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中國(綿陽)科技城“三推”活動再度亮相粵港澳大灣區-環球新視野

      發稿時間:2023-03-29 10:17:20 來源: 四川日報

      綿陽建成投運科創基金小鎮。

      綿陽大力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圖為游仙高新區一角。

      “科技城人才日”啟幕暨綿陽科技城人才發展集團揭牌儀式現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綿陽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

      春和景明,萬物昭蘇。

      2023年春,中國(綿陽)科技城再啟“三推”(城市形象推廣、產業項目推介、特色產品推銷)活動(簡稱“綿陽‘三推’活動”),首站前往廣東省佛山市,這也是該活動時隔7個月再度亮相粵港澳大灣區。

      過去大半年時間里,綿陽“三推”活動先后來到福建省廈門市、廣東省東莞市、江蘇省蘇州市,這次再度來到廣東省佛山市。通過一次次“走出去”,綿陽打破盆地意識,“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主動出擊,在對外開放的路上跨越山海,在更大范圍內尋求合作與共贏。

      “三推”活動 激活綿陽開放合作新動能

      3月27日,離中國(綿陽)科技城廣東(佛山)行正式啟動還有幾天時間,綿陽科技城新區經合局一支團隊登上前往佛山市的航班,為即將舉行的一場行業懇談會提前做足準備。

      在這場懇談會上,他們將與當地科技企業對接,尋求在機器人、行業感知領域的合作機遇,未來有望在綿陽培養一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新型產業。

      “走出去”才能帶回更多的機遇。2022年,綿陽實施“開放活市”戰略,“三推”活動正是其實踐之一。搭乘開放的“快車”,相關部門、企業主動出擊,帶回了一個又一個發展機遇。這正詮釋了“三推”活動的設立初衷:拓寬視野,在全國范圍內瞄準目標、探尋標桿,向最好的學、與最強的比、跟最快的賽,看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2022年的“三推”活動,可謂是“破冰”之行——打破固有思維的局限,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每到一站,部門“站臺”推介,企業老板上陣“帶貨”。這樣打破常規的舉動,對外推廣了綿陽的城市形象,激發高質量發展的精氣神。

      在探索中進步,“收獲”也愈加豐實。2022年6月,首站“廈門行”,74家企業展出200余種精品,銷售收入9400萬元,攬獲訂單3.6億元。推介會上簽約項目18個、簽約金額135.5億元;

      兩個月后的“東莞行”,142家企業展出518種產品,銷售收入5300萬元,攬獲訂單5.6億元。推介會上簽約項目27個、簽約金額268億元;

      2022年11月,“蘇州行”期間,113家企業展出540余件產品,銷售收入4400萬元,攬獲訂單30.86億元。現場簽約30個項目、簽約金額525.63億元。

      這些收獲,如同涓涓細流,轉化為推動綿陽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以此為契機,2022年,綿陽市簽約招商項目259個、簽約金額2641.77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28個、簽約金額2537.13億元。“綿陽市實施‘綿品出川’活動,助力‘綿陽造’走向全國”的經驗做法被省政府通報表揚。

      此次“佛山行”,綿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自信地融入到開放合作的大局中。107家企業帶著精選的500余個高端工業產品、特色農產品、非遺文創產品參展。展區再次升級,更加注重互動體驗、文化融合、場景再現,讓佛山市民“身臨其境”感受中國(綿陽)科技城的魅力。

      同時,還將高規格舉辦中國(綿陽)科技城廣東(佛山)推介會和銀企政投資懇談會,圍繞綿陽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聚焦“三類500強”、知名上市公司和外資企業靶向招商,聯合兩地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招商,全面推出總投資達7700余億元的機遇清單,并將簽約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為綿陽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注入動能。

      擁抱先進 收獲的不只是項目和訂單

      在此次“綿陽造”佛山行的展館門口,兩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頭戴舞獅帽,熱情迎客。

      佛山是南獅發源地,而綿陽野生大熊貓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兩個特色元素相融合,增添現場體驗“打卡”的樂趣。

      展會期間,綿陽名廚與佛山名廚將現場烹飪美食,展現獨具韻味、色香味俱佳的川粵美食。

      一場展會,將推動綿陽和佛山實現文化、產業的交融互動。

      這是綿陽第二次“組團”來到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次不僅要輸出“綿陽造”產品、對接項目,更是來找尋發展的“門道”。

      佛山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廣佛肇經濟圈”、“廣州都市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同時,佛山也是全國民營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

      而民營經濟同樣是綿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就在今年2月,綿陽市高規格舉行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發布綿陽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榮譽榜單并現場授牌,兌現惠及民營企業的政策措施。

      僅隔一個月時間,綿陽就到全國民營經濟發達地區開展“三推”活動,不僅為綿陽眾多企業搭建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平臺,也“組團”向先進地區學習,打破信息壁壘,增進了解,吸引投資。

      兩個城市相隔千里,各具特色。佛山是制造業名城,“佛山制造”享譽海內外,已形成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金屬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塑料制品、精細化工及醫藥、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優勢行業。

      2022年以來,綿陽堅持創新引領,大力實施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傳統支柱產業,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核醫療健康、激光技術應用、機器人、磁性材料等“新賽道”產業。

      此次中國(綿陽)科技城廣東(佛山)行,致力于讓綿陽這個內陸城市形成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差異化互動平臺,推動雙方鏈接資源,助力企業合作與產業發展“闖”出一片新天地。

      鋪筑橋梁 活力從持續開放合作中迸發

      如果將“三推”活動比作開放合作的“橋梁”,其連接的不只是綿陽與東南沿海城市,更打開了一扇開啟視野、促進開放合作的大門。

      3月29日,“科技”綿陽“城”納賢才——2023年綿陽市招才引智活動周廣東(廣州佛山)專場活動也同步開啟。

      人才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為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2022年綿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啟動新探索——借助駐外招商團隊,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建設起人才招引團隊,實現項目、人才同步招引。

      2022年4月,《綿陽市加快集聚創新人才十條政策措施》(即“人才十條”)正式發布,十條舉措聚焦人才引育用服全鏈條,設立10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這也是綿陽出臺的含金量最高、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

      同年,綿陽全面啟動“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學城”建設,鏈接知名高校、創新平臺的技術、人才、設備等資源,推動高校與各類創新主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讓科技成果、企業需求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同頻共振”。

      不論是招引人才,還是推銷產品、招引項目,綿陽堅持主要領導“站臺”,相關部門、企業“組團”拼在“客場”,為當地市民展現綿陽的城市形象。

      跳出“舒適圈”,積極走出去,才能擁抱更多的伙伴。

      近年來,綿陽大力實施“五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綿陽“三推”活動是綿陽踐行新發展理念,擁抱發達地區、握手發達城市,“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不斷開拓視野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綿陽造”融入大市場、融入產業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

      在一場場“三推”活動中,綿陽開放包容、銳意進取的城市形象將進一步加強,在更大范圍內樹立起中國科技城的城市品牌,為推動綿陽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四川日報 付江 明遠 圖 綿陽市委宣傳部)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