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成都雙流黃水:萬畝油菜花開春意濃 鄉村振興繪制新畫卷 焦點速訊

      發稿時間:2023-02-23 09:04:21 來源: 中國網

      早春二月,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瀟瀟春雨限制了我們的腳步,但限制不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

      筆者坐著地鐵給大家“捕捉”了些許春光,你不妨跟隨我的鏡頭,搭乘地鐵,追尋春天的腳步到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鄉村,去聽花開的聲音,去感受春姑娘的腳步。

      陽光正好,乘上10號線,列車行駛至應天寺站時,陽光透過車窗灑進車廂,一片片花海,正飛馳而過。


      (資料圖片)

      在黃水站下車,還沒出站就能聞到花香,從C口出站,迎接作者的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海。

      融入花海,行走在比人高的花叢中,耳旁聽見的是蜜蜂忙碌的嗡嗡聲,當然還有花開的聲音……

      增收經濟賬:萬畝花海聚人氣,賞心悅目延伸產業鏈

      2月19日進村車輛1100多輛,2月20日930多輛,2月21日520多輛,雨水節期間,二千余車輛涌入應天寺社區,“以每輛車平均司乘三人計算,加上乘座地鐵來“追花”的人,大概會有一萬多人前來賞花垂釣品美食,由此拉動的本社區及周邊的餐飲、住宿和特色農產品銷售,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黃水鎮應天寺社區黨委書記李洪全介紹。

      李洪全說,雨水節期間,社區里可容納200余人同時就餐的生態餐廳,天天爆滿,淡水魚、鹵鵝鹵鴨、燉土雞、燒泥鰍、燒鱔魚、椿芽炒蛋、野菜包子等極具農家特色的飯菜,受到不少游客青睞,附近應軒魚莊、板坡良舍和周邊紅橋鹵鵝、QQ農場等沿大件路一帶的飯店,也接待了不少前來賞花游玩的游客,就連社區里頭腦靈活的老太太,也拿出自家院墻內外的椿芽、家里存儲的花生、自家喂養的土雞士鵝土鴨等特色農產品,趁著雨水節期間小賺一筆零花錢。“今年我們打算延長旅游產業鏈條,發展油菜花系列特色餐飲、油菜籽榨油體驗、油菜籽油品銷售等衍生板塊,將來這些板塊運作起來,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李洪全說。

      生態環保賬:楊柳古河蓄碧水,牧馬山上披綠裝

      在牧馬山上和山麓打造千畝花海,帶來的不僅是荒山綠化,更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土地資源的徹底盤活和高效利用。

      黃水鎮的萬畝花田,位于古蜀農耕文化發源地的牧馬山山坡及山麓,原先許多處是荒山荒坡,小部分是靠天吃飯的山坡地,大部分是長滿雜草雜樹的荒山林。借著油菜花種植的契機,鎮里多方籌措資金,修山路,興水利,硬是在層層山巒中延伸出近20公里長的環山路,開墾出2000多畝的新農田,利用古楊柳河的水源,通過揚水設施揚到山上,此舉不僅讓千畝荒山坡變成了經濟效益成倍增加的水澆地,更讓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如今佇立牧馬山點將臺遠眺,原先裸露的山體,如今披上了綠裝,往年每到春夏之交經常斷流的古楊柳河,如今碧波瀲滟,一片澄澈,因為蓄積了大量的水源,數千畝土地徹底解決了灌溉難題。“今年,黃水鎮的油菜種植面積是12030畝。將來我們還打算利用這片新復墾改造的土地,種植紫花油菜和其他各種特色花卉,在滿足旅游觀賞的同時,發展花卉種植和繁育,這也是將來一個極其重要的新經濟增長極,我們的目標,就是將原先低產值的土地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和科學開發。”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彭勇科對未來充滿憧憬。

      鄉村振興賬:深度破題鑄樣板,全面發展促提升

      作為社區黨委書記的李洪全,看到的是觸手可及的經濟效益,而黃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詹倩,看到的卻是鄉村旅游深度破題帶來的區域提升和鄉村振興賬。

      詹倩說,近年來,黃水鎮抓住發展鄉村旅游的契機,因地制宜,高標準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應天寺、云華、白塔、楊公等社區鄉村田園旅游綜合體。今年雨水節期間,以鄉村休閑、生態體驗、人居和諧、民俗旅游為主題的特色風情鄉村游已經深度破題,應天寺、云華、白塔、楊公的成功實踐,是以黨建力量拉動鄉村振興一個縮影,下一步,如何以空港花田、牧馬山生態旅游、應天寺菜花游為核心,將黃水鎮境內的生態旅游資源、古蜀農耕文化資源、雙流古八景資源、民俗風情印記、紅色文化資源逐步串聯起來,讓前來觀光度假的游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還有很多工作需要逐步推進。“發展鄉村旅游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久久為功的耐力,通過黨建引領、合作社領辦等模式,以點帶面,分步實施,成熟一個推出一個,把每一個項目打造成鄉村旅游的精品工程,打造成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真正走出一條產業鏈強、家家和美、黃水富裕的發展路子,為鄉村振興鍛造強大引擎。”詹倩說。

      頭頂是尚好的春光,抬眼就能瞧見佇立在花海邊的黃水地鐵站。

      每隔幾分鐘,便有一輛列車從高架上駛過,輕微的鳴笛落進和煦的春風里,與藍天白云油菜花一起,譜成春日交響曲。

      田靠著田,地靠著地,農家小院緊挨著農家小院,這就是成都平原的鄉村,這就是雙流黃水鎮的農村,住的人不少,知道這個地方的人不多。

      一樣的春天,不一樣的春色。

      追尋春天的腳步到雙流黃水鄉村,五顏六色的花朵恣意綻放。

      成都雙流黃水,春意正濃,生機勃勃的田野里,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美。(楊顯云 宿丹)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