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快資訊丨公募基金年度業績排名落定 多只百億規模產品收益告負 2022年主動權益類基金首尾業績差近100%

      發稿時間:2023-01-03 08:06:07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公募基金2022年業績“排位賽”正式落下帷幕,對于主動權益類基金而言,業績分化明顯,首尾業績差最高達到了98.44%。前兩名均被萬家基金包攬,第三名則花落金元順安基金。整體來看,2022年基金市場表現平平,約三成基金斬獲正收益,多數為規模不足20億元的“小而美”產品。同時,由于市場風格的轉換,知名基金經理旗下多只百億規模產品虧損。

      主動權益類產品業績分化


      【資料圖】

      萬家基金包攬前兩名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剔除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在全市場8949只公募基金產品(A/C類合并計算,下同)中,共有2744只實現正收益,占比為30.66%。其中,在3677只主動權益型基金(含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中,年內實現正收益的僅有121只,占比僅為3.3%。

      就主動權益類基金排名而言,萬家基金旗下兩只產品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領先表現,二者均由基金經理黃海管理,年內收益率分別為48.56%和43.66%,也是主動權益基金中僅有的兩只業績超過40%的產品。第三名則為金元順安基金旗下產品金元順安元啟,全年收益率為35.60%,基金經理為繆瑋彬。此外,萬家精選、英大國企改革主題兩只基金全年收益率也超過3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主動權益類業績榜前列被一人包攬的情況頻繁出現,基金經理個人風格得到充分顯示。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包攬業績前三名;2020年,時任農銀匯理基金經理的趙詣包攬業績前四;2021年,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包攬冠亞軍。不過,“冠軍魔咒”之下,這些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2022年卻普遍跌逾20%。

      從持倉來看,多只績優基金持有煤炭板塊個股,這也與2022年全年市場表現緊密相關。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僅煤炭、綜合行業指數年漲幅為正,且均超過10%;電子、建筑材料、傳媒等15個行業指數則跌逾20%以上。以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為例,2022年三季報顯示,其前十大重倉股中包含了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淮北礦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等個股。

      “幾家歡喜幾家愁”。2022年,隨著市場風格的切換,一批重倉信息技術等行業的基金損失慘重。其中,莊皓亮管理的華寶科技先鋒A在主動權益類產品中業績排名倒數第一,2022年回報率為-49.88%,凈值近乎“腰斬”。李雙全管理的華商遠見價值A、李元博管理的富國創新趨勢,分別以49.56%、48.50%的跌幅位列倒數第二位和倒數第三位。

      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收益分化十分明顯。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主動權益類基金中,2022年凈值跌逾30%的便有459只,其中37只跌逾40%。具體來看,其首尾業績差最高達到了98.44%,接近100%。

      明星基金“風光不再”

      百億規模產品表現不佳

      從績優基金特點來看,“小而美”表現突出,排名靠前的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普遍較小,也并非由百億級知名基金經理所管理。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2022年全年凈值回報率位列前20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華商新趨勢優選、華商甄選回報A、廣發多策略三只基金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規模超過20億元,其余則均在20億元以下,甚至有六只基金為規模低于2億元的“迷你基”。具體來看,排名前五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金元順安元啟、萬家精選A、英大國企改革主題截至三季度末的最新規模分別為18.22億元、10.07億元、15.28億元、10.32億元和1.55億元。

      隨著市場風格明顯切換,2022年,多位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知名基金經理業績表現“黯然失色”,葛蘭、傅鵬博、崔宸龍、謝治宇、劉格菘、蔡嵩松等知名基金經理旗下多只產品年回報率跌逾20%。數據顯示,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年回撤為23.29%,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規模達到613.33億元;傅鵬博、朱璘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A年回撤為30.70%,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為271.95億元;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跌幅達40.04%,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為239.83億元,墊底百億基金排名;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年回撤為26.02%,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為168.24億元。

      據統計,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元的5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有兩只年內總回報為正,分別為中庚價值領航和安信穩健增值A,年內回報率分別為4.85%、1.57%。34只百億級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回報率跌逾20%以上,除諾安成長外,還有鄭巍山管理的銀河創新成長A、李瑞管理的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兩只百億規?;鹉陜鹊^30%。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受市場影響,去年基金收益為負是普遍現象,專注投資某一領域的基金經理也難以在短期突破大行業限制,建議從更長久的維度關注基金業績。

      實際上,從最近三年的回報率來看,九成以上主動權益類基金實現了正收益。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有歷史數據的2422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共有2212只三年回報率為正,占比達91%。從成立以來的回報率來看,則已有2038只基金凈值實現30%以上增長,136只凈值漲逾五倍以上。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