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周末調查·暢游夜京城 夜游京城萬全手冊 時訊

      發稿時間:2023-06-30 16:08:38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在體驗了夜游之后發現,有些事需要提個醒,比如夜騎遵守交規和文明規范,某些地方照明需加強,地攤占道缺監管,燒烤擼串別擾民。


      【資料圖】

      夜騎長街 請遵守秩序

      有游客騎著車,車筐里放著娃,還玩著手機。

      晚上7點,長安街建國門,東向西自行車道,騎行的人們慢慢變多。“夜騎長安街”,成了熱門。從建國門到復興門,騎這段路線的,有北京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有共享單車,也有專業公路車。

      記者在朝陽門南小街路口,加入夜騎長安街的隊伍。此時太陽還沒落山,迎著晚霞,沐著微風,蹬著腳踏,愜意舒爽。過了東單路口,自行車道越來越擁擠,但秩序還保持井然有序。此前有報道,有公路車愛好者在長安街闖紅燈。現在,路口嚴格有效的管理,使記者在騎行期間,沒看見闖紅燈的現象。王府井路口的自行車道,建了一個坡道,進入半地下騎行,這里也成了網紅點位。也是從這里,能體會到自行車流中的公路車疾馳而過。

      到了北京飯店附近,記者發現,公路車與共享單車在自行車道的“奪路之爭”愈演愈烈。公路車想快,他們是為了騎行App上的好成績。共享單車想慢,他們是為了邊騎邊拍。有時候,公路車等不及,就侵占機動車道超車,讓機動車不得不躲避。因為車多、并線、提速,難免有意外發生。記者就目睹了兩輛公路車撞在一起,因為公路車騎手一般都用鎖踏,把腳和腳蹬鎖在一起,所以一摔,就是人仰車翻。

      再往前,越接近天安門廣場,自行車道越擁擠。剛才風馳電掣的公路車騎手,只能蹚著車往前挪。共享單車上的騎手,千姿百態,有些把自行車道當成了觀光道。他們有的干脆下車推著,有的忙著舉手機拍照,有的把孩子放在車筐里,自己錄著視頻。

      現場執勤人員不斷提醒:“往前騎,不要停留,騎手別玩手機,孩子不能坐車筐里,注意安全。”車流依舊慢慢蠕動,直到過了天安門城樓,自行車道的秩序才恢復常態。

      到南長街路口,騎行隊伍分頭而行。公路車直行向西,他們的目標是復興門甚至遠到門頭溝。共享單車隊伍,在這個路口調頭向東,進入回程。龐大的共享單車隊伍,在路口南北向綠燈時,就180°騎行調頭,切割著南北向正常行駛的機動車,既違背騎行規則又增加安全隱患。

      夜間照明 少些黑角落

      鴻博街上深夜占道經營的游商。

      晚飯后遛彎散步是最傳統的消夏方式,但是記者注意到,有些路段照明略顯不足。

      左家莊附近的香河園公園,白天有熱鬧的盛福小關市場,一到夜里,從西側進入,照明不夠。遠遠地聽到有拍球的聲音,看到遠處籃球場的燈光,才能安心往前走。

      天壇西北角,往自然博物館方向行走,會路過一小塊街角綠地,這里照明更弱,漆黑一片。路燈完全無法照射進綠地,打開手機手電,才能看見腳下的路。路過這里的遛彎人群,最多也只是側頭看一眼,絕不往里探索。

      在夏季,這類公園、綠地,樹木茂密,燈光經常被遮擋,所以很容易形成照明不足的問題。市民小方,前幾天出門吃飯,就因天黑路暗摔了一跤。

      家住珠江峰景小區的小方,受朋友邀請到家南邊不遠的一家餐廳吃夜宵。路程不遠,小方決定騎車前往。從小區到餐廳,要沿著門前的青塔西路一直往南騎。小方發現,這條路自行車道的路況著實是不太好,地上經常出現坑洼,騎車人都得繞著走。好在這里燈光還比較充足,至少離得比較遠就能看見坑,提前繞開。可騎到大井橋附近,燈光就明顯暗下來了。小方出門的時候是晚上快9點,天色已晚,沒有燈光的幫助,小方騎車只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騎到坑洼里。可最終他還是沒避開,從橋上一直下坡,臨近路口的時候,小方還是狠狠被一個沒看見的大坑硌了一下,屁股生疼。這種摸黑騎車的情況,直到過了橋,轉到豐體南路輔路后才好一點。

