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焦點!【萌三國之持質者,皆當并擊!(夏候惇&韓浩篇)】獨目殘軀不懼身死,壯情豪膽小傷何懼

      發稿時間:2022-09-18 18:35:26 來源: 嗶哩嗶哩


      【資料圖】

      夏侯惇,字元讓,是沛國譙地人,夏侯嬰的后代。十四歲就跟隨老師學習,見有人羞辱他的老師,夏侯惇就殺了他,從此因剛烈而聞名。

      魏太祖曹操開始起兵的時候,夏侯惇常擔任副將,跟隨魏太祖征戰。魏太祖任奮武將軍時,任命夏侯惇為司馬,讓他另外領兵駐扎在白馬,后來升他為折沖校尉,兼任東郡太守。魏太祖曹操征討陶謙,留夏侯惇駐守濮陽。

      張邈叛變投降呂布,魏太祖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軍隊輕裝前往救援,正好與呂布的軍隊相遇,雙方交戰。呂布軍退回,于是呂布趁機進入濮陽,突襲獲得夏侯惇軍隊的軍用物資。呂布又派將領假裝投降,趁機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寶物和資財,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驚惶恐。夏侯惇的部將韓浩于是指揮軍隊駐扎在夏侯惇軍營門外,把軍中的官兵將領都召集起來,讓他們放下鎖甲管好屬下都不許動,各個軍營才安定下來。韓浩于是前往夏侯惇的住所,斥責劫持人質的人說:“你們這些兇惡叛逆的家伙,竟敢劫持大將軍,還想活嗎!況且我奉命討伐逆賊,難道會因為一個將軍的緣故而放縱你們嗎?”于是他又流著淚對夏侯惇說:“這才對得起國法啊!”于是他召集士兵攻打劫持人質的人。劫持人質的人嚇得直叩頭,說“我只不過是想要得到一些資財,然后就會離開!”韓浩多次斥責他們,并把他們都殺了。夏侯惇幸免于難,魏太祖聽說了這件事后,對韓浩說:“你的這種做法可以成為萬代的法則。”于是發布命令,從現在起,往后再有敢劫持人質的,都應該一起攻擊,不必顧忌人質。從此以后,劫持人質的人就沒有了。

      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記載原文如下: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后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沖校尉,領東郡太守。太祖征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布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兇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惇既免,太祖聞之,謂浩曰:"卿此可為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質者,皆當并擊,勿顧質。由是劫質者遂絕。

      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陳留、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時大旱,蝗蟲起,惇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轉領河南尹。太祖平河北,為大將軍后拒。鄴破,遷伏波將軍,領尹如故,使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錄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戶,并前二千五百戶。二十一年,從征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賜伎樂名倡,令曰:"魏絳以和戎之功,猶受金石之樂,況將軍乎!"二十四年,太祖軍于摩陂,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拜前將軍,督諸軍還壽春,徙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將軍,數月薨。

      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馀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謚曰忠侯。子充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孫畢侯,分惇邑千戶,賜惇七子二孫爵皆關內侯。惇弟廉及子楙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也。楙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充薨,子廙嗣。廙薨,子劭嗣。

      韓浩者,河內人。沛國史渙與浩俱以忠勇顯。浩至中護軍,渙至中領軍,皆掌禁兵,封列侯。

      漫畫一則:

      扉頁:

      標簽: 便宜從事 從此以后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