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結束,保險公司實施“償二代二期工程”首年成績單出爐。對于保險業來說,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保費增速放緩、盈利下滑、分化加劇、上市險企股價“跌跌不休”、代理人數量持續減少……
(資料圖)
在這種背景下,面對資金運用全面穿透、穿透到底的“償二代二期工程”,保險行業有哪些變化與調整?
資本補充處于高位
2021年末,銀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也被業內稱為“償二代二期工程”,并于2022年起正式實施。“償二代二期工程”帶來的最大的影響之一就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吃緊,這一情況通過保險公司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得到了驗證。在此后的時間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壓力并沒有減輕。
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81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2%,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9.7%。這兩個指標相對2021年四季度末分別減少了20.1個百分點和80個百分點。
風險綜合評級上,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43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A類,114家保險公司被評為B類,15家保險公司被評為C類,9家保險公司被評為D類。相較2021年四季度8家保險公司被評為C類,4家保險公司被評為D類,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的保險公司數量增加了1倍。
面對償付能力下滑和風險綜合評級下調,增資“補血”已成為不少險企的當務之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少有20家險企獲批增資,增資金額超過320億元,這一數額較2021年和2020年均有所提高。另有10家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融資規模合計224.5億元。
談及保險公司增資的情況,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償二代二期工程”使保險公司資本金需求增加,通過增資擴股,是最直接最簡單的增強資本實力、提高償付能力的方法。經濟學家宋清輝也表示,在新的監管規則下,保險公司對資本金需求加大,出現增資潮符合市場預期。
但是,如同“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并不是所有的保險公司都能獲得股東注資。在復雜多變的資本環境下,有的保險公司如愿以償,有的只能“望洋興嘆”。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注冊地位于北京市的某家壽險公司曾透露,擬采取增加注冊資本的方式緩解償付能力壓力,但是至今,該公司仍未有下一步動作。此前,渤海財險也曾對外披露,擬引入戰略投資者,甚至愿意釋放51.55%的股權。直到現在,該項目仍于天津產權交易所掛牌。
談及保險公司資本補充情況,宋清輝表示,增資潮仍在持續。未來,一些保險公司預計將會通過發行永續債等方式,來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補充資本金。永續債具有融資成本較低、審批流程較短、償還期限由發行人確定的特點,加上不會稀釋股權,保險公司可能將其作為拓寬融資渠道的選擇。
倒逼險企優化資產、負債策略
在新的監管規則下,不同風險的業務對資本金的要求出現了明顯變化,也會顯著影響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策略。相較于向股東“伸手”或尋找“金主”,也有保險公司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投資結構來緩解壓力。
如長生人壽表示,由于公司尚處于盈利初期,沒有進入資本自我“造血”的階段,公司會繼續加強償付能力管理,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擇機適度增配長期政府債,從而優化資產負債匹配,延緩償付能力下降,確保償付能力充足。采取類似舉措的還有安盛天平財險,該公司表示,公司將持續監控資本結構,堅持開展資本優化工作,在追求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減少實際資本的消耗,從而穩步提升公司的償付能力。
和泰人壽則提出了更為細致的方案,該公司在償付能力報告中直言,為促進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業務端加大高價值產品的開發力度,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負債成本。資產端通過對保險資金實行精細化管理,在權衡風險和最低資本的情況下,實現收益最大化。
對于保險公司優化產品的舉措,徐昱琛表示,高保障和高價值的產品對于資本的消耗相對小一些,從負債端角度來說,加大高價值的產品,可以降低對資本的消耗。
“由于此前不少激進險企采用資產驅動負債模式,大肆發展高現價保險產品來獲得市場規模。而在新的規則下,保單剩余期限越長,未來盈余則計入越為核心的資本,該項規則鼓勵保險公司以經營長期險產品、保障型產品為主。”一位壽險公司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除了負債端調整,未來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也可能繼續改變。徐昱琛指出,在新的計量規則下,如果保險公司想要降低資本的消耗的話,會更傾向于投資債券等固收資產。
宋清輝進一步分析,從投資端來看,綜合考慮大類資產性價比,未來險企可能更傾向債券等固收類資產,例如重點投資那些行業景氣度高、估值合理的優質資產,不過,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較大挑戰背景下,預計配置固收類資產難度亦將加大。
雖然短期來看,保險公司正在經歷“陣痛”,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償二代二期工程”延續了保險姓保、防范風險的政策導向,目的在于,引導險企聚焦主業、防范風險、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中誠信國際相關報告提到,“償二代二期工程”有利于解決資本不實、數據不實、底層資產不清等問題,能更科學地評估資本占用需求,更準確地反映保險公司的風險暴露情況;有利于促進保險公司堅持長期高價值業務,圍繞保險產業鏈、實體經濟做長期價值投資者,優化資產負債匹配,加強資本管理;助推行業回歸保險保障本源,持續推進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孟茜云)標簽: 保險公司
- 即時看!償二代二期周年下的險企眾生相:猛增資、調業務、優投資
- 最資訊丨垃圾不帶走、留影不文明 別讓這些行為煞風景
- 成都首個新經濟企業服務前站授牌
- 2023年智慧城市全球高峰論壇舉行
- 河南省級以上雙創孵化載體數量超460家 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 四川新增6座全國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 全省共有26座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
- 消費貸成銀行發力“重頭戲” 規模或較去年大幅回升
- 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
- 三亞酒店價格暴漲 消費者出游鎖定冷門城市
- 四川兩地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 即時焦點:重癥都是肺炎導致的嗎?“大白肺”通常是什么情況導致的?
- 【世界新要聞】銀行理財子公司積極布局創新主題類產品 今年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
- 長沙建設標準化愛心盲道 助力殘健互融
- 環球信息:冬日黃河景色美
- 黃岡誕生首個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
- 全球通訊!市場流動性平穩跨年
- 全球快訊:這家“無聲”面包店 背后還有更多故事
- 短訊!湖北省開辟275種藥品 購買報銷“雙通道”
- 《葉甫蓋尼·奧涅金》譯者、俄語文學翻譯家王智量逝世
- 【焦點熱聞】中國奇譚:不愧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出品!這才是真正的國漫!
- 天天速訊:一人之下|科學修仙萬法歸一,神明靈、奇技、丹噬、也就那么回事
- 部分存量房貸利率1日起下調 百萬房貸月供能省200元
- 2022年公募權益基金業績畫像:“冠軍基”收益率達48.55% 363只產品斬獲正收益
- 119只公募基金跨年發行 偏股混合型占比近四成
- 世界今頭條!新年首個交易日20只新基金齊發
- 快資訊丨公募基金年度業績排名落定 多只百億規模產品收益告負 2022年主動權益類基金首尾業績差近100%
- 環球新動態:提個醒!2023國考今天開始打印準考證
- 淺談冰海戰記個人觀看后的感受
- 環球快訊:好看,當然也絕不完美
- 新資訊:我們變了還是動漫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