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當前聚焦:中銀協秘書長劉峰: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奮進普惠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發稿時間:2022-11-17 16:04:07 來源: 中國網理財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11月17日訊 11月17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在“融普惠 新金融”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2022)上做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奮進普惠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主題的演講。

      劉峰表示,普惠金融在消除貧富差距、彌合城鄉二元鴻溝、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充分彰顯了金融的溫度和包容性。發展普惠金融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也體現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到銀行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中。在相關市場主體共同支持下,銀行業作為先行者和主力軍,積極推動普惠金融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顯著提升。

      一是普惠金融可得性顯著提高。銀行業通過優化改進基層服務網點布局、設立鄉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進一步普及線上服務等方式,基本實現鄉鎮地區基本金融服務全覆蓋。截至2021年末,全國鄉鎮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達98.17%,以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為主體的基礎支付服務行政村覆蓋率達99.6%;平均每萬人擁有銀行網點1.55個,全國助農取款服務點達81.1萬個。同時,加大對小微企業服務力度,2022年三季度末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31.39萬億元,同比增長21.6%,較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0.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量達4.89萬億元,同比多增5757億元。其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3.1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連續41個月保持20%以上增速;授信戶數達5291萬戶,同比增長33.9%。積極用好用足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已累計支持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13.1萬億元,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0.3萬億元。此外,金融資源不斷向縣域地區傾斜,以縣域客戶為主且在縣域地區擁有最多網點的郵儲銀行為例,存貸比從5年前的41%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接近60%。

      二是普惠金融服務降本增效。一方面,通過銀行、政府、擔保機構和保險機構互動合作,構建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拓寬風險補償和分散渠道,有效降低長尾客群綜合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銀行業積極落實對接差異化監管考核、定向貨幣支持工具、財政貼息、下調擔保費率等優惠政策,有效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監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35%,較2021年全年下降0.35個百分點。持續創新服務模式,聚焦以動產和權利為主的中小微企業資產結構,降低對傳統不動產抵押模式的依賴,提升動產和權利抵質押融資比例,科學合理拓寬有效抵押品范圍,積極創新基于知識產權、生物活體、農業機具和土地林權等融資服務和產品,有效盤活企業資產,提升融資服務效率。

      三是數字化賦能提升服務便利性。銀行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和新挑戰,降低信息不對稱,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提供便捷金融服務,有效改善了地區間、城鄉間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差異。依托數字技術賦能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銀行業廣泛共識并納入到戰略部署中,持續加大數字化轉型投入。根據相關銀行年報統計,僅17家全國性銀行2021年科技總投入已達1685億元,占到營業收入的3.65%。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銀協陀螺評價指標體系顯示,在后發優勢和低基數效應下,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代表的地方中小銀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同時不斷強化專業化復合型金融科技隊伍建設,金融科技人員占比明顯提高,銀行正向服務智能化、業務場景化、渠道一體化、融合深度化的高效經營模式轉變。

      (責任編輯:譚夢桐)

      標簽: 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