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溫江稻蒜輪作繪就“天府糧倉”美麗畫卷-全球今日訊

      發稿時間:2023-03-29 09:49:23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今年溫江的蒜薹上市啦!又嫩又脆,巴適得很。”日前,位于成都平原溫江區永寧鎮杏林社區的鄉村田野到處一派忙碌景象,采收蒜薹、上秤稱重、收購裝車……蒜薹香味在空氣中彌漫。

      隨著溫江蒜薹進入采收季節,連日來,溫江蒜農都忙碌在蒜田里和小路邊,拉蒜薹的摩托車和汽車來回穿梭在機耕道上,蒜薹收購商紛至沓來,一車車鮮香的溫江蒜薹從此發往成都的大小市場,乃至湖北、貴州、陜西、河南等全國各地,一曲“稻蒜輪作千斤糧萬元錢”的鄉村振興交響曲奏響在溫江鄉村田野。


      (資料圖片)

      近年來,溫江區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扎實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堅持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大力發展稻蒜輪作生產模式,優化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條,有效實現首保“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

      成都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堅持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大力發展稻蒜輪作生產模式,優化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條,有效實現首保“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

      稻蒜輪作面積1.5萬畝

      打造“天府糧倉”的美麗畫卷

      根據溫江耕地整體規模小、人均耕地面積少、耕地分布零散等嚴重制約了糧食安全保障、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實際,溫江區委提出“創新開放三產共興”發展思路,著力聚焦提高畝均產量、追求質量優勢,堅持補短板、夯基礎,不斷做優做強溫江稻蒜現代農業園區等產業載體,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

      重點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等工程,加快農村區域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數字農業公共服務平臺,推廣無人智慧農場應用等先進新技術,園區農業綜合信息化水平超過70%。目前,溫江稻蒜輪作面積1.5萬畝,年產蒜薹560萬公斤,蒜頭1120萬公斤,畝均綜合收入最高可達1.5萬元/畝,鋪展開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的美麗畫卷,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溫江樣板。

      科技賦能產業強

      助推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之路

      “今年蒜薹畝產在800-850斤左右,比去年增產100-200斤,畝產值在3000元以上,這都是科技助力的結果”。成都市溫江區大蒜協會會長祝玉成坦言。

      近年來,溫江區充分整合區域內科研院所資源力量,深入推動與川農大、成都農林科學院、省種業集團等合作,推進“百畝優質稻蒜輪作示范項目”、“五新”數字農場、“川農牛”科創農莊等應用場景建設,打造農業科技試驗區;利用區塊鏈技術和CNG農業公鏈平臺,聚力開展“溫江大蒜”種源保護、良種選育、種苗等級與品質鑒定以及標準化體系建設。目前,已與相關高校院所合作開展優質水稻、大蒜品種試驗示范新優品種200個以上。積極發揮區大蒜協會等行業組織作用,大力推廣紅七星大蒜種植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綠色生產水平,也為蒜薹的增產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撐。

      溫江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石秀蓉說,該區加強大蒜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和大蒜質量管控,深入推進大蒜產地準出制度、產地標識制度,認真抓好大蒜生產春季田管和蒜薹農殘快檢抽查,出薹期間組織技術專家深入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綠色種植培訓,提高大蒜和蒜薹的品質產量,營銷提升溫江“紅七星”大蒜知名度,做好蒜苔采收上市指導服務,確保蒜薹銷售價格穩中有升。

      與此同時,溫江區還大力延展產業鏈條,塑造溫江稻蒜品牌。豐富完善黑蒜等大蒜深加工產品種類,延伸農產品供應鏈條。開展溫江大蒜產品品牌推廣、電商營銷,全方位拓展產銷對接模式。稻蒜輪作園區品牌農產品產量占比達85%,助推溫江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之路。

      稻蒜輪作農民富

      實現“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

      “今年蒜薹采摘早,收益好,市場收購價在22元每公斤。”在八角社區的蒜田里,忙碌著的村民李軍欣喜地告訴記者,他家從3月7日開始打蒜薹,連續采摘兩天,已經賣出500多公斤蒜薹,收益十分可觀。蒜農王代勇高興得合不攏嘴:“一天打了1000多公斤,賣了2萬多元,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近段時間,溫江區的鄉村田野里村民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杏林社區的蒜農李光全說,他家地里的蒜薹可產2000多公斤,今年僅此一項就能為他家帶來幾萬元的收入。

      除了蒜農,蒜薹代購商朱紅云這段時間每天成了溫江的常客,他說在收購蒜薹的季節,他每天要收購5萬多公斤。

      溫江大蒜種植歷史悠久,大蒜種植已有300多年歷史,有“中國十大蒜鄉之一”的美譽,2006年溫江大蒜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其中“紅七星大蒜”尤為出名。萬春鎮和永寧街道是溫江大蒜的主產區。

      據了解,溫江區紅七星大蒜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5萬畝左右,蒜薹按每畝產400公斤,預計今年蒜薹產量在1200萬斤以上,再加上蒜頭收入,種植大蒜的產值4500萬元以上。大蒜種植產業成為助力溫江農民增收的致富產業。

      數據還顯示,一季水稻一季大蒜的輪作方式,讓園區每年每畝耕地可產出600公斤大米、400公斤蒜薹和800公斤大蒜,每畝綜合收入最高可達1.5萬元,實現“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書寫了助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戶持續增收的溫江新華章。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