      記者也沿著小方的路線騎行體驗了一下,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就出現在大井橋下橋的那一段,地圖上顯示,這里是青塔西路即將換名為程莊路的一段路。這里幾乎沒有燈光,騎車人只能靠著后面駛來的汽車前照燈才能勉強看見前路。自行車道上不僅有好幾處凹凸不平的坑,有一段甚至還被大型工程車占據,只能騎到機動車道上,挺危險。

      再往南的程莊路,最靠北的一段路也是完全沒有燈光。自行車道上,有幾處井蓋周圍根本沒有找平,比周圍道路凸出來了一塊。再往前騎,又是一排大車把自行車道占了大半。

      不僅是青塔西路和程莊路,附近一條叫美域中路的道路,夜間也有不少人騎車經過。這里雖然有路燈,但燈光比較昏暗,光線也無法覆蓋整條道路,騎一會兒就會遇到全黑的死角。如果說青塔西路、程莊路是隔一會兒才會出現一個坑洼,那么美域中路簡直就是從頭坑洼到尾,記者騎在上面居然有一種越野的感覺。而光線照不到的地方,有的坑還特別大,那些有前照燈的電動車還算能提前注意到,但騎共享單車的人就要遭殃了,根本來不及躲避。

      深夜擼串 別占道經營

      小紅門中街上深夜占道經營的燒烤店。

      “趕緊跑!”烤串大姐一聲招呼,附近七八個路邊小攤販,騎上三輪車就撒丫子逃跑。這是深夜11點,發生在鴻博街的一幕,正巧被記者撞上。

      鴻博家園地處南四環外,從2002年開始建設,發展到現在小二十年時間,已經成為東達博大路,西至三臺山路的龐大居住區。這里居住人口眾多,但是距離核心商業區較遠。所以,到了深夜,小商小販開始在小區附近出沒。

      鴻博街邊,烤串、炒飯、炒面、煎餃、臭豆腐、面筋等,七八個小攤在深夜忙得不可開交。這些小攤都依托著三輪車,干活方便,收攤也麻利。小攤販長期在此經營,也沒把自己當外人,小攤是直接支在了機動車道上,使本就不寬的路面,愈發擁擠。

      正在小攤熱火朝天、周圍煙火繚繞之際,閃著燈的城管執法車輛從不遠處駛來。烤串大姐一聲招呼,其余人等迅速逃離,留下一地雞毛和蒙了的顧客,“我錢給了,東西還沒好呢……”

      正發愁呢,幾分鐘后,當城管執法車輛消失在路口,小攤販們又騎著三輪車回來了。還是剛才的位置,重新支起爐灶,未完成的交易繼續進行。

      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只是鴻博家園夜間生態的一部分。在鴻博家園二期D區和B區之間的小紅門中街,這里的餐飲外擺,直接擺到了路面上。

      從小紅門地鐵站B口出來,往東走,通往鴻博家園二期B區的唯一通道,就是小紅門中街。那些深夜下班,坐地鐵回家的居民,每天都要穿過燒烤店的外擺攤位。

      記者注意到,300米長的小紅門中街,在夜里11點半依然燈火通明的燒烤店,約有10家左右。燒烤店的外擺桌椅,從人行道,蔓延到了路面上。食客們觥籌交錯,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距離這些外擺攤位幾十米之外,就是已經夜深人靜的鴻博家園二期B區。

      北京市對商業外擺經營的態度一直非常克制,盡管今年1月底曾發文提出制定實施商圈外擺經營管理規則,但強調是在重點商圈組織開展外擺試點。而占道經營是明確的違法行為。該地區居民曾多次在相關平臺投訴小紅門中街燒烤擾民,地區執法部門也進行了多次治理,但目前看,占道經營的情況依然存在。

      (原標題:周末調查·暢游夜京城 夜游京城萬全手冊)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孫毅 莫凡 文并攝

      流程編輯:u027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