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多家醫院集采產品采購量未達標,究竟為何?|當前關注

      發稿時間:2023-05-08 19:11:17 來源: 中國醫療保險

      “集采工作的重心正在從規則制定走向執行完善。”

      近期,武漢市醫保局發布了《關于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落地執行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因未完成集采品種約定采購量,13所公立醫院被點名。其中,長江航運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的冠脈支架采購量不到50%;另有8家醫院的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未達到50%,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的采購量甚至為0。

      《通報》公布了武漢市胰島素國家集采、冠脈支架國家集采和骨科創傷類耗材十二省集采的落地執行情況。從整體上看,三者均達到約定采購量,完成率分別為108.35%,135.29%和123.6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通報既有藥品又有耗材,但相比集采政策執行更早、更成熟的藥品,耗材在醫院的落地執行似乎更為困難,這直接表現為部分醫療機構采購量未能達標。

      醫院集采產品采購量未達標究竟是何原因?

      去年10月,湖北省醫保局曾發布了全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情況的通報,指出了部分醫療機構存在按時間進度完成率不達標、少部分地區報量不實、個別醫療機構采購非中選產品過多等問題。

      當時的被通報的醫院名單長達37頁,這側面反映出耗材的集采落地的確存在痛點。

      按照帶量采購政策,參與集采的所有醫療機構,根據前1-3年的平均采購量的70%預報并約定年采購量??擅髅魇轻t院自己報的量,為何有的完不成?

      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副會長高惠君表示,醫院報量未完成,最直接的緣由是新冠疫情的沖擊,醫院相關手術量有所下降。

      “耗材的供給與需求呈現出一種‘馬太效應’,如果醫院手術量大,耗材廠就會傾向于各種規格的器械都配得比較齊全,醫生手術也會比較方便?!?/p>

      2020年11月,冠脈支架作為首個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的集采結果公布,冠脈支架的均價從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完成了93%的大“跳水”。

      支架價格壓低以后,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如果此時醫院的報量又很少,耗材的配送成本就會相應增加,讓廠商薄利也無法做到“多銷”。

      高惠君提到,冠脈支架、骨科等耗材還存在更新迭代較快的特點,而集采產品執行調整的速度,相對器械的升級更新較為滯后,這也使得短時間內,醫用耗材集采效率與醫院使用順暢、患者需求的平衡成為難點。

      “集采政策要和臨床需求更為緊密地結合,以讓患者有更好的獲得感”她據此提出。

      集采走到執行層面,還有哪些工作尚待完善?

      按照此次《通報》的要求,武漢各區醫保局將對帶量采購政策執行不力的醫療機構和中選企業開展約談或函詢,必要時將醫療機構移交相關部門處理,中選企業采用信用評價方式進行懲戒。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聯體醫保支付研究中心研究員仲崇明認為,集采工作的重心正在從規則制定走向執行完善。此次武漢將2022年的集采情況再度公示,充分展示了該區域醫保的精細化與透明化管理。

      仲崇明表示,醫用耗材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的集采,并未全面提速,武漢此舉類似于“集采保衛戰”,目的就是彰顯集采落地的嚴肅性,這有利于集采的進一步擴圍。

      “集采近些年的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從最大程度發揮量價掛鉤、招采合一,到關注并糾正醫療醫藥行業的不正之風,集采的價格發現功能也為醫保支付方式、支付標準、支付范圍在合理區間水平內運行提供支持”,他補充說道。

      但集采在醫療機構落地之后,是否就達到了執行的閉環?高惠君認為,為了保證病患的獲得感,通報之后,對集采產品使用質量的跟蹤或許更為必要。

      “對于醫療器械,我國已經開展了20年的不良事件監測工作,但醫療器械警戒制度尚在探索之中。警戒制度的盡早建立能助推醫療器械產業創新和升級,也能讓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落到實處。”

      來源 |醫學界智庫

      編輯| 符媚茹 劉新雨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