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熱聞】小明黃人設很崩,強牛的瓜滂臭。

      發稿時間:2022-09-06 05:35:30 來源: 嗶哩嗶哩

      暫時看到22集,前面20集給個四五星不過分,有瑕疵,但總體還好,尤其是講江流兒不破不立,再創六合棋的設定很可以,有新意,妥妥的中國故事。但是,后面牛得我有點不理解,編劇是覺得某些番“牛”得經典,自己也得“學習學習”么?其實牛就牛了,我們觀眾大可以不抱大團圓的幻想,但是你強行學其他動漫,搞得自己為了牛而牛的話,那就很離譜了。

      我且簡單從小明黃人設方面來分析一下:

      小明黃上來給人的感覺是崇禎帝朱由檢,除卻二者登基年齡相仿,不少情節也有借鑒:報財政數據戳破臣子尸餐素位的情節,類比朱由檢報物價戳破宦官謊言的經歷;手下臣子個個無能無用互相扯皮,只剩個貼身老奴常常出鏡,倒也符合朱由檢自謂“朕非亡國之君”,將亡國歸咎于“諸臣誤朕”。不過因為架空歷史,對手不是魏忠賢、清軍,而變成幽王、?蒙古了。


      (相關資料圖)

      總而言之,人物形象至此尚算明朗,說話做事給人一種少年老成的城府感,而又偏偏形象稚嫩,形成一波反差萌,前期的小明黃還是很討喜的。

      之后的小明黃沒有太大偏離,但是逐漸有一種人物性格的割裂感,可能是編劇想要平衡【皇帝】和【少年】兩個人物身份,但效果不佳,這種感覺主要出現在與江流兒兩次見面前后:

      先大致看下情節,第一次兩人相遇,說是下棋,不如說是小明黃到江流兒面前賣弄一下(也就是小明黃給江流兒“講棋”);第二次,便是小明黃虛心來請教江流兒來給他講棋。

      兩次來訪,身份轉變的過程似乎沒有提及,雖然的確算不上重要,但其實兩次身份互換的契機,完全可以是(以下為我的設想):

      宦官聽了小明黃講述與江流兒的第一次棋館相遇,小明黃告狀般說江流兒刮朕龍鼻,宦官聽罷便讓小明黃刮自己10下鼻子以代江流兒受罰,并勸道小明黃不要在意,不僅要不計前嫌,還有多向之學習,再補一句說“下棋好比治國,您要治國第一,不妨多去問問那下棋第一”。????

      這不比小明黃撒嬌,把氣撒在宦官頭上要好太多?同時原本觀感上不太和諧的主仆關系(至少在我看來實在奴性太大),變成了爺孫倆個,這不就把小明黃身邊一直缺少的長者賢臣形象塑造了一個嗎?(這里再提下,明朝宦官識字,比如其中的大能,魏忠賢。)

      反觀以“刮龍鼻”為引,意圖刻畫小明黃尚且年幼,不沉穩。雖然可以,但這部分孩子味實在太重,尤其是在宦官面前撒嬌的情節,實在與前幾集一幅老謀深算的少年老成模樣割裂太大,這部分情節完全可以一帶而過,尬不尬先不提,這本身就不合小明黃前期立的人設。

      其實刻畫小明黃年幼不夠沉穩的情節不是沒有,在看江流兒對弈棋鬼王的譜子沒看懂后,因得了武云飛點播,第二天便去找江流兒看似下棋實則賣弄,這部分劇情在我看來是很巧妙的,不僅刻畫出小明黃不夠沉穩,一得提點便去賣弄這樣很符合小孩子氣的特點,還將兩人在皇城之外,以大哥哥與小朋友的身份相遇的不合理編的非常合理。(這里的編劇非常在線,沒少看宮廷劇呵。)

      之后,便是第二次棋館相遇,江流兒給小明黃講棋,說“一味被動接受是為無謀”。只看這話,算是江流兒對小明黃的教誨,之后這話還出現了好幾回,小明黃打見了江流兒回來就一直念叨這兩句,可見其的確受教。。。了個寄吧啊。

      然后就“牛的來了”,小明黃還是被動接受了和親的提議。

      真不是我說,這蒙古人說來就來了,來了就要人,要人還就直接給了,,,

      服了。無力吐槽這部分,小明黃人設徹底崩塌,但在說這個人之前,我還是想把大的政治層面先講講,再說這部分人設如何崩塌。

      臆想一下編劇的顱內高潮:小明黃此計,乃是驅狼吞虎之上上策,非常合理,不僅充盈自己的實力,有蒙古人賣命,優勢就在我小明黃啦,哈哈哈哈;還能學習借鑒一下經典名番,來個NTR橋段,這樣一來熱度該有多大啊,哈哈哈哈。

      說實在,不是沒見過NTR,(不列舉啦,免得兄弟們傷心),甚至我本人也不反對NTR橋段,盡管這很惡心人,但文學作品的深度不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摔碎給你看,但講故事的前提是要有邏輯,而不是一味得想著如何惡心人,憑著心里的惡趣味把人家倆給說拆就拆了,消費觀眾感情

      服了。無力吐槽這部分,小明黃人設在此也算徹底崩塌,但在說這個人之前,我還是想把大的政治層面先講講,再說這部分人設如何崩塌。

      首先,咱還是先簡單看下歷史吧。(明吹覺得這簡直是QJ歷史,別大家一說就稱是什么架空歷史,就是扯蛋,也得先有個蛋不是)? ? 一是,明朝沒有公主和親。雖然朱元璋剛剛稱帝時的確根基不穩,有過和親的想法,但由于準親家太菜,還沒去成呢,人沒了,也就不了了之了??傊?,我大明不來和親,只搞互市,互市也是自己占甜頭。? ? 二是,明朝的確有蒙古軍隊,也就是永樂帝朱棣“”的寧王手下“雇傭兵”朵顏三衛,也正是這支蒙古軍給了朱棣“清君側”的政治資本。(要這么論,幽王拿著朱棣清君側的劇本,這不該是幽王的手下么)土木堡之變前后,這支部隊反水,先是跟著瓦剌,后來是后金,倒戈來攻打明朝。說白了,就是一群雇傭兵,有奶就是娘,根本不是什么政治力量。????三則說蒙古這邊,無論是韃靼(dada)還是瓦剌(wala),明朝前中期,這二位都可謂是慢羊羊和刀郎這樣可可愛愛的羊村村長,兩人天天勾心斗角,大明天天互市冊封,直到土木堡之變(1449年)——瓦剌的巔峰時刻,才算是搬回一籌,這之后雖然明朝每況日下,但是后金一登場,十幾年就給這兩位羊村村長噶了,皇太極稱蒙古大汗,完事,沒個十年就又進了中原??傊?,韃靼 瓦剌 后金的可汗們都不太符合劇中這位(量子疊加態的武力值)。

      再看看編劇整的的各方勢力和政治立場。???

      幽王鎮守西北,傭兵十萬,定下文比圍棋,武比刀槍的大局,意圖先清君側,再開疆土,立萬世名。

      小明黃,坐擁天下,兵甲也十萬,名正言順的明朝皇帝,民心所向。不愿將皇位讓與皇兄,以免天下生靈涂炭。

      再就是蒙古萬汗之汗,被編劇史詩級加強,限時返場,傭兵不知道多少萬,反正是既能被小明黃一紙文書昭進京城,還能一開口就跟皇帝姐姐和親的量子疊加態。但是,沒有明確政治目的(至少到22集沒有表露)??梢哉f是小明黃眼里穩政權的馬頭刀,幽王眼里刷軍功的倒霉蛋。

      幽王要打小明黃,小明黃驅狼吞虎,坐收漁利。乍一看倒是挺三國演義,其實利害關系顯然。幽王,明黃勢若水火,加之蒙古攪局,看似混亂,但問題在于,如果幽王當朝,自當征討蒙古,只要明確這點,蒙古可汗就不可能幫幽王,這樣看來,實則還是兩方交戰。再者,既然是幽王登基便要擴張領土,小明黃如果退位,大明沒有內斗,直接與蒙古交戰,但凡這可汗不昏了頭,想想自己為啥回了老家放了羊,就必然要這大明內斗不止,不可能還要踏踏實實去幫誰奪天下。(倒和史實正好一轉攻勢,坐山觀虎斗的咋變成蒙古了???)

      總而言之:就一般理性而言,這哥們除非精worm up腦(也可能是編劇),不然就不可能明明說好要幫小明黃的,又非要和親才肯幫。(非要說,還有一種可能,這哥們覺悟夠高,臨時變卦,不愿摻和,故意讓小明黃不同意,置身事外,待明朝內戰,坐收漁利。)

      分析完大形勢,再看小明黃,有道是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我看這二位是差不太多,是既無良策安天下,也無妙計馭虎狼。? ?

      一,無良策:除卻前期在朝臣面前擺擺架子,再沒有表現其治國安邦之能的劇情了。何為皇帝?編劇既然想要在劇中描寫權利斗爭,刻畫小明黃這樣一個明君角色,就應該讓大家看看小明黃治下,是如何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國庫充盈的。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國力空虛,以致于要向蠻族和親,無論是哪個朝代,我都沒見過用和親來表現皇帝如何治太平世,安天下民的,顯然是國家日薄西山,每況日下之時。有借口是小明黃年幼無知,明朝又爛攤子一個,其實也無非就是編劇既寫不出“朕非亡國之君”,“諸臣誤朕”?的無力感,又不愿放棄小明黃這樣一個少年皇帝的好人物,好素材。于是,,,寫爛了。

      二,無妙計:看似借蒙古勢力打壓幽王是妙計,甚至歷史上朱棣也大致概這么干過(也就給點錢),但“和親”放在這里極不合適。首先,必須搞清和親意味著什么,作為正統皇帝,卻要憑借和親,與外族勾結,向內征討自己的哥哥,看似漁利坐收,實則被人留下口實,被人謠傳出去便是:看似以百花換得天下安寧,實則是換得皇帝位子。天下百姓如何看待一個將自己名作姐姐實為老師的親人嫁給異族作政治籌碼的皇帝?自己皇帝的位子難道能穩?民心難道能留?君不見,彈幕滿屏立幽王?今日看似和親犧牲一人,坐收天下,實則是既賠了百花又失了民心。

      總之是,到此為止,小明黃的表現純純小丑,對內對不起百花江流兒,對不起民心所向(包括我們大家),對外給幽王留下勾結異族的口實,甚至不能保證蒙古如何聽從自己。原本前期少年老成的形象在此看來卻變成工于心計,不擇手段。

      還沒看完,只能待反轉。

      我02年的,磕了你倆十幾年,MD,我沒找著媳婦,江流兒你也得給我找著。

      PS:“皇”不是打錯字了,他不配,至少現在就是個黃不冷等二傻子。

      標簽: 中國故事 坐收漁利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