里那些沒有太多修飾卻依然美麗的純天然美女,各類靈動又風格迥異的“媽生臉”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以往被追捧的整容模板反而成了被嘲笑的對象:“科技臉”“硅膠臉”“整張臉只有眼珠子是真的”。
也由此出現了兩種聲音,一批人說:“只要好看就行了,誰管她們是不是都長得一樣”,另一批人說:“即使有所謂的‘瑕疵’,我們也不應該抹殺每個人生來的特色,要能夠欣賞多元化的美”。
這就讓人不由地想到我們CG行業里關于角色建模一直被討論最多的“寫實”和“美型”兩大風格。
美型風格美型風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美”就完事兒。對于美,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標準,放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就是大眼睛,尖下巴,大胸細腰……等等。藝術家在不停的迎合大眾的過程中漸漸的形成了一種標準化的風格,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美型”。
美型的原始形態最初應該是從日本的漫畫和2D動畫衍生而來的,加之韓流的推波助瀾,最終開始迅速流行。美型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論角色性別一律都是尖下巴瓜子臉,大眼睛,鼻子窄,嘴唇飽滿且偏小,臉部除了五官以外不會刻畫更多的細節(參考美顏相機磨皮)。這種風格應該也是大多數從小受到日漫熏陶比較多的人們最能接受和欣賞的風格,因此在東亞地區更受歡迎。
因為美型的起源和明顯的風格化特征,所以美型可以歸類到“動漫”類。
美型優勢就是美,任何一個美型角色都很容易被大眾接受。同時因為套路比較單一,變化相對較少,不要求寫實風格里對細節變化的極致追求,所以在制作時效率比較高,產出速度快。僅僅基于以上兩條,大家就可以看出為什么很多動漫游戲產品都選擇美型了。
美型風格最具標志性的作品應該是日廠的《最終幻想》系列,還有就是韓國的《劍靈》等,受這些作品影響,我們如今的大部分國產3D動畫和游戲作品也都在沿用這類的美型風格。
優點突出,但是美型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使用的是模板化的套路,所以最缺乏的就是變化。導致不少作品里的美型角色從身高到長相再到面部表情,看起來都千篇一律,還時不時會出現“表情崩壞”的時刻。
寫實風格美型風格說完了,接下來再講講寫實風格。所謂寫實風格,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以真實世界為參考進行CG創作,完全還原真實世界,也可以加入創作者的想象和風格,創作出真實世界不存在的事物。但所有的制作都是基于真實世界里的形態以及物理屬性。目的是讓觀者相信這些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哪怕是創造出來的事物,也要用真實感讓觀眾相信,并且浸淫其中,從而獲得極大的“代入感”。
寫實風格也是目前在高端游戲和影視領域都占據主流的風格。
這種風格在創作過程中信奉最美的都來源于真實,在制作時會格外注意復原真實世界的自然美,從來不會避諱疤痕和肌膚上的各種缺陷。如果你試圖給藝術家辛苦創造的毛孔,痦子,雀斑這些使用美顏功能,我估計他們會跟你拼命。
寫實風格的角色對于藝術家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舉個栗子,真實世界里沒有一個人左右是對稱的,如果你要雕刻一張臉,那么sorry,你必須關閉鏡像功能,也就是說你必須左右臉各做一次。同樣的,貼圖,材質部分也要做兩次。而美型基本對稱做一次就可以。
同時好的寫實風格會有極致的細節追求,比如臉上的毛孔是怎么長的,胡子和頭發在形態上有什么區別,不同部位的油漬分泌如何表現,等等等等……
所以說,要做好一個寫實角色從模型開始一直到貼圖材質,要想做到以假亂真那真的是很很很很很難。
我們聊的還是資產部分,到了后期的綁定,角色特效,動畫……“真實感”這三個字,是從CG誕生到現在,無數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一直在追求在探索的事情。
說個題外話,要真實3D掃描不就完了嗎?追求極致真實的繪畫不就是在照相機出來以后就蔫兒菜了嗎?CG藝術不是畫畫,是一門復雜的綜合藝術,3D掃描僅僅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真正能讓它用到產品里的還是人。
首先3D掃描只能掃特定的人,要想改變容貌特征需要藝術家手工修改,而很多人是無法掃描的,比如一個老人的年輕時代(參考終結者5中的年輕的施瓦辛格)。其次目前的3D掃描技術還沒有達到拿來就用的地步,包括皮膚細節,表情,貼圖,材質等等還是需要人工完成的。再來,怪獸,恐龍這些并不存在的事物請問如何掃描呢?
3D掃描技術出現10幾年了,如果真的那么厲害現在是不是角色藝術家都應該消失了呢?結果恰恰相反,角色藝術家越來越吃香。
言歸正傳,正因為有這些變態的追求,寫實風格也是最能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的風格,比如當年讓我們驚掉下巴的“侏羅紀公園”、“阿凡達”、“變形金剛”“流浪地球”……能叫出名字的驚世大片無一例無全都是寫實風格。
同樣的,在游戲領域,寫實風格也是大行其道,“荒野大鏢客”,“刺客信條”,“戰神”……
同時如果我們要做動物,怪獸,生物等等角色,美型的套路就用不太上了,大量的寫實功底是我們發揮想象的重要基礎。
在CG技術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國外涌現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動畫和AAA游戲大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寫實風格的接受程度,再加上市場對美型風格的審美疲勞,國內的一些團隊也開始逐漸嘗試寫實風格。
當然寫實風格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由于參考的是真實世界,決定了幾乎不會出現完美的事物。即使你想做美女,因為個人喜好也可能被吃瓜群眾說不美。比如我喜歡高圓圓,但是更多地人覺得范冰冰更美,這個就很難調和了,不像美型那樣可以使用更安全的大眾審美。同時因為制作難度更高,所以有一些公司會更愿意選擇相對比較容易的風格化產品。
美型風格和寫實風格的人也分成了兩撥,美型派覺得美型風格只要好看就完事,你寫實寫得毛孔粗大,滿臉雀斑真難看,費老鼻子勁兒做這些干嘛?寫實派認為寫實風格才是世界主流,你美型千篇一律全靠套路,要變化沒變化要細節沒細節,你拿啥和我比?
其實沒啥好爭的,美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廣泛被當下的社會接受,當然有他存在的道理。而寫實基調是目前大片大作的主流也說明市場也是非常寬廣的。
我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不應該只有一種藝術形式,越成熟的藝術家對于藝術種類的包容性越大,也更愿意嘗試新的藝術形式。任何一種風格只要做到極致都是好的作品并且應該受到尊重。
所以,廣大的動漫游戲制作商除了追求利潤之外,也應該考慮做一些其他風格的作品。比如“黑神話:悟空”的爆火;這種質量這種風格在國內是不多見的,是需要冒險的,它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希望,中國的影視游戲除了抄襲跟風以外還有其他選擇!有誠意的作品向來不缺乏買家。
一味追求利潤而抄襲跟風會讓中國CG人才同質化,單一化,這無論對CG藝術和從業人員的發展無疑都是噩夢。市場的多元化才能帶來人才的多元化,中國的CG藝術才會有百花齊放并且被世界認可的一天。
最后,大家來思考一個話題,AI大行其道的未來,你覺得哪種風格會最快被AI取代呢?
- 每日速遞:美型VS寫實,哪種風格才是主流王道?
- 天天看熱訊:冬季露營熱度不減 移動儲能設備讓戶外活動更舒適
- 冰雪運動消費意愿持續上升 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 當前聚焦:中銀協秘書長劉峰: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奮進普惠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 環球熱消息:冰雪旅游客源地上海居首 達古冰川上榜熱門目的地
- 布局中小企業發展良機,國聯安中證1000指數增強基金即將發行
- 當前要聞:龍游遂昌兩縣河長聯動巡河
- 柯城區能擴則擴延伸城市供水管網
- 每日看點!開化縣跨省治水實現全域覆蓋
- 多家銀行出臺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 焦點關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把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做出彩
-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突破2萬家
- 環球簡訊:河南昨日新增本土“137+1521”
- 時訊:神舟十四號乘組今天進行第三次出艙活動
- 天天觀焦點:1—10月,四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9%
- 全球實時:2022國有企業雅安行 簽約36個項目總投資943億元
- 全球熱訊:市場監管“硬核”助企,成都563家企業減免費用近400萬元
- 全球最資訊丨四川啟動首批高層次社工專業人才培養
- 四川實施“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縣中生源流失現象將得到扭轉
- 新技術縮短玉米穗腐病抗性育種時間
- 全球觀焦點:北京唯一“五線換乘”樞紐獲批
- 嘴饞烤紅薯?好吃需限量
- 環球新動態:水果煮(烤)熟了吃會造成營養流失嗎?
- 武警部隊公開招聘,正在報名!還有個重要提示
- 環球新消息丨魯硯文化活態傳承:從博物館到校園 從展柜到課堂
- 熱點!重慶市潼南區多地由高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
- 世界即時:中企在B20峰會期間中標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地熱項目
- 全球時訊:強強聯手,“玄理冥造:孟祿丁&圖像寓言:蔡廣斌”雙個展長沙開展
- 環球快播:探索實驗戲劇,詩劇《普及美學原理》研討會在穗舉辦
- 妹妹快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