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學術趴發了一篇關于賽博朋克的文章,我看完后,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大意見。
原文:
(資料圖片)
從攻殼到2077,賽博朋克的故事到頭了嗎?
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攻殼機動隊》系列作品。它認為,賽博朋克有一個“終局”——全人類意識上傳,AI贍養人類。所有賽博朋克的故事都在現實以后、人類意識上傳之前的時間段內發生。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實離“終局”越來越近,賽博朋克的敘事空間也就越來越小。最后,到了《攻殼機動隊 SAC_2045》,“賽博朋克在所有可能性分支上的故事,已經全部講完了”。
文章中說:
從后往前追溯,神山健治版《攻殼機動隊》延續了1984年威廉·吉布森科幻小說《神經漫游者》所開創的概念:人類全員放棄身體實體,將意識傳輸到云端,讓AI機器維持系統運轉去“贍養人類”,這也是高科技低生活的最理想解決方案。所有人都知道最終結局會如何,而指出結局的《神經漫游者》早在賽博朋克概念誕生前就出現了。賽博朋克一直面臨著“結果前置”的現實,創作者們要如何接著寫新的故事?只能尋找這一邏輯線的中間節點,去尋找某個時間切片,在這個切片中,部分人云端化,更多人還未云端化,進而“高科技低生活”的張力才得以被挖掘出來。
我要說,遺憾的是,這篇文章的分析和“賽博朋克終結”的結論同樣充滿謬誤。
蒸汽朋克都沒完,賽博朋克先完了?先來說說“賽博朋克終結”的結論吧。
這個結論的錯誤其實很簡單,首先,賽博朋克并不只能是“現實”與“終局”之間的切片,它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分支”。其次,“人類全員意識上傳”也不是什么“終局”,不如說,很多故事是從這里才開始的。最后,我們即使以某種方式實現了“人類全員意識上傳”,也不意味著賽博朋克就會喪失魅力。
站在“現實”看,我很難想象自己跟文章的作者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和政治、倫理視野,“人類全員意識上傳”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它是不是值得追求的,都得不到論證。而在作者那里,“人類全員意識上傳”好像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唯一解法”了。
文章中說:
但與其歸咎于神山健治,不如歸咎于賽博朋克本身,無論正派還是反派,如果要解決“高科技低生活”的矛盾,把自己的邏輯推演到最后,都會發現只有把整個社會虛擬化,把《1984》變成《美麗新世界》,讓所有人用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幸福,才是唯一解法。《2045》的結局,與其說是《攻殼機動隊》的終章,不如說也是賽博朋克的終章。
科技樹點歪、意外的資源缺乏(比如算力、存儲空間的缺乏)、倫理禁止等等都有可能讓這個“終局”成為一個“可能性分支”,換個角度,不如說現在也是一個“可能性分支”。既然如此,賽博朋克就總可以在我們未曾涉足的另一個分支上發生。
另外,以“人類全員意識上傳”為基礎設定的故事也有。2014年的動畫《樂園追放》就是個例子。《樂園追放》的設定是98%的人類意識上傳離開了地球,只留下極少人還以肉身生活在地球上。女主角安吉拉·巴爾扎克為了前往地球執行任務,才生成了自己的肉身。
以近代的哲學解讀賽博朋克,是否有點夏蟲語冰?再來細讀文章中論及《攻殼》的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是這樣的:
擁有感情能力,甚至可以生兒育女的仿生人究竟是不是人。這個一體兩面的設問究其根源,我們能很容易想到笛卡爾。作為唯理論哲學的代表,笛卡爾通過普遍懷疑去尋找那些不可懷疑的東西,“把沙子和浮土挖掉,找出磐石和硬土”,這“磐石和硬土”便是作為一個思想主體的“我”,這個“我”是超越形體的,可以不攝取營養,可以不能走路,但不能停止思想,不然自身就不復存在。“我思故我在”的原理引出了Ghost和Shell的關系,心物二元論構成了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的核心。
這個段落里,文章認為押井守的《攻殼》是心物二元論。這屬實讓我懷疑作者看片時打了瞌睡。押版《攻殼》的“傀儡師”,一個從數據洪流中覺醒了個體意識的AI,正是反對心物二元論的生命。
第二個段落:
延續笛卡爾,另一位唯理論哲學家斯賓諾莎則將個人之思轉變為了神之思,他認為“神”或“自然”才是唯一實體,個體只是這唯一實體的分殊,進而,個體服從一個邏輯必然性,它們不再具有偶然性和自由意志,只能朝向邏輯指定的方向前進。個體成為實體的分殊,很熟悉吧,這就是神山健治版《攻殼機動隊》一直以來的核心概念——Stand Alone Complex(孤立個體的集合體)。集體實體雖然由個體所組成,但當集體實體出現后,便會超越個體自行其是,朝向唯一的邏輯終點前進。
