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新動態:白鳳 端木蓉 事實究竟怎樣?

      發稿時間:2022-09-18 15:36:31 來源: 嗶哩嗶哩

      歡迎理性討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首先看幾個方向。

      ①從參照物看,這是水平視角。

      ②所以白鳳的羽毛的確是向下攻擊

      ③端木蓉的針向上攻擊。

      ④兩個攻擊軌道是平行的。

      所以兩個人的位置和攻擊軌道基本可以確定。

      ①幾個關鍵人物的位置????

      這是小高打蓋聶上次三個人的位置,端木蓉擋在蓋聶前面。

      這是這一次三個人的位置

      很明顯,這次三個人并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②白鳳的傷口

      白鳳的傷口是橫著的,然而端木蓉的針是斜向上的。所以說明白鳳受到攻擊時,并不是垂直站直的姿勢,而是傾斜的姿勢。

      ③端木蓉的傷口,處在胸口?

      從兩個人的傷口,攻擊軌道來推測兩個人發動攻擊時的位置。

      胳膊是水平的。

      人是站立的。

      根據飛針的軌道來看,應該是手臂斜向上發出去飛針后,再落到水平位置,最后垂下去。

      ①端木蓉可能是邊起身邊發動攻擊。

      之前端木蓉的確是被綁,跪坐在地上。

      那么根據端木蓉的傷口位置來看,白鳳攻擊目標的攻擊點不會高于端木蓉受傷的位置。如果這個攻擊點在此時落在蓋聶身上,只會更低。

      所以我覺得當端木蓉是邊起身邊發動攻擊時,白鳳的目標并不是蓋聶。

      ②端木蓉可能是在站立時發動攻擊,那么根據白鳳的傷口和兩方攻擊軌道來看,白鳳攻擊時是凌空傾斜的位置,當白鳳處于這種姿勢時,攻擊目標則可能是蓋聶和端木蓉兩個人中的一個。

      三個人并不站在同一水平線,所以不會兩個都攻擊到。如果真要攻擊兩個人,干嘛不多飛幾個羽毛?端木蓉攻擊白鳳一個人飛三根銀針,白鳳攻擊端木蓉蓋聶兩個人不能多幾根羽毛?

      但是這只羽毛飛過去,真的會落在蓋聶身上嗎?

      蓋聶察覺到的時候,只是偏了個頭而已,不是轉身,所以白鳳視角里,蓋聶是一個側身的姿勢。面對面的,還是端木蓉。而蓋聶,并不在端木蓉身后。(就算羽毛穿過去了也不會落到蓋聶身上。)

      綜上所述,我覺得白鳳并不是為了攻擊蓋聶,不論端木蓉何時發動的攻擊,白鳳攻擊的目標都只是端木蓉而已。

      白鳳為什么要攻擊端木蓉?

      之前白鳳去追盜跖了

      沒追到,所以回去了。

      他從哪里回到機關城里面?

      白鳳此時站立的位置,不在流沙一側,也不在墨家一側,而在端木蓉蓋聶前面,而蓋聶端木蓉上方,有一個巨大的缺口。所以白鳳有可能是從這個缺口回來,從攻擊軌跡上來看也很符合,視線上也很容易讓端木蓉先發現。老版還有一個白鳳垂直落地的動作。而端木蓉或許覺得白鳳速度太快,甚至有危險。有偷襲的可能,畢竟之前在機關鳥上遭遇到過白鳳的攻擊,情急之下攻擊了白鳳,而白鳳出于回擊才發射了羽毛。

      為什么端木蓉先發動攻擊,以及能不能先發動攻擊。

      ①如果是白鳳先發動攻擊,端木蓉能反擊并且傷到白鳳嗎?

      以往類似情況

      蓋聶英雄救美。那時候端木蓉根本不知道后面的樹上有羅網的刺客,也沒察覺到暗器襲擊,后面那個刺客被蓋聶秒了。

      如果是白鳳先發動攻擊,蓋聶能不能察覺?端木蓉的反應速度比蓋聶還快?白鳳發動攻擊之前,或許都沒人察覺到白鳳回來了,白鳳回來后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和端木蓉互相甩武器。所以真要是白鳳先發動攻擊,那么事先根本不會讓別人發現自己。難不成白鳳還不如蓋聶秒殺的羅網刺客?

      據我所知白鳳比較喜歡偷襲衛莊。

      ②端木蓉能不能先發動攻擊

      綁她的繩子,斷了。

      暗器在手

      白鳳只是想回來而已,沒想殺人,如果有殺氣,蓋聶能發現,比如說小高雪女初登場時,小高站在陰影里,蓋聶就發現了。白鳳也沒想到誰要殺自己,所以沒有隱藏,可能只是速度快了點,端木蓉看到他了,先發出去了飛針,白鳳后回擊。

      理性討論,就事論事。

      標簽: 端木蓉蓋聶 蓋聶端木蓉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