這個以斯賓諾莎解讀“Stand Alone Complex”的段落,就不是打了瞌睡能糊弄過去的了。因為斯賓諾莎的必然性,跟“Stand Alone Complex”沒法扯上關系。斯賓諾莎的“必然性”才不管什么個體集體。對斯賓諾莎來說,“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
其實在攻殼系列里,所謂“思-在關系”的問題有一種更為后現代的視角。比如被文章拿來舉例的《攻殼機動隊 S.A.C. Solid State Society》,就展現了一種碎片的、斷裂的、難以統合的“思”??晌恼吕飬s這樣描述這部片:
這也是為什么神山健治版的每一部標題都會帶上“SAC”,因為他一直在講集體意志超越個人意志的故事:先是所有網路黑客都戴上了笑面男標簽;然后是《個別的十一人》中試圖將全部難民意志上傳到云端以應對核災難;再到《Solid State Society》中使用人工智能執行將遺產繼承給下一代日本人的右翼政策;最后在《2045》,干脆將所有人類的意志上傳到云端,創造一個真正無差別的社會。
這也不是看片打瞌睡能糊弄的。因為執行所謂“右翼政策”的根本不是什么人工智能,就是少佐自己。能同時操作多個義體的“草薙素子”,變得沒辦法把握“完整的”自己。她的極端思想在執行轉移“貴腐老人”的財產轉移給小孩子的行為,而她自己渾然不覺,反而深入調查此事。最后關頭,犯罪者的義體開槍自殺,少佐連上了那具“尸體”的電子腦,猜了個謎,才得知這個“遺體”來自自己。
這樣的少佐,是笛卡爾所說的、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傳統所熟知的那種“我思”主體嗎?顯然不是。拿笛卡爾和斯賓諾莎的理論來解讀《攻殼》,是不是夏蟲語冰呢?
結語本文旨在批判,不打算構建什么。想說的說完了,也就沒什么結語。
- 黃河年均入海水量超300億立方米 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 熱門: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超一年 兼顧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
- 天天通訊!FBI稱正評估抖音海外版可否在美繼續運行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當前簡訊:112項便民辦稅措施落實到位 稅費支持政策直達快享
- 天天速遞!今冬供暖季天然氣供應總體有保障 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 播報:數讀世界杯大名單 看看老、少、高、矮都誰排第一?
- 北京朝陽區新增風險點位公布,涉及多個學校、超市、公園等
- 全球報道:引導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 見字如晤|張兆和:“多情人不老”
- 世界觀速訊丨《海上晨鐘》演繹民族品牌的成長傳奇
- 世界觀焦點:還記得比爾蓋茨前妻梅琳達嗎?有新男友了
- 一如年少模樣
- 衢州風華學校教師宋晴斬獲省級比賽一等獎
- 阿根廷隊將與阿聯酋隊進行一場友誼賽后前往卡塔爾
- 卡塔爾世界杯各隊大名單全出爐 我們總結了5個“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線換乘”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交通樞紐獲批
- 全球新動態:美國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專家呼吁民眾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個唾液孕檢試劑盒即將上市
- 天天滾動:今年以來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 創歷史新高
- 熱點聚焦:北京朝陽:繼續增加核酸檢測點位和通道,優化點位布局
- 美國登月火箭終于發射升空 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
- 看熱訊:10月民航客運數據發布 ?主要運營指標同比下滑
- 世界熱資訊!綠色菜單引領餐廳低碳消費新風尚
- 燕麥奶不等于燕麥加牛奶
- 四川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走進遂寧
- 今日關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為隔離觀察人員,涉及13區
- 全球播報:貴州大方:非遺傳人高光友獲“貴州工匠”稱號
- 世界通訊!用包裹著火焰的詩句,撫平時光的皺紋|“娜夜詩選”首